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教师暑假“修养”秘诀,给身体温柔全面的呵护

​教师暑假“修养”秘诀,给身体温柔全面的呵护

外界常投以羡慕的目光于教师这一职业,周末的闲暇、寒暑假的悠长,以及看似轻松的每日几节课,构筑了一幅理想的工作图景。

然而,真相往往隐藏在光鲜的背后——每一份工作都有其不易,我们都是在生活的风雨中坚韧前行的旅者,值得彼此最深的敬意。

身为教师,他们的日常是班级管理的琐碎与教学任务的繁重交织。

常常为了学生的成长,牺牲了按时用餐的时光,夜晚的灯火下,是他们加班加点、默默耕耘的身影。

虽未显山露水地病倒,但身体的疲惫与透支已悄然累积,成为不容忽视的隐患。

一学期的忙碌,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无数关系的微妙平衡与各种难题的巧妙化解……

这些无形的压力,往往让老师们感到分身乏术,身心俱疲,乃至在岗位上默默坚守至最后一刻。

但是,健康才是支撑一切梦想与使命的基石。没有强健的体魄,何以承载那份沉甸甸的教育梦想?

老师们,请记得,呵护自己的身体,就是对学生未来最深沉的爱。当你以最佳状态发光发热时,孩子们自然会循着那束光,勇敢地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好好吃

饮食乃人生之基,关乎体质与心情。

渴望强健体魄,追逐梦想,享受生活点滴,皆需以健康饮食为前提。

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饮食实为一门深奥学问,值得深入探讨。

要达成科学饮食,健康体魄的目标,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调整:

均衡膳食:合理饮食,不偏食。增加粗粮、蔬果摄入,减少肉类、烟酒消费,以预防潜在疾病。 糖盐控制:适量糖盐,远离过量。糖多致肥胖、糖尿病,盐多则高血压风险增加。识别高盐食品,如奶酪、泡菜、熏鱼,并减少摄入。 维生素补充:重视维生素摄入,提升免疫力。多吃西红柿、青椒、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必要时可通过维生素泡腾片辅助补充。 细嚼慢咽:放慢进食速度,减轻消化负担,避免血糖骤升。遵循指南,合理分配每餐时间,享受用餐过程。 规律饮食: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不遗漏任何一餐,尤其是早餐。遵循“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原则,保持饮食规律。 充足饮水:作为教师,更应注重水分补充,保护嗓子。每日饮水量需达标,推荐白水或茶水,远离含糖饮料。

总之,健康饮食是美好生活的基石。通过均衡营养、控制糖盐、补充维生素、细嚼慢咽、规律进餐及足量饮水,我们可以更好地照顾自己,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生活的每一个挑战。

好好睡

睡眠,这一人体不可或缺的主动修复过程,是恢复精神、消除疲惫的钥匙。它与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并列为国际公认的健康三大支柱。缺乏充足睡眠,就如同忽视房间清洁,终将导致心灵的“尘埃满布”。为了维护大脑的清晰、健康与高效运作,优质的睡眠不可或缺。那么,如何优化睡眠,让休息真正发挥效用呢?

·精选睡眠时段:

根据中医智慧,子时(23:00-01:00)与午时(11:00-13:00)为最佳睡眠时段,它们象征着阴阳交替,是身体修复与养精蓄锐的黄金时刻。子时应尽量保证深度睡眠,而午时小憩片刻,即可焕发午后活力。

子时大睡:建议从22:30开始准备,确保在子时进入深度睡眠,持续至次日清晨,以两小时为佳,即便短至半小时亦有益处。

午时小憩:短暂10-30分钟的午睡,足以为下午充电。

·倡导动态休息:

在非正式休息时段,如等电梯或工作间隙,尝试让大脑“休假”,如凝视远方、闭目养神,这些都能有效缓解神经紧张。

·应对失眠策略:

面对失眠,切忌强行入睡,可尝试阅读不感兴趣的书籍、观看不吸引人的电视节目,或想象宁静美景以助眠。关键在于放松身心,避免过度焦虑。

·提升睡眠质量的十个小贴士:

饭后稍事休息再就寝,避免大脑供血不足。

睡前两小时调暗室内光线,营造睡眠氛围。

设定固定入睡时间,培养良好睡眠习惯。

睡前放松,如听音乐、饮热牛奶、泡脚等。

保持床铺的单一用途,避免睡前娱乐。

根据年龄调整睡眠时间,确保充足休息。

优选平卧位,减少身体压迫感。

周末不宜过度补觉,日常应规律作息。

晨起时缓慢起身,尤其是老年人,以防意外。

长期睡眠质量不佳,应关注心理健康,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遵循这些建议,让睡眠成为你健康生活的坚实基石。

