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素食与健康
【摘要】在经济发展快速的今天,物质生活的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在饮食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餐桌上的食物极其的丰富,尤其是各种美味的肉食。不过很多的人都忽视了过多的食肉并不是大补反而损害身体的健康。佛教倡导素食养生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关键词】素食、健康、养生、食肉
一、太虚大师论素食之利益
佛教素食之启示,见于大乘《涅槃经》与《楞伽经》。经典传入中国,至六朝时,梁武帝终身奉行,即逢启告宗庙、天地、社稷、农坛之大典,亦以面制象形祭品,代替太牢三牲血食。于今素菜馆之象形食谱,盖创始于梁武帝。
:由下等动物进化至高等动物,由高等动物进化至动物最灵之人类,则此人类与动物原属一体,大自然之胞与,物我同仁,当然不忍加害残杀。故宗教家之言“博爱”,政治家之言“仁政”。“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泛爱众,而亲仁。”此固谓王道仁政,天地大德,要亦我人与动物归原同体也。
:常人皆以动物之滋养较植物为丰富,实则不然。盖植物受日光雨露而滋长,所含维他命之质素,远胜于动物。而动物之脂肪层多霉菌,且当屠宰临终悲鸣,万重悲呜仇恨哀怨伤感之气质,充溢周身血液脉络、纤维细胞中,。盖乖气愤召,有伤中和之气。唯素食可以却病延年,消除邪念。
就经济学之统计:素食发生,乃战时各国被经济封锁,国内粮食大起恐慌。自此经验,当全国休养生息时,积极提倡素食。足见素食之利益于国家经济。
上述三项,皆就普通常识而言。至于佛教之素食,含义尤深。佛说慈悲,起发于大悲之心。盖一切众生皆系同体,一切群情皆系过去、未来之眷属。生命大流,六道轮回,生生死死,因果相续。一切胎、卵、湿、化之动物,或于过去无量劫中是吾父母、兄弟、妻子,或于未来世为吾六亲眷属。明此因缘,所见众生,当然发亲怜爱愍之心,不忍加以杀害。故戒杀为大乘之根本,素食为修行之必要。归纳而言,则今世之素食者,未必皆佛徒,佛徒未必皆素食。吾人既证诸科学,了解素食之利益。更应从我佛大悲心流露,提倡素食,终身修持。不仅获得却病健康之幸福,补充国家之经济,且断绝杀机,消弭战祸。“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半夜声!”怨恨厉气所结,乃现悲残之世界。提倡素食,大可以挽救世道人心也。
虽然素食的好处虽然好多人都知道,但吃素总是首先让人联想到苦行僧般地清修,这直接影响到许多女性接受“新素食主义”。不妨从实用、功利的角度,给自己个理由先,将宇宙伟大的力量相融合,了解生命的意义与方向,素食是很好的善巧方便。
1。吃素能清净八识田清净的身与心,才能感受到宇宙的奥秘,承受宇宙能量的融合。清净的身是饮食要求非常重要,素食能让身体变得轻松、舒畅,当身体在比较纯净的状态时,心念较易调适。
2。吃素能让气脉畅通
气脉与我们的健康有莫大的关联,只要气脉畅通,此人必定非常健康,同时此人也是修行有成就的人。
为什么呢?因为气脉的畅通与否,与业力有莫大的互动因素。中脉是业力的储藏所,恶因就是气脉不畅通的原因。当气脉的业障全部净除时,便可离开大幻化网,离开三界。
3。吃素能让磁场祥和一个人所散发出来的气,能够感召不同的磁场状况。气有多种,最起码可以分为黑白二种,也可以说是清、浊二种。黑业就感召黑气,即浊气,亦即业劫气。
白业就感召白气,即清气,亦即智慧气。心气不二
佛教素食与养生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佛教饮食中的三德与六味
近代汉传佛教素食运动的内在诉求及影响
道坚法师: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及佛教养生之道
佛教文化的美食观——导向身心健康与智慧解脱的佛教食文化
佛家健康养生五大秘籍
浅谈佛教修行方法的保健养生功效(梁飞、张瑞贤)
哈佛家教之道: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与逆商
美食与宗教:宗教饮食禁忌与特色美食
从佛教中感悟瑜伽
佛教:阿弥陀佛的来历,为何要念此佛,为何十方诸佛都称赞此佛
网址: 佛教素食与养生 https://m.trfsz.com/newsview693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