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灸友都知道,男人属阳,女性属阴。女人天生偏向于体寒,一到冬天,尤其是进入三九天,寒邪入体,大多数女性灸友就会出现畏寒怕冷、手脚冰冷、腹冷腹痛、月经量少等不适,苦不堪言。
而艾灸是一种纯阳的疗法,正是虚寒证的克星,同时艾灸本身的“促气血运行”的作用机理又特别突出,应合女性主“血”的生理特性,可以说是女人的“灵丹妙药”!
妇科病大多数是源于寒湿、气滞、血淤......
打个比方,把我们的体内比作天气,就像是没有阳光的雨雪天,气血会像水结冰一样凝滞,要想疏通它,会不断的消耗人的阳气,因此三九天,月经量少、闭经、痛经、子宫肌瘤、盆腔积液等妇科问题会加重。
而艾灸有补阳、通经活络等作用,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女人三九天艾灸,大大的补充了体内稀缺的阳气,助你抵御寒湿淤、改善妇科问题。
女人做好三九灸,5大好处找上你
01
滋养肾阴、调节内分泌
女性28岁以后,身体状况开始出现下滑,开始出现很多问题。据有关统计表明:面部黄褐斑、雀斑,中青年女性的患病率为28.2%,其中有27.5%~31%的患者,同时患有子宫肌瘤、乳房肿块、卵巢囊肿或其他妇科病。
在30岁以上的女性人群中,乳房肿块的患病率高达38.8%~49.3%,而子宫肌瘤的患病率也高达20%,女性有可能因此切除部分或整个子宫……
而肾主生殖,肾气的盛衰关系到女性体内分泌系统的储备,而内分泌的损耗,如同灯油耗尽,生机将灭,可以说肾精的损耗跟女性的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内经说:秋冬养阴!而最冷的三九天,正是滋养肾阴的最好时节,做好三九灸,温热的药性和会直达深部,激发足少阴肾经,从而达到调节 内分泌的作用。
想要补充肾气,调理内分泌失调、防范内分泌问题,可抓住三九黄金时期,多艾灸。
艾灸取穴:肾俞、气海、关元、水道、归来、三阴交、复溜、太溪等。
02
温阳化寒、妇科问题的救星
妇科病大多是由湿寒、气滞血瘀、经络堵塞(简称寒湿淤)等引起的。
三九天一年最 冷,体内寒湿淤达到一年最 旺,很容易会加重、滋生各种妇科问题,而三九灸犹如冬天的太阳,融化冰雪(寒湿淤)、强 壮脏腑,可以说是妇科问题的救星。
三九灸可回阳固脱、温补气阳,调理脾肾两虚所引起的脾气不足,达到身体的平衡,让子宫和卵巢的神经活跃度得到大大的改善。
妇科三九灸常用穴位:命门、八髎、中极、子宫、三阴交等。
03
强壮脏腑、美容养颜
在中医看来,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是一个整体,人体的各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身体的内部状况会在外部有所体现,本质上还需要调理好五脏六腑,身体内部协调了,肌肤自然会自内而外的通透美丽。
对内,三九灸不仅可暖宫暖体、激发人体内的正气、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强 壮腑脏;
对外,三九灸还可加强女人的御寒能力,抵抗三九天最冷的风与雪,增强体魄、防病强身、赶走手脚冰凉。
《千金方》中说:“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入也”。
《医学入门》中也有“凡一年四季各要熏一次,之气坚固,百病不生”的记载。可见古人常用灸法来预防疾病、强身健体。
艾灸是由内而外地调整,比你单纯的美容或者吃补品效果更好。
美颜三九灸穴位:膈俞、合谷、印堂、四白、血海等。
04
补中益气、减肥瘦身
人体正常温度在37摄氏度左右,如果受寒,人体就会启动自我防御,在感到冷的部位多长脂肪来抵御寒冷,这也是为啥很多宫寒的女性、冬天更胖的原因。
在一年中最 冷的三九天,艾灸,可以温经散寒,也可以增强脾胃中气,加快新陈代谢,燃烧脂肪,并防止身体因御寒而多长脂肪。
在三九天塑身,可取身体比较肥胖位置进行艾灸。
如腰腹胖则灸:大肠俞、带脉、天枢、滑肉门等;
如腿胖则灸:梁丘、解溪、血海、阴陵泉,殷门、承山、委中等,以促进腿部血液循环,美化腿部曲线。
05
平衡阴阳,改善上热下寒、肝火旺
在夏天,阴虚火旺的人,病情往往会加重,而夏天多湿热,易阻碍脾胃运化,不能大量服用滋阴药物,那么就应在冬天抓住时机养阴,且寒冬季节,万物封藏,阴气最浓厚,阴虚阳亢的病在冬天抓紧养阴,则夏天时症状就会减轻——这正是“夏病冬治”的原理。
《黄帝内经》也中记载:秋冬养阴!冬季阳气转入收敛封藏状态,这时候阴气偏盛,适宜养阴助阳。
在最冷的三九天做温阳的三九灸,可起到阴阳同补、调和阴阳的作用,对最需要调和阴阳的女性来说,无疑是大补!
《灵枢·官针篇》中说:“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结坚,火所治之。”《针灸易学》则云:“气盛则泻之”气虚则补之······则以艾火灸之。”
由此可见,艾灸可以通过泻实、补虚来调整人体阴阳,使其保持在平衡状态,令五脏六腑得以平衡,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三九灸调和阴阳、引火下行的艾灸穴位:八髎穴、气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复溜、涌泉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