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将打造“五育融合”的健康教育生态,推进大中小一体化健康学校建设。昨天,市教委介绍,本市首批32所大中小学入选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今后,市教委将持续推进健康学校建设,一校一特色构建“大健康”教育模式。
首批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包括中关村第二小学、北京市第九中学等20所中小学,北京大学等12所大学。本市将依托健康学校建设,构建以运动、卫生、心理、营养为一体的“大健康”教育模式。各校将落实“健康第一”理念,强化体育锻炼,面向所有学生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班级联赛,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培养终身运动习惯。“五育融合”也是建设健康学校的重要内容,各校将推进健康+美育、健康+劳动教育,加强课程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能力。
本市将健全多部门合作和家校社协同的育人机制,用“健康”连接课堂内外、家庭和社会。教育部门将加强与卫健、疾控等部门合作,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优质的医疗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学校各项工作,密切家校沟通,提升家长监护责任意识和健康管理能力。各校将健全学生健康监测评价体系,健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家校共同防范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为推进健康学校建设,各校还将统筹规划校医院、卫生室、心理咨询室等健康场所布局,按标准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设施;开发健康教育教学资源,全面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和健康意识,向师生普及心肺复苏术、AED使用、止血包扎等急救知识和技能;建设服务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学生体质健康、心理状态、健康素养的动态监测和精准预警。
本市将发挥学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为健康学校建设单位提供“智库”资源。学生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将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教师教学绩效等内容的关键指标。(记者 李祺瑶)
相关知识
北京市32所大中小学入选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
教育部公布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体现健康第一理念
京津冀专家学者共商全国健康学校建设
如何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京津冀专家学者共商全国健康学校建设 — 新京报
广东省首批健康学校(高校)建设及调研指导工作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广东省首批全国健康学校(高校)建设专家组来我校调研指导
我校学子在2024年全国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上创佳绩
教育局:常州学校体育课程全面实现“私人订制”
学校体育
教育部办公厅:实施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计划,提升健康教育水平
网址: 首批32所学校入选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 要给学生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 https://m.trfsz.com/newsview763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