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林鹿心理

林鹿心理

作者:王玉龙

故事一

孩子在正常情况下十点左右熄灯睡觉。这天晚上十点半,我像往常一样轻轻推门走进孩子的房间,打算把窗帘拉上。就在我打开房门的一瞬间,孩子那边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被子里还有亮光闪动。我一下子明白了,孩子在床上偷偷看平板。我冲过去抢过她的平板生气地说:你真的太让我失望了,我白信任你了。本来有点慌乱的孩子一听到我的话反而冷静下来,并瞪着我说:我睡不着。我恼怒地说:你睡不着也得睡了,明天还要上学。孩子这时干脆从床上坐起身来说:我不上学了还不行吗?我愣了一下,竟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吼她一顿?或者,打她一顿?我什么都没做,只是丢下一句“现在该睡觉了”,然后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

我在房间坐了一会儿,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心里盘算着要怎么办。过了一会儿,我再次来到孩子的房里,孩子还坐在床上一动不动,借着窗外的灯光我看到了她一脸的桀骜不驯。我顿了一下说:你要是实在睡不着就读会儿书吧,看平板你只会更睡不着。孩子同意了,于是把灯打开,找了本书读了起来。我又回到自己的房间,拿起唐纳德.温尼科特的《家是孩子开始的地方》读了一会儿,有点心神不宁。过了大约二十来分钟,我又走到孩子的房间,她还在读书。那时快十一点了,我平静但坚定地对孩子说:现在该睡觉了。孩子没说话,只是把书本合上,钻进被子里。我关上灯,又关上门,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第二天一早孩子按时起床,按时上学,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故事二

秋冬时分的一天,有点冷,我去接孩子放学。上车后,孩子说她想吃冰棍,我有点不耐烦,说这种天气你吃什么冰棍,快点回家吃晚饭去,然后不顾孩子不住的央求,直接把车开动了。孩子很不高兴,一路上一句话不说。我有些过意不去,说今晚回家表现好一点,明天再给你买。孩子很不客气地兑了一句:表现个屁。然后一路沉默到家。我心知今天这个拒绝让孩子生气了,但我不想说什么。在那天接下来的时间里,孩子都不理我,我说什么她都不想听。

到第二天我送她时,她还是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我也什么都不说。就这样一直到下午我去接她。孩子似乎已经忘了冰棒的事情,看到我很高兴,像往常一样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说你去买两个冰棍,给我一根。孩子很意外也很高兴,说:老爸,你是不是也想吃冰棍了?我说是的。于是,她很高兴地去买了两支冰棍,递给我一支。一路上跟我有说有笑。

故事三

一天,放学回家后,孩子开始做作业。我看到她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忍不住问她作业怎么样。她说不会做。我说爸爸教你。她说不想做。我有点生气,但忍住了,耐着性子说,你把作业给我看看。孩子不情不愿地把作业拿出来给我看。我看了一下,全是新学的知识,孩子已经做了一部分,而且做得还不错。我就引导孩子去做其他没做完的内容,孩子很快就做完了。我不解地问:你作业做得挺好的啊,怎么能轻易放弃不做呢?孩子说,我语文欠了好多作业,之前该做的都没做。我说:那你怎么不按时做完呢?孩子说:我之前搞错了,以为都不要做。我一阵头大,这孩子经常懵懵懂懂的,她说的很有可能是真实的。我有些恼火地说:你既然欠了这么多作业,就要想办法补起来啊,这样破罐子破摔,只会越欠越多。她居然很坚决地说:我反正今天不想做了。我深吸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那你之后还是要慢慢补上。她说好。走出孩子的房间,我很有点失望,想了好久,我不知道到底哪里做错了,孩子怎么会沦落到连作业都不想做的地步。后来,我不知怎么又想通了,觉得自己这么失望其实没什么道理,孩子不就是今晚不想做作业吗。

第二天,孩子表现得出奇的好。一回家就开始做作业,做完了还不忘复习语文(这是第一次主动提出要复习语文),因为第二天有语文小测验。

这三个故事都是发生在我的孩子刚刚进入青春期的这段时间。客观地说,我很了解青春期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也经常听到不同的家长跟我分享他们青春期孩子的种种故事,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道”是一回事,“经历”又是另一回事。可以这么说,只有当我亲历了这些和青春期孩子相处的故事,我才能真正感同身受很多家长的那种焦虑和失控感

是的,青春期的孩子就是那种容易让家长焦虑和失控的孩子,而对于那些缺乏安全感和有强烈控制欲的家长尤其如此。原因很简单,这个阶段的孩子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逐渐摆脱来自成人(家长)的控制。一个太过习惯让孩子听话的家长,一个太过习惯盯着孩子一举一动的家长,可能会吃惊地发现,孩子的行为怎么就突然失控了。这里所谓的“失控”并不一定是孩子真的出现了什么无法控制的行为,而是孩子的很多行为不再符合家长头脑中的诸多“应该”标准,例如,睡觉后还躲在被子里偷偷看平板、不想做作业等。孩子的这种变化不仅对那些内心法度“严谨”的家长来说有着巨大的冲击,即使是那些内心标准相对灵活有弹性的家长也需要时间去适应。在我看来,如何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对于亲子关系以及孩子接下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而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又与家长在一些关键时刻如何应对孩子的“失控行为”密切相关

