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唠科团丨国际素食日:只吃素不吃肉到底行不行?

唠科团丨国际素食日:只吃素不吃肉到底行不行?

央广网北京11月25日消息(记者富赜 刘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11月25日是国际素食日即世界无肉日。这些年来,出于健康、减肥、爱护动物等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尝试并习惯了吃素食,甚至形成了不同流派的素食主义者。

只吃素不吃肉,会不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人体的哪些结构和生物条件决定了我们是为适应杂食而生?只需要营养均衡,“吃饭”这一活动是不是不那么重要?

本期“唠科”嘉宾:

叶 盛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科普工委秘书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结构生物学家

云无心 科普作者、食品工程博士

吃肉还是吃素?

科普作者、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介绍,素食主义是从国外流传来的概念,其中还分为不同的流派,比如“Vegan”是指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不碰任何的动物制品,而“Vegetarian”则对奶、蛋、鱼和家禽等都有不同选择的食用。

从人类身体结构和生物条件来看,一些“出厂设置”就是为了适应杂食而生。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科普工委秘书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叶盛介绍,人类牙齿中的犬齿就是为了撕咬肉类才有,而表面凹凸不平的臼齿(后槽牙)则是为了磨碎植物的根茎等不容易嚼的食物。

一些表面看不见的“配置”也与不同的食性有关。比如,盲肠就是植食性进化下来的残留物,这是因为植物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需要细菌进行发酵,盲肠就是用来消化纤维素的一个场所。“因此,人类对食物的利用和代谢方式在进化中已经稳定下来形成了一套机制,短期偏离机制身体自身还能够补偿,但若长期偏离机制,从生物学角度而言,恐怕有较大的影响。”叶盛说。

期待纯素食解决健康问题?

云无心介绍,虽然人类从食物中获取的物质和能量,大部分素食都能解决,但有些物质在素食中含量较少甚至没有。比如,蛋白质在植物中含量较低,需要大量食用,才能获得身体所需正常量的蛋白质。叶盛补充,脂肪和胆固醇,这些在肉类中能够直接大量获得的物质对身体激素合成非常重要,因此,一些采用极端节食方式减肥的人容易内分泌失调。

有些高血脂的人,之所以认为只要吃素就能解决问题,实际上是因为肉类脂肪食用过多,需要蔬果粗粮来调节。但其实米饭、面条、包子等碳水对于血脂也非常不利,还可能有增加血糖的风险。有些人希望通过素食减肥,一顿素食的热量确实比肉食低,但这些热量并不能让身体保持长时间的饱腹感,反而可能因此摄入更多别的食物。

总之,无论怎么吃,重要的是营养均衡。叶盛也强调,饮食需要尽量平衡,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群、有基础性代谢疾病的人群更是如此,太偏肉食或太偏素食对人体消化系统和分子水平上的代谢平衡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不只是营养!干饭人的快乐也很重要!

既然重要的是营养均衡,是否意味着只要直接摄入均衡的营养素就能活下去?叶盛和云无心都表示,理论上确实如此,比如,医院里的危重症病人,可以通过输入营养液活下去;只吃市场上的完全营养代餐食品也能满足几乎所有的营养需求。但这些并不是人们希望的生活状态。

吃饭这件事,很重要的意义在于“本身是一种享受”,能给人带来心情上的愉悦。人类追求吃饭,是因为进化获得的奖励机制,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明明知道脂肪和糖不健康,还是很爱油炸品和甜食。

叶盛补充,“吃饭能带来愉悦感”的重要程度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目前,市场上有种治疗糖尿病的多肽类药物,能够有效降低人的食欲,但在用药者中普遍存在情绪变差甚至导致抑郁的问题。因此,千万不要小瞧吃饭带来的快乐,任何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对这份快乐的剥夺,对我们的影响都可能是致命的。

相关知识

只吃素食不吃肉,会变瘦?
吃素=不吃肉?你真的会吃素吗l国际素食日
国际素食日:吃素越来越流行,是健康、宗教、还是伦理选择?
国际素食节:素食等于不吃肉?
国际素食日
吃素就是不吃肉?素食者应科学吃素警惕7误区
国际素食日:科学素食的正确方法
不吃肉,只吃植物性食物就是素食吗?
想要瘦,只吃肉?被推向神坛的生酮饮食到底行不行?
营养素补充剂到底该不该吃,该怎么吃?

网址: 唠科团丨国际素食日:只吃素不吃肉到底行不行? https://m.trfsz.com/newsview770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