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曾发现,长跑精英运动员通常每分钟迈出180步。运动生理学家杰克·丹尼埃尔斯还特意研究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所有跑步项目运动员的数据,发现在超过3000米以上的赛跑中,仅有一人步频没有180。 " />
首页 > 资讯 > 跑步最佳步频:1分钟180步 推荐加快步频锻炼法

跑步最佳步频:1分钟180步 推荐加快步频锻炼法

div.post_main > h1" tabindex="0" aria-label="正文区,跑步最佳步频:1分钟180步 推荐加快步频锻炼法" aria-autolabel="true">

研究者曾发现,长跑精英运动员通常每分钟迈出180步。运动生理学家杰克·丹尼埃尔斯还特意研究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所有跑步项目运动员的数据,发现在超过3000米以上的赛跑中,仅有一人步频没有180。

无论我们跑步速度是快是慢,脚步的频率(步频)通常都是稳定的。那是因为生物机械学中,节拍通常固定。当然,如果是马拉松运动员,在42.2公里的全程中保持同一个步频,那是非常困难的。随着体能下降,节奏也会混乱。而跑步训练的目标,就是要让身体能够适应更高步频,从而跑得更快、更强。

数年前,研究者曾发现,长跑精英运动员通常每分钟迈出180步。运动生理学家杰克·丹尼埃尔斯还特意研究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所有跑步项目运动员的数据,发现在超过3000米以上的赛跑中,仅有一个人每分钟的步频不到180步,而这个人一分钟的步数也有178步。不过,专家指出,只有通过训练,才能达到每分钟180步的速度。

1. 评估个人情况

下次慢跑的时候,在正常情况下数一下30秒钟自己的步数,然后乘以二,就是你的步频。重复这一工作一周时间,确保没有错误。

2. 检查你的跑姿

你的手臂挥动会带动双腿,因此,如果你挥臂更快,双脚节奏也会随之加快。留意脚步的流畅性,而不是迈步时离地的距离,采取轻快的步伐,这样能带来更高的步频,降低因为双脚冲击地面压力造成的受伤。

3. 考虑步幅,而非速度

你的第一目标是提高步频,而非总体速度,速度会随着锻炼时间增加而自然获得。因此,避免考虑速度问题,应该专注于增加脚步频率。最终,你将可以从慢跑提高到疾跑,并且保持同样的步频。

4. 结伴而跑

跟一个有每分钟180步的步频的伙伴一起跑步,跟上他们的节奏,这是最简单的训练方式。如果你自己跑,可以选择带iPod、iPhone或者MP3、MP4耳机,听着节拍每分钟180下的歌曲,按其节奏跑。

加快步频的锻炼方法

做以下健身动作,每周一次,也可以帮助提高步频。

1. 12345加速训练法

忽略速度,只计算步频,用每分钟180步的速度跑一分钟,然后用稍微放松的节奏跑一分钟;以此类推,每次增加锻炼时间一分钟,直到达到5分钟为止。

2. 下坡跑

找一个斜坡,向下跑150到200米,注意专心控制加速,才用快速的小步跑,避免步幅过大。慢跑回坡顶,重复练习6次。

本文来源:网易体育 作者:39健身频道 责任编辑: 王晓易_NE0011

就在刚刚!崔永熙!

就在刚刚!崔永熙!

左右为篮

2024-12-20 14:05:58

刚刚发布!即将抵达福州!大反转来了

刚刚发布!即将抵达福州!大反转来了

福州晚报

2024-12-20 22:16:28

台媒:台法院裁定“准许柯文哲辞职”

台媒:台法院裁定“准许柯文哲辞职”

参考消息

2024-12-20 18:50:58

温州突传噩耗!他经抢救无效死亡!

温州突传噩耗!他经抢救无效死亡!

温晓生

2024-12-20 20:01:32

北京市已进入流感高发季

北京市已进入流感高发季

大峰

2024-12-20 13:52:52

德媒:来自中国的包裹“雪崩式增长”

德媒:来自中国的包裹“雪崩式增长”

环球时报国际

2024-12-20 08:31:48

张雨霏怎么胖了这么多?她该不会是准备退役了吧!

张雨霏怎么胖了这么多?她该不会是准备退役了吧!

人情皆文史

2024-12-11 22:39:32

江西周公子事件之后,20岁的李楚彬又火了

江西周公子事件之后,20岁的李楚彬又火了

徐上峰

2023-01-15 09:37:30

相关知识

慢跑步频最佳是多少
跑步步频 跑步的步频多少才合适
跑步步频不到180,这样训练解决问题
跑步步频必须是180吗?160真的“很菜”吗?
你真的了解如何跑步吗?每分钟180步为最佳跑步速度
步频180真的是跑步的“黄金标准”吗?
180步频超慢跑40分钟|凤凰传奇|横板|音乐踩点
跑步步频,都说步频在180最好,我跑了三年多了还是160,怎么提高?
跑者必看——跑步的步频与步幅
跑步平均步频多少合适呢?

网址: 跑步最佳步频:1分钟180步 推荐加快步频锻炼法 https://m.trfsz.com/newsview684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