好好运动

运动是最好的养生。

现在很多教师对于锻炼的缺乏最大借口恐怕就是时间和环境的缺乏了,其实真正的锻炼是不需要讲究这些的,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运动方式。

举个例子,上完洗手间我们可以在走廊或门口伸几个懒腰,或是手扶墙做几个俯卧撑;休息间隙在自己的座位边做几个下蹲运动,在座位上闭眼做几次深呼吸;睡觉前在床上做几次仰卧起坐……

看起来只是小运动,但只要坚持,就一样很有效果。

当然,如果你希望有更加针对性的运动来缓解自己的亚健康,那就需要多花点时间和心思了。

·颈椎不好?试试游泳

游泳的姿势有很多种,老师们可以试试仰泳。

老师除了课堂上讲课外,课外还要备课、批改作业,长时间伏案低头工作,姿势持续固定不变,颈椎问题比较突出。少数严重的人还会患上颈椎病,压迫脊髓,损伤神经。

医生提醒:“不要以为得颈椎病的都是老教师。门诊中遇到的大部分都是年轻教师,25~30岁的非常多。”

仰泳对经常低头的教师是一项不错的运动项目。不过,颈椎病主要还是要靠平时多注意,时常抬头,多做耸肩的运动。

· 腰椎病是烦恼?仰卧俯卧很适合

老师们回到办公室或者家中批改作业要长期久坐,腰椎压力是站立时腰椎所承受压力的好几倍。时间长了,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老师们在家就可以经常做做仰卧和俯卧,治疗腰椎病有所帮助。比如:五点式仰卧,两下肢伸直,两脚后跟、两肘几头后部着地,尽力挺胸3~5秒,重复10次。

或者是半桥式仰卧,两腿弯曲90度,两上肢自然放松伸直,然后将髋、背抬起5~10秒,重复10次。

飞燕式俯卧,两下肢及上肢伸直并连头部同时抬起3-5秒,重复5次。

· 肠胃不好,快走、慢跑好处多

快走、慢跑尤其适合久坐办公一族。闲暇时间,教师也应该放下手中的笔,多走动走动。

快走和慢跑必须抬头挺胸,双臂大幅摆动、大跨步前进,能改善腰、肩、头部疼痛。除此之外,快走慢跑还有助于肠胃。

不少教师有时候因为上课加班加点,吃饭不规律,结果肠胃不好。快走慢跑有利于肠道蠕动和消化功能的增强。

快走慢跑强度较小,对于平常没有运动习惯的老师是个很好的选择,但是时间一般要在半小时以上才能有所效果。

不过,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快走的速度保持在能说话即可。

· 多做关节屈伸活动预防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也是教师最常见的职业病之一,尤其是女教师。其原因一方面和老师长时间站立有关。

从中医“久立伤骨”的医学理论解释说,教师站立时间过长,腿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使下肢血液回流受到影响,造成下肢肿胀、疼痛,严重的还会引起静脉曲张。

因此,教师要多做促进腿部血液循环的运动,如关节屈伸活动,腿部按摩。睡前和起床前花10分钟做两膝关节的屈伸运动,次数要求不多,但要坚持。

· 心理压力大?不妨试试这些运动

随着竞争愈来愈激烈,教师的工作节奏日趋紧张,精神上容易产生巨大压力。

运动能让教师从紧绷的状态中抽离出来。像打篮球、羽毛球、足球或是瑜伽,这些运动需要专心致志,同时又耗费体力,能消除老师的压力感和紧张感。

出出汗,让身上的毛孔细胞都打开,促进皮肤正常新陈代谢,整个人的心情都会变得愉悦。

好好调适

什么是健康的教师心理呢?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提出了六项教师心理健康的指标:

(1)正确的角色认知。能恰当地认识自己,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角色;

(2)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在教育活动中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情绪自控,积极进取;

(3)教育的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能创造性地工作;

(4)抗教育焦虑程度高。能忍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

(5)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同事与领导的关系;

(6)能适应与改造教育环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

现实情况是,当前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曾对部分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结果显示:48%的老师都有心理健康问题,其中12%有明显心理亚健康症状,2%较为严重,其余有轻度的心理亚健康症状。

有心理压力实在太正常不过,但不容忽视。我们要好好的调适自己,拥抱自己,不断向上。一起行动起来:

· 情绪消极?试着积极一点

乐观的人在遇到问题时,会认为是暂时的、与多种因素有关。相信自己,相信事情会发生变化,不会轻易放弃和被击败。而且,一个人的心情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机体的健康,保持快乐很重要。

