医生总是害怕听到患者说:“我在网上查过了……”“网上是这么说的……”并不是因为医生不建议患者自己了解医学科普知识,而是缺乏专业的渠道。来自德国的Ada Health就为医患提供了这样一个专业的工具。
近日英国国际贸易部在北京举办的“中英数字医疗商务交流会”上,Ada Health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丹尼尔(Daniel Nathrath)对其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用人工智能来辅助诊断并不是新鲜的技能,难的在于做到专业。
据丹尼尔介绍,Ada的基础是医学专家MDL中浓缩的知识,通过数据学习将其转化为启发式推理引擎。Ada的医学内容是建立在4300种临床参考病例的基础上,经过6年的改进,包含了1100种疾病和5000种症状。通过机器学习,Ada每天可增加超过12000个新病例。
用户打开Ada的应用,其界面类似于微信对话框。其背后的AI医生可直接与用户对话,询问并诊断可能的症状与病情,让用户更加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初步问诊后,Ada还会推荐医院及医生给用户,用户的个人健康管理数据库同步到医生端问诊时,可以帮助医生更了解病患的身体健康状况,让用户不必再为一点点身体不适而奔波于医院。
据悉,Ada已经经过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认可。近期在NHS的全科门诊中进行了一个大范围的Ada测算,总计涵盖500名个人用户和20名医生。其中,97%的用户觉得Ada非常易用,15%的门诊候诊用户表示,如果可以事先使用Ada,就没有必要再去门诊候诊了,这些用户会在家进行自诊,或直接前往药房。
丹尼尔告诉健康界,目前Ada对患者是免费的,在打通用户、医疗机构和雇主后,可按会员制进行收费。
虽然Ada已经与上海品智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深圳恒泰华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将Ada引进中国市场。但丹尼尔也清楚,直接将Ada这样的人工智能系统引入中国会遇到水土不服。“两国人的疾病谱不同,如果拿Ada原有的数据来给中国用户诊断,必然无法做到匹配,也无法提供准确的诊断。”上海品智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建新透露,Ada 预计在明年5月完成汉化并开始在中国市场运行。
据悉,Ada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类应用程序APP中排名第一,在全球已有超过400万用户,诊断评估超过700万次。这些数据让丹尼尔有信心打开中国市场。
关键词:
病例,神器,德国,Ada,丹尼尔,用户,医生,医疗
相关知识
日本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 自我诊断产品前景可观
菌丝自述:神奇的巴德维疗法
AI如何走入临床?百度健康:AI未来能辅助医生做诊断诊疗
创新方法 麻醉学辅助诊断疑难杂症
2023最新指南:《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一版)》
香港大学:羊水细胞RNA测序助力罕见病诊断再升级!
中德神经康复论坛丨德国神经康复治疗模式的“中国化”发展
中国(上海)国际康复辅助器具暨康复设备展览会
循证医学病例范例6篇
良好的家庭教育 助力孩子健康成长——来自四个国家的采访报道
网址: 来自德国的辅助诊断“神器” 每天可“自学”12000个病例 https://m.trfsz.com/newsview681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