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众到寺院或者在念佛堂礼佛的时候,都会发心供养佛法僧三宝。在佛门里,有多种供养方式,比如,供花、供果、供水、供灯、供乐、供涂等等。无论哪一种供养,都是在感念佛菩萨的恩情,都是在表自己对佛菩萨的恭敬和敬仰。而今天就来讲一讲比较常见的果供养,要知道并不是什么水果都能供,只有做到这几点才会功德无量。
一切外在供养都是在表法,水果本为一般之物,但若供在佛前,人们往往赋予其更深的寓意。“果”代表结果、圆满。佛教十分重视因果,因果不虚,万法不离因果,佛教的修行境界也用果位来表示。诸如大乘佛教成就的最高果位就是佛果,也即是能够“自觉、觉他、觉满”。
而在供奉瓜果时,一定要明白“因果”在佛教文化中的意思。佛门中常说的“因果通三世”,你的前世、今生、来世都是因果循环的过程。凡事都有它的因,但也有它的果。而供奉的“果”,也是在提醒我们要敬畏因果,在平常的修行之路上多种善果、广结善缘。也是在警示大众,要勤精进修行,慎勿放逸,菩提心永不退转,成就无上佛果,脱离六道轮回,得真实究竟利益和解脱。
而果一定要是新鲜的、洁净的,上供之前最好用清水洗一下,以表恭敬、清净之心。用于供佛的水果要新鲜洁净,我们自己也喜欢吃,如果连自己都觉得不好,又怎么能拿来供佛呢?注意不可选用一些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水果供佛,例如榴莲。所以供果最好是气味清香、清淡者,如苹果、桔子、橙子、香蕉等。
其次就是供果要选用成熟、完好的水果,以刚摘下的时新净果为佳,而不可用腐坏、破损者供佛,否则一者不恭敬,二者表法不圆满。在民间一些谣传说,给佛供果一定要越多越好,越多、佛菩萨才会保佑你,这种说法是大错特错的。佛菩萨是已经开悟的觉者,怎么会生如此分别之心呢?我们供养的根本目的是让我们的心得到解脱。内心清净欢喜,不用供养也无可厚非。一切福田皆在心地,只要用心至诚,所以不论我们供多少都行,全看我们自己的发心。
寺院里供佛的水果一般早上上供,傍晚时分撤供,撤下来的水果会拿来分给出家师父食用,或分给寺院的护法居士。供过佛的水果是可以拿来食用的,并且非常好。因为有大众的发心和佛菩萨的慈悲加持,自然是一枚枚善果。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