· 钻牛角尖?试着理性一点

对事情的分析判断保持客观的态度,不因错误认知而歪曲事实。不要成为“应该”的奴隶,放弃绝对化要求,放弃“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刻板思维,寻找第三种或更多可能的解决方法。我们最好对问题进行客观描述,权衡利弊并决策,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执行解决方案,收集反馈信息并调整方案。

· 容易暴躁?试着正向一点

能够有效表达、调节与控制情绪。情绪表达能促进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不要成为情绪的奴隶,寻找正性情绪,增强控制感。

· 容易激发矛盾?试着克制一点

遇到矛盾的时候先学会克制,最简单的就是把目光从对方的脸上移开并做深呼吸,然后学会宽容,想想对方的优点,缓解自己的情绪,再以平和的心态去沟通,用自己的智慧去跟对方解释清楚你的观点和你们之间的不同。

· 不擅交际?试着主动一点

学会由衷地赞美别人,虚心地请教别人,热情地祝贺别人,积极地帮助别人,自信地表达自我,做到这些一定会赢得交往中的胜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多数情况下竞争与合作是互相转换的。

· 感到无助?试着求助一下

在家庭、朋友、团队之间寻找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可以使人宣泄不良情绪,获得情感理解和各种形式的帮助。

· 压力很大?试着自我调整

当压力源不可能消除时,我们只能最大程度、尽快减小压力的负面效应,通过放松训练、休闲娱乐、培养幽默感等方式提高个体的灵活性。

身心健康小常识

饮食

1.早晨喝一杯水很重要

2.绿茶有益防治肝炎肝癌

3.胖大海泡茶不宜长期饮用

4.感冒不宜喝苦丁茶

5.晚饭后两小时饮用酸奶最佳

6.不宜空腹喝酸奶

7.喝完牛奶应喝口白开水

8.豆浆不应与红糖鸡蛋同食

9.吃海鲜不宜喝啤酒

10.吃鱼能保持血管年轻

11.鱼刺卡喉不宜醋疗

12.胆固醇高者少吃鱿鱼

13.食肉过多对身体有害

14.不宜吃开口的糖炒板粟

15.茶叶蛋不宜多吃

16.发烧时不宜食用鸡蛋

17.多吃黑色食物可补肾

18.烂水果不烂部分也有毒

19.早餐吃燕麦有助于记忆

20.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

21.空腹不宜喝蜂蜜

22.不宜用沸水煎中药

23.服中药不宜加糖

24.可乐煮姜可治伤风感冒

25.喝牛奶前 1 小时不宜吃橘子

生活

1.凉水洗脚有损健康

2.睡眠充足才有益健康

3.情绪不畅会导致胃病

4.午睡有助于预防冠心病

5.日照每天过三小时才算健康住宅

6.卧室窗户留缝有助于睡眠

7.清晨不宜开窗通风

8.热水袋比电热毯更益健康

9.不宜用塑料袋保存果蔬

10.筷子最好半年换一次

11.鼻子出血时不要抬头

12.正确刷牙比选择牙膏重要

13.起床不宜马上叠被子

14.晒被子不能拍打

15.健身前热身活动很重要

16.步行适量能使大脑更年轻

17.步行最有利于中老年人健康

18.冬天早晨不宜洗头

19.冬季洗澡次数不宜多

20.冬季不宜长期待在温暖房间

21.不宜长时间停留在冬季雾气中

22.晒后不能用热水洗脸

23.常梳头有益健康

24.上午晒太阳有利于冬季健康

25.翘二郎腿会影响健康

愿每一位老师

如戏水的鱼,振翅的鸟,奔腾的马

有康健的身体和自由的灵魂

去探深海、观苍穹、踏大地

带着百川胸怀做教育

▌来源 | 网络

关注生命教育网设为★星标

幸福常伴不迷路

在看

分享给更多朋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新生儿科护理秘籍:如何给新生儿最温柔的呵护?
暑假到了,老师们晒晒你的健身计划吧!|每周一问
让肌肤得到最温柔呵护,孕妇可用的有机护肤品
彭文豪教授:消化不良者的饮食调理与强化:肠胃健康的温柔呵护
小学生暑假体育锻炼计划大全
盛夏高温别过“暑”假 教你如何防暑降温
产后护肤:恢复青春肌肤的秘诀
孕期皮肤保养秘诀:美丽孕妈从头到脚呵护
2019暑假安排
女性养生秘籍:呵护身心,绽放光彩

网址: ​教师暑假“修养”秘诀,给身体温柔全面的呵护 https://m.trfsz.com/newsview768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