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环球网
日前,在2024“一带一路”商协会大会平行论坛茶业合作论坛上,“大益长城茶砖”发布,通过专场品鉴会、文化交流活动等多样体验,让中外来宾深深感受到了大益普洱茶的品质优势和文化魅力,引发了行业各界的讨论。
除“大益长城茶砖”外,大益近年来,还连续推出过“柔侠”、“春秋大義”等古树熟茶产品,因原料的稀缺性和独特性,以及工艺的不断升级,为其赋予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风味,备受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

当然,除品质和文化属性、口感偏好外,大众对普洱熟茶的追捧,更因其健康价值。大益微生物研发中心基础研究院副院长贾鳗介绍,“在寒冷的冬天,人体为了减少热量散失并保持体温,血管会自动收缩,减少血流到皮肤和四肢的量。这种血管收缩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病。然而我们从大量普洱熟茶功能研究表明,常喝普洱熟茶有利于促进心脑血管的健康。所以寒冷的冬天适宜多喝普洱熟茶。”
普洱熟茶发酵技术发展史 大益是主角亦是丰碑
普洱茶的制作可上溯至东汉时期,贸易始于唐,闻名于明,极盛于清。清代时,普洱茶被定为皇家贡茶,赐予云南普洱茶最高荣誉“瑞贡天朝”四字牌匾,并修建了一条从茶山经普洱到昆明的运茶专线。
1973年,是普洱茶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这一年,普洱茶人工发酵在勐海茶厂(现大益集团核心企业)成功应用, 开启了普洱茶熟茶制作的先河。普洱茶“熟茶”这一品类由此诞生。由勐海茶厂引领并抒写的普洱熟茶传奇由此开始,彻底改变了普洱茶发展的进程。
在普洱茶人工发酵技术诞生之前,“自然发酵”可以算作是第一代发酵技术。晒青毛茶及其紧压茶在适宜的贮藏条件下,经长期存放进行缓慢发酵,茶叶在自然环境下存放,酶促氧化和微生物作用缓慢,故普洱茶界有“爷爷制茶,孙子卖茶”的美谈。
因“自然发酵”时间较长,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勐海茶厂茶人不断探索、反复试验,终于在1973年,取得普洱茶人工渥堆发酵技术试验成功。被称为第二代发酵技术的“人工渥堆发酵”能使茶汤的收敛性和苦涩味降低,滋味由浓烈转为醇厚,发酵过程中茶褐素、发酵茶多糖、小分子发酵茶多酚大量形成,茶汤由生茶的黄绿变为熟茶的红褐,茶香从发酵之前的清香转为甜香馥郁。
随着第二代发酵技术的成功研制,普洱熟茶得以大批量生产、销售,开启了普洱茶的熟茶时代。而大益作为行业领跑者,也始终致力于推动普洱熟茶的创新发展,促进普洱茶产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2004年企业转型后,大益在传承中创新,持续不断地推出脍炙人口的熟茶产品:大益“7572”成为业界公认的“评判普洱熟茶品质的标杆产品”;“金针白银”、“勐海之星”曾作为“国礼”登上外交舞台;“柔侠”、“春秋大義”、“金刚”等,成功推动高端熟茶的品饮与收藏,销量屡创新高……
第三代发酵技术横空出世 熟茶健康价值撬动行业“新生”
不断追求技术的精益求精,以创新精神一次次突破行业桎梏,是大益成为行业领导者的根本。第二代发酵技术取得成功后,大益人继续在技术创新领域深耕,于2016年成功创制“微生物制茶法”(第三代智能发酵技术)。
这一技术的诞生,引发了茶、食品、生物工程、微生物等多个行业、领域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因为大益微生物研发中心通过对连续不断发酵50多年的“大益酵池”微生物进行研究,证实了酵池中的部分共性微生物(大益菌群)是构成微生态的关键,对普洱茶的品质及活性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通过研究还揭示了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消长规律;掌握了温度、湿度、溶氧等适宜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子,实现了优势、共性、有益微生物的可培养。
新消费时代下,茶饮市场正朝着功能化、健康化与场景化转变,由“微生物制茶法”带来的一些列转变也在悄然发生。这对丰富消费人群结构、引导和重构普洱茶在消费群体中的价值认知,坚定品类自信、品牌自信、品质自信,繁荣茶叶经济都起到推动作用。
贾鳗表示,大益熟茶发酵始于1973年的人工渥堆发酵技术,至今持续发酵50余年,不仅是普洱茶熟茶的核心技术,更是我们今天系统剖析普洱茶发酵机理和工艺技术革新的保障。随着大益科研团队在普洱茶技术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微生物制茶的更多奥秘值得期待。
“大益建立了首个普洱茶菌种资源库,目前菌种库保藏菌种近2000株,其中来源于大益酵池的茶源菌株有1200多株。大益科研人员在不断挖掘普洱茶发酵菌株资源的同时,也在不断投入到菌种资源的应用研究中,为提高发酵茶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奠定基础。”
大益熟茶产品再拓国际市场
如今,熟茶的发酵技术已成为“大益茶制作技艺”的核心技术之一,于2022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单,推动着中国茶以及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大益在2024“一带一路”商协会大会平行论坛茶业合作论坛上发布古树熟茶产品“大益长城茶砖”,不但是对熟茶技术的又一次成功应用,也充分发挥了大益茶在优质原料方面的优势,联手慕田峪长城品牌,打造一款品质与文化兼具的熟茶精品。
大益的生产源头,位于普洱茶核心产区、世界茶树发源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境内。为了保证普洱茶原料的丰富与优质,保证茶园的绿色生态和标准茶园建设,大益自2004年就开始普洱茶源布局。目前大益集团拥有巴达山、布朗山两个自有万亩生态茶园,200余个初制所遍布各大茶山,60000余吨连续不间断的年份原料,形成大益集团特有的资源贮藏优势。
大益古树熟茶所采用原料的内含物质丰富,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作用更加充分,能够产生大量有益物质,使茶叶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口感醇厚、香气浓郁,兼具品饮价值、收藏价值、健康价值等。
回望过往,大益的产品、技术、品牌都实现了飞跃,这不仅是历代大益人智慧的结晶、“益家人”敢为人先的嘉奖;展望未来,它们也将成为中国茶腾飞的力量之源。随着“一带一路”共建持续推进,大益集团也将继续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品质卓越的茶产品,传递中国茶的精髓,实现让“天下人尽享一杯好茶的美好时光”的企业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