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西医结合科 一妇婴中西医结合科 收录于话题#饮食指导2#孕期2
)
这次来仔细说说在中医饮食养生理论指导下
大大皮们该怎么吃又健康又愉快
中医饮食养生说
中医认为食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味。《素问·六节藏象论》言:“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 神乃自生”。这句话主要意思是五味调和,才能营养均衡,身体健康。五味又对应着我们人体五脏,即辛味食物归肺经,用辛味发散性的食物(如葱、姜、香菜)可以治疗表证、肺气不宣咳嗽症状;举个例子我们淋雨受寒后,会很自然地想到煎姜汤来预防感冒,基于的就是这个理论。甘味食物归脾经,用甘味补虚性食物(如红枣、蜂王浆、山药)可以治疗贫血、体弱等症状;酸味食物归肝经,用酸味食物(如乌梅、山楂)可以治疗肝胆脏腑等方面的疾患;苦味食物归心经,用苦味食物(如苦瓜、绿茶)可以治疗心火上炎或热移小肠证;咸味食物归肾经,用咸味食物(如甲鱼、昆布、海藻)可以治疗肝肾不足,消耗性的疾患。
《内经》提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 是因为随着季节的交替, 日月更迭, 人的体质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养生保健时要顺应时气的变化特点, 做到毋逆天时, 勿失气宜。相应的饮食也提倡“顺应四时, 因季而食”。例如按照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春天要“省酸增甘, 以养脾气”, 夏天呢就就“省苦增辛, 以养肺气”等等。
因地制宜的提出,是认为人们地域不同, 气候、环境、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也存在差异, 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地区的人饮食调理应相应改变。我们看四川人嗜食辣,但很少有人满脸痤疮,就是因为四川盆地湿气较重,吃辛辣反而有利于祛湿。
因人制宜就更好理解了,年龄、性别、身体素质不同,其饮食养生也应不同。如我们女性常常气血不足,那么就可以多吃补气生血之物, 如红枣、红糖、猪肝、花生、红豆、桂圆等。基于这些中医理论,我们可以看到饮食养生是个性化的东西,不能一概而论。
小编看到网络上有很多文章,写着“孕期饮食不能吃的食物吐血总结”,“孕期饮食禁忌大全”。我看了也很吐血,看看这些饮食禁忌感觉离辟谷、成大道、升仙不远了。那么我们中医医生会怎么推荐饮食呢?肯定根据个人情况来决定怎么吃,就是我们之前说到的三因制宜理论。身体健康则百无禁忌,内火重的就注意不要再吃辛辣热性的东西,怕冷的应该少吃寒性的食物。再者就是要遵循均衡、多样、适度原则,各种食物都吃一点,保证膳食营养摄入,但也不要盯着一样东西一直吃。正常人吃一整天的大闸蟹,也很容易闹肚子,不要说孕妇这样的特殊人群了。
你是一个孕妇,
但又不仅仅是一个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