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经信局就《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北京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低空技术服务覆盖全国,带动北京市经济增长超1000亿元。
作为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低空经济。今年以来,多地大力发展低空经济,除北京市外,安徽省、广东省深圳市、江苏省苏州市、辽宁省沈阳市、湖北省武汉市、天津市等地也围绕低空经济发布了相关行动方案或征求意见稿。
无人机穿梭在高楼大厦间送外卖,游客乘观光直升机在空中欣赏旖旎风光,救援直升机开展紧急救援行动……当前,随着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低空经济从“起飞”到“腾飞”的蓝图愈加清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2万亿元。低空经济产业具有成长性高、产业融合性强、产业链条长、应用辐射面广的特征,蕴含着巨大投资价值和增长潜力,将成为城市和区域发展新引擎,突破万亿元级别指日可待。
然而,低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协同管理不到位、安全监管待提升等诸多问题,亟待划重点、破难点。比如,以eVTOL为代表的航空器正成为低空经济商业化落地的助推器,eVTOL的动力稳定性以及长续航能力是保证其安全性和可商业化应用的重要前提。同时,eVTOL的应用主要在特定场景范围内,目前还主要集中于低空旅游服务和城市空中出行。此外,eVTOL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低空监管及服务保障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航空器起降和充电基础设施还需持续建设。这些都是制约低空经济发展的因素。
当前,在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政策层面,虽然各地策略各有侧重,但更多聚焦在低空制造方面,亟待以综合保障支持产业发展壮大,除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外,还应研究制定符合低空经济新形态特征的智能化监管手段,以匹配未来大批量、大范围、密集型使用场景。需要指出的是,低空经济作为一个涉及航空、交通、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新兴产业,其健康发展离不开跨部门、跨行业的政策协同与法规支持。
从产业层面来看,发展低空经济各地皆有资源优势,不仅限于航空产业链,也可以是旅游资源、消费场景、能源资源等特色资源。各地应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实际,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抢抓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强低空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明确低空产业发展重点,推进低空经济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技术和产业融合发展,激发产业活力、释放消费潜力,为培育低空经济这一新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
从应用层面来看,低空经济发展应始终以多领域拓展与多元化场景应用为方向。各地应通过不断强化低空产品在旅游娱乐、物流运输、城市管理、交通出行、应急救援等方面的产业融合应用,拓展“低空+应用”“低空+服务”产业链,丰富创新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打造中国特色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开辟低空经济新赛道。
着眼未来,各地各部门要把握低空经济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循序渐进为低空经济健康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推动低空经济“高飞”。
相关知识
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循序渐进式健康减肥法
循序渐进练瑜伽
循序渐进式减肥法
胎教应该循序渐进
体育新空间助“赛事经济”健康发展
运动员循序渐进训练之步频训练
茶产业废弃物循环经济发展浅析
如何循序渐进地运动减肥?
第一次跳绳减肥怎么循序渐进
网址: 循序渐进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发展 https://m.trfsz.com/newsview709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