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直肠。进食食物后,在胃中磨碎,肠道中经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进行消化吸收后,把消化后的残渣经肛门排出,也就是常说的大便。
这就是简易的消化吸收。在不用现代仪器检查的情况下,大便就是肠道的“晴雨表”。从大便的形状、味道、颜色及大便的次数,基本就可以判断肠道内的状况。一般认为一日一次综合考虑,排出香蕉便是健康的象征,排出其他性状的大便,就需要考虑是否健康状况下降了。
比如大便为水样,次数较多,则可考虑饮食不洁导致的胃肠炎。比如大便呈褐色或黑色则考虑胃肠道有出血征象。
食物从口腔进入胃内,经过消化吸收到排出体外,都需要胃肠的蠕动。胃的蠕动15-20秒出现一次,一分钟左右可将部分食糜送到十二指肠。小肠的运动速度为每秒0.5-2.0厘米,全长约4-6米,接下来就是到达大肠,大肠约长1.5米。
我们以肉蛋菜混合类食物为基础,其在胃内停留的时间约,4-6小时。在小肠停留3-7小时,在大肠得停留时间需要看个人的排便习惯。大家可以算一下,从早餐开始进食到排便,需要多长时间?这当然要排除病理情况。
大概算一下,早餐经过消化吸收后约10小时左右才能排出体外,如果你大便的习惯是早晨的话,你可能排出的是昨天中午所进食的。(看的可能有点吃不下饭啦!因为我写的都不太想吃啦!)
大便是食物所转化而来的,调节当然用食物是最好不过的。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注意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吃水果蔬菜,含纤维素高的食物有助于排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