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如何应对抗精神病药物引发的代谢综合征?

如何应对抗精神病药物引发的代谢综合征?

原创文章,盗用必究

对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来说,代谢综合征往往会让患者雪上加霜,比如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引发肥胖、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血压异常等问题。据报道,精神疾病患者的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和冠心病死亡率都明显高于非精神疾病患者,约为6倍。这些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可能和精神分裂症本身有关,也有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方式,缺乏自我护理(脂肪和糖摄入过多等)、久坐不动、运动减少,对精神病的反应压力过大,以及医生选药用药等有关。

相关机制

抗精神病药物引发的常见代谢综合征是肥胖,许多受体机制涉及抗精神病药相关的体重增加,包括5-HT2C、组胺H1、α-肾上腺素、多巴胺D2和毒蕈碱M3受体。系列研究表明,奥氮平诱导的体重增加可能是其对5-HT2C(非H1)和D2的拮抗作用导致。抗精神病药在下丘脑受体(介导调控食物摄入)和边缘系统(控制食欲和奖励)的作用可能进一步解释体重增加的机制。

如何应对

对抗精神疾病药物引发的代谢综合征,目前临床上有三种主要的应对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将代谢综合征风险较高的药物替换为风险较低的药物。第二种方法是密切关注患者的体脂、血糖和血压的变化,并进行有效的患者教育,帮助其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控制上述代谢指标。第三种办法是通过第五代脑立体定向神经调控术进行治疗,术后可减少患者的用药剂量,从而避免多种药物所致的代谢综合征。

1、换药

在目前常用抗精神病药物中,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等平类药物,会对代谢综合征有明显的影响,这是由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的。另外一些药物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比较少,比如氨磺必利、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甚至可以治疗、减少其他药物造成的代谢困扰。如果代谢综合征已经对患者造成了困扰或者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比如糖耐量出现严重异常,血脂已经严重紊乱,或者因为异常肥胖给患者造成了生活上的困扰,医生要做的是换一种对代谢影响较小的药物,避免造成持续的伤害。

2、密切监测、改变生活方式

一些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可能存在内在联系,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接受治疗前血糖水平就可能高于一般人群,所以临床医生理应加强代谢综合征的防范,尽可能减轻患者的躯体疾病负担,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过程中定期检测血糖是有必要的。对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的患者,在用药前,应对血糖、血脂、血压、体重进行检测,同时对于是否存在糖尿病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价,减少发生血糖代谢异常的风险。

在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任何代谢或心血管障碍时,还要解决诸如运动、饮食、辅助性药物治疗和吸烟等可变因素。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和心血管风险的管理已经制定了循证指南,强调身体健康在精神病管理中的重要性,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代谢综合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给予照料指导,让其多参与运动,回避一些会导致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食物,这些都是常用的办法。

3、外科手术减少药量

若上述方法都无法解决药物所致的代谢问题,那还有什么方法让患者既能规律服药,又能在少量用药的同时有效控制精神症状呢?答案是非常明确的,寻求“精神外科”的帮助。

多项研究表明,精神症状是由脑内情感环路的神经核团控制的,与神经核团内的神经递质分泌异常有密切关系。手术是一种微创精准的治疗技术,通过精准定位大脑内导致精神错乱症状的神经核团,其定位误差仅0.1毫米,然后进行靶向射频电流调控。治疗原理是阻止了脑内情感环路中的神经核团异常兴奋和传导,也抑制了某些神经递质的产生与释放,重新调整了脑内神经递质水平,从而去除和控制异常精神症状。

与药物治疗相比,手术去除顽固性的精神症状更为快速、有效。如手术治疗能够控制和消除精神分裂症患者95%的顽固性症状、消除其对家庭和社会的肇事、闯祸根源;使患者恢复自知力、承认有病、自愿接受进一步治疗;此外,对服药剂量较大的病人来说,术后可减少用药剂量,从而减少多种药物所致的并发症。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相关知识

代谢综合征如何调理
抗精神病药物疗监测
抗精神药物副作用太大 如何有效规避?
代谢综合征
如何应对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副反应及处理方案
代谢紊乱综合征
高果糖饮食诱发的高尿酸血症伴随代谢综合征
如何通过营养干预逆转代谢综合征?看这里!
运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网址: 如何应对抗精神病药物引发的代谢综合征? https://m.trfsz.com/newsview718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