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过一杯茶水,浓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在半盏清茶中,与茶对话,让自己静下来观想。越品越香,是你的物,终究会到来,是你的茶,终究会遇见。
冬去又春来,春去夏又来,人与茶,一场缘,茶,有人生的滋味;酒,有心情的体会,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愿为一茶守年华,一个人静静的泡一壶茶,慢慢的品味人生。
爱茶之人,坐在茶席上,便是一个最真实的自己。闲时,泡一杯温茶,与君同饮。无关风月,不争名利。用心喝一杯热茶,用情交一生好友。
茶 举国之饮
茶道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文化。茶历经药用、食用、饮用的转变,在唐宋时期成为“举国之饮”。古代士大夫阶层皆喜饮茶,文人雅士相聚皆有茶相伴,唐宋时期还产生了煎茶、点茶、斗茶、茶百戏,以及与茶相关之雅趣。譬如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读书饮茶,还留下了一段“赌书泼茶”的佳话。
喝茶之事可大可小,可繁可简,可痛饮可细品。而在古代,饮茶则是繁细之事,煎茶及点茶皆有一套严谨的流程。饮茶文化深深植入中国人的骨髓,茶成为中华民族之国饮,亦是中国十大国粹之一。
饮茶有益
茶包含了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而被人类认识。陆羽《茶经》有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本草经》亦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为茶的古称。
禅在茶的余味里得道,茶在禅意里衍生。在众多历史书籍中,皆有众多关于茶的养生药用记载:《神农本草经》:“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医华佗《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茶多酚、氨基酸、矿物质,茶虽是饮品,但其丰富的养生之益,长久饮用对身体有不少的好处。据说许多长寿老人有饮茶的习惯,许多人上火后饮茶亦会舒服许多。茶人习惯饮茶,虽说不出其中的好处,喝了茶只觉得浑身舒爽,觉得老祖宗流传下的东西,自有他的道理。
茶,怡情养性
琴棋书画被称为文人四艺。焚香、品茶、插花、挂画,也是中国文人的四大雅致之事。古人不仅饮酒时挥毫泼墨,品茶亦喜赋诗一首。
白居易在《山泉煎茶有怀》,以泉水泡出一碗清醇的茶汤: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卢仝的《七碗茶诗》最是有名: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茶与琴棋书画诗酒,称得上文人雅士的象征。一盏清茶入喉,茶香四溢,喉韵清凉,肌骨通透,仿佛打通了人与自然相通的经脉,瞬间激发了诗人的灵感。
茶和禅都是一个味道,是回归天真、单纯、没有分别的状态。当你经历烦闷,不如慢举杯细品一泡茶,望天空云卷云舒,素日的烦恼纷纷消去,心变得无比宁静,眼前唯有杯中茶、心中静。茶带来的宁和心境,是其他事物无可取代的。品茶愈久,心越平和,气质愈优雅,茶之怡情养性可见一斑。
与爱茶的朋友一起喝茶,慢慢把茶喝透。爱茶人的幸福,简单而纯粹,喝茶,是养生,是怡情,是雅志。对于中国人而言,喝茶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时光漫漫,生活尚好。
相关知识
伊丽莎白雅顿宣布成毅成为品牌身体护理代言人
“疗愈”身心灵项目与度假酒店的融合
漫游武夷山,邂逅一场身心疗愈之旅
《如果岁月可回头》放飞自我治愈情感,碧生源常菁茶治愈身材
健康养生:持久的心理健康:自我疗愈与心理护理
治愈系旅行:放松身心,回归内心的美好
心理援助的自我疗愈
自然疗愈: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疗愈之旅
杭州日式水磨 SPA 体验 心灵的放松和治愈
疗愈茶:健康和活力的天然疗法
网址: 理想华莱:品茶愈久,心越平和,气质愈优雅 https://m.trfsz.com/newsview77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