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在购物时,会借助手机来进行支付。但是手机支付在为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面临很多的安全风险。
垃圾短信、恶意扣费、隐私获取,是用户遇到的比较多的手机安全危害,而恶意软件、钓鱼网站也是手机支付的一个主要风险。
手机支付面临的安全风险,主要是有以下几类:
1、木马和病毒
病毒木马一般是隐藏在一些貌似正规的应用中,用户下载后,恶意程序会自动运行,获取用户的账号,密码等信息,并且自动识别和屏蔽用户的支付短信提醒,不知不觉中侵犯用户的隐私。
2、钓鱼信息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通过一些伪基站,伪造银行或电商的客服号码,发送短信给附近的用户,骗取用户的信息。
3、山寨应用
在互联网上,有着大量假冒正规程序的山寨应用,并且一般用户是很难识别出来的。这些冒牌程序会引导用户输入自己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上传到服务器上,进一步获取用户的信息。
4、二维码支付
很多人为了方便,经常会直接“扫一扫”,但是这个动作背后也是有风险的,一些不法分子将钓鱼网站链接或木马病毒伪装成二维码,要是一不小心扫描了,后果你知道了。
面对这样的一些安全支付情况,我们要怎么保护支付安全?
1、密码设置
很多用户都会有一个习惯,就是多个账号共用一个密码的情况,还有一些用户使用简单的字母组合设置密码,这样的账户是比较危险的。账户密码安全设置是防护危害的首要步骤,所以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密码管理软件,生成复杂密码后,再将生成的密码加密存储在计算机上,定期更换重要服务密码。
2、正规渠道购买手机
有一些所谓的水货、港版手机,在进货渠道和流通渠道以及销售渠道都缺乏安全保障,甚至还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植入一些病毒,普通用户是很难察觉的。
3、注意异常短信
要是收到一些什么“密码失效”、“银行升级”等内容的短信,一定要更加注意,要是不确定是否是真的,可以打客服电话去进行确认,但是不要轻易点击异常链接,免得手机中毒。
4、定期删除手机短信
手机也需要定期删除垃圾、清理一下缓存的,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手机的运行速度,还可以发现是不是有异常软件的存在。
5、不随意扫描二维码
一些商家推送或者是在网站上看到的二维码,也不要轻易去扫描,要是一不小心,手机就会中病毒的。
6、用公用WiFi时不支付
要是用手机进行支付的时候,要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不要用公共场所的WiFi或者是一些免费WiFi进行手机支付。因为这些WiFi的安全性都不高,容易泄露个人的信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