坦白说,对于要如何应对孩子的这些失控行为,我没什么锦囊妙计。从上述的三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在这样的时刻,我甚至显得相当无能,既没办法让自己表现得心如止水,稳如泰山,又没有表现出大智慧,化腐朽为神奇,让孩子“顿悟”变好。我相信有很多家长都会比我做得更好。但如果你是一个和我一样缺少办法的家长,倒是不妨了解一下我处理这种情况的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个原则:自我调节原则

当孩子出现“失控行为”的时候,大多数家长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纠正孩子,让他知错能改。这未必是错的,但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还有个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到,那就是先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与其他阶段的孩子不同,青春期的孩子最“擅长”的事情之一就是诱发家长的各种负面情绪,如愤怒、恐惧、失望、挫败、失控、不确定感等。如果家长任由这些情绪控制,贸然投入到纠错行为中去,结果通常不会太好,甚至可能会很糟很糟。

而要想避免情绪失控,关键又在于控制好自己的想法。青春期孩子的“失控行为”容易让家长产生各种灾难化想法。例如,当发现孩子躲在被子里偷偷看平板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孩子明天上不了学怎么办?!当孩子说她那天不想补语文作业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孩子居然沦落到了作业都不想做的地步!如果任由这些糟糕的想法支配我的情绪,我可能很快就会变得失控。一个失控的家长又怎么可能处理得好这种困难的情境呢?所以,我需要尽可能地调节好自己的感受

第二个原则:亲子关系原则

当碰到这类情况时,我之所以在很多时候会感到不知如何是好,是因为我想坚持一个基本底线,即不要把亲子关系搞到不可收拾。我知道,对于孩子来说,让她害怕可能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养方式。我相信这也是很多家长习惯采用粗暴的方式去纠正孩子行为的原因,但是,一方面,我不喜欢粗暴的方式,那会让我感觉自己无能和脆弱,另一方面,粗暴方式的“有效性”十分可疑,从长远看,风险很大,而最重要的是,粗暴的方式会破坏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一旦关系破坏,我将再难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对此我深信不疑。这也是我每一次感到快要失控时就离开现场的原因。

当然,尽管维护亲子关系始终是我处理亲子冲突的原则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会放弃作为家长的权威和尊严,一味委曲求全。通常,青春期的孩子会尝试用各种方式迫使家长满足她的一些不太合理的要求。我认为辨别这些方式的合理性十分重要。如果孩子的方式是不合理的,我会坚持到底,让孩子知道我不会被她的无理取闹所控制。但同时,我也会寻找合适的机会对她的要求做出补偿,让她知道我看到了她的需要。对我来说,孩子想吃冰棍、看电视、玩游戏等没有对错之分,但争取这些机会的方式却有合不合理之分。

总之,作为一个青春期孩子的爸爸,我会经常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也会有惶惑无措挫败失望的无力感,但不管如何,我都会想办法调节这些糟糕的感觉,尽量做出“最不坏”的反应,以陪伴孩子顺利走过这个阶段

作者/王玉龙 编辑/杨雪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林鹿信箱

各位朋友,我们新设了一个“林鹿信箱”,如果您有任何想要沟通的心理相关问题,都可以用信件的方式写给我们,我们会尽可能地从专业的角度给予解答。我们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普及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如果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那更是善莫大焉。邮箱:640738557@qq.com

林鹿

心理

咨询师

王玉龙

临床心理学博士、大学教师

从事心理咨询多年。擅长青少年适应(如情绪、行为、学习、人际关系)、成人情感和生涯发展问题等、压力管理。

何梦君

应用心理学硕士毕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从事心理咨询数年。擅长女性自我成长、两性关系、婚姻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青少年心理等问题。

卓杨雪子

健康心理学硕士在读

接听心理热线电话经验丰富,大学心理中心兼职咨询师。擅长辅助青少年处理人际关系、压力管理、抑郁情绪的疏导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美容养颜鹿胎膏好还是林蛙油好
强势反弹!萨林杰32+23展示CBA第一外援实力 闵鹿蕾颇有深意
鹿茸多肽 鹿茸肽 200精细粉
吉林省十大特产 吉林有哪些土特产 吉林著名特产排行榜
医鹿
鹿心丸的功效与作用
鹿茸汤的做法及功效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鹿茸温肾阳补气血 女人可以吃鹿茸吗
鹿肉的营养价值 鹿肉的饮食禁忌

网址: 林鹿心理 https://m.trfsz.com/newsview750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