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一种神经皮肤性疾病,发病与潜伏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度被激活有关,会出现水疱疹和神经性疼痛并伴有皮肤感觉异常,好发于免疫力低下及老年人群;经治疗后皮肤上的疱疹会痊愈,但有些人容易出现并发症,即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程较长,且多表现为灼痛、撕裂样疼痛、刀割样疼痛,对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典型临床表现是呈带状分布沿单侧周围神经的簇集水疱、丘疹或丘疱疹,通常不会超出人体的正中线,局部皮肤会有灼热感,常有显著神经痛。带状疱疹在血液肿瘤患者中带状疱疹发病率高达31/1000人年,随着年龄增加,人体免疫力会逐渐降低,因此本病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高发群体为50岁以上人群。疼痛是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往往剧烈难忍,部分患者未见疱疹时即可出现疼痛。患者会因剧烈的疼痛出现易怒、焦躁等消极情绪,产生睡眠障碍,十分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如果没有即时就医治疗,往往会出现后遗神经痛,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痛苦。目前,临床上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以口服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的药物为主,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常用来减轻带状疱疹患者出现的疼痛症状,该治疗方法减轻疼痛的原理是影响疼痛处交感神经节纤维发挥其功能。但部分研究认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不能有效减轻带状疱疹引起的炎症反应,并且不能持久地减轻疼痛。
中医带状疱疹属“蛇串疮”的范畴,中医古籍亦称之为“蜘蛛疮”“缠腰火丹”“串腰龙”“ 火带疮”等。《诸病源候论》中称本病为“甑带疮”。“蜘蛛疮”见于《外科启玄》“蜘蛛疮……亦能荫开”。《外科大成》正式将此病称为“蛇串疮”,一直沿用至今。中医普遍认为带状疱疹的病位在皮肤,发病与肝脾有关,主要病机为情志失调,肝气郁滞,肝脾不和,气血瘀滞,郁而化火,或者脾虚,运化失常,水湿停聚而化热,机体感湿热邪毒后发病。发病过程中湿热毒邪阻滞经络不通则内生疼痛,熏蒸肌肤则外发为疱疹。因此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理气止痛。中医对带状疱疹的治疗,强调辨证论治,内治和外治相结合。带状疱疹神经痛贯穿于带状疱疹治疗的始终。前驱期以早期诊治,控制病情发展为治疗原则;疱疹期以治疗疱疹、止痛及减少后遗神经痛为主要治疗目的;结痂期更应该关注痂壳的脱落,防止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后遗神经痛期的治疗应注重通络止痛。气滞血瘀证常见于疾病的晚期或后遗神经痛期,常伴有余热未清及气血两亏,故治疗以活血理气为主,往往需要佐以清解余热、补益气血之法。多用血府逐瘀汤合金铃子散加减,热毒未尽者,选加栀子、连翘、板蓝根等;疼痛重者,选加全蝎、乌梢蛇、蜈蚣等虫类药搜风通络止痛,磁石、珍珠母等质重之介类或矿石类药潜阳息风镇痛;气虚体弱者,加太子参、麦冬、五味子;心烦失眠者,加石决明、栀子、酸枣仁等;肢体沉重麻木者,酌加独活、防风、路路通;便秘者,酌加瓜蒌仁、决明子;瘙痒者,酌加防风、蝉蜕、地肤子。
刺络放血疗法是采用毫针在体表特定穴位或痛点进行浅刺激以达到祛瘀通经活络之目的,主要是通过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而实现的,治疗作用可归纳为调节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基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之上的对整个机体的调节作用。主要作用包括退热、止痛、镇静、降压、降低血黏度、强心、急救、消炎、止痒、抗过敏等。其由古代“毛刺”“扬刺”“半刺”等演变而来。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对刺络放血有了很深刻的认识,《黄帝内经》一书中关于刺络放血疗法的论述多达 40多篇,详细地介绍了刺络放血疗法对发热、各种疼痛、疮疖肿毒、扭挫伤等疾病的治疗,其中还包括“络刺”“赞刺”“豹文刺”等多种刺法以适应不同病症的需求。《外科启玄》“蛇窠疮……可用艾灸之疮头上,或以松针刺血”阐述了古代医家使用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刺络放血的主要作用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等。刺络放血疗法通过刺破血管可以刺激机体的凝血和抗凝血系统,使之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从而激发机体的免疫调节机制,促进各器官的功能活动。另外血管壁有大量自主神经,因此,刺血疗法还具有调节自主神经的作用。从血液循环角度,刺络放血疗法通过改善组织间供氧不足的情况来增加血氧含量,使微循环得到改善,进而加快了局部血流速度,减少局部炎性物质蓄积,促进皮损愈合。
拔罐疗法古代指用动物的角拔罐,因此称“角法”,最早记载于《五十二病方》。宋元时期角制罐被竹罐替代,而在元代已发展出最早的药罐。运用火力排气法进行吸拔的瓷罐出现于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中首次出现了“火罐”一词,并沿用至今。拔罐疗法可以调整免疫功能,增强自身抵抗力的功能;具有加快机体代谢物的排出,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痛阈来减轻疼痛等作用。其作用原理主要是增加局部器官、组织的血流供应,加速血流,使局部供氧及营养物质增加,从而达到促进新陈代谢,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次是负压的机械作用通过解除局部组织痉挛,提高局部神经的痛阈来发挥镇痛的功效。有研究显示,拔罐疗法通过负压作用可以降低带状疱疹皮损及周围的组织血管通透性,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疼痛因子,从而加速受损神经的修复。
刺络拔罐疗法,是刺络放血与拔罐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是指用三棱针或一次性注射针头刺入特点穴位或体表浅静脉,放出适量血液,起到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恢复机体正气的功效,拔罐疗法,是利用罐体内负压,以加快抽吸局部瘀血,同时借助罐的温热效应,振奋人体阳气,从而达到清热排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
(郑州市金水区国基路沙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包刚)
相关知识
【中西合璧】针刺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一项系统综述和贝叶斯网络荟萃分析
“贺氏”火针刺络放血法临证验案举隅
治老年人带状疱疹首选鱼腥草
皮肤病克星:中医智慧解密湿疹、荨麻疹等顽疾疗法
贺氏火针刺骨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0例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涂三黄膏
拔罐方向的医学
贺氏针灸三通法【火针治疗皮肤病】
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常见皮肤病临床案例选
带状疱疹会引起心脏不适吗
网址: 浅谈刺络放血疗法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 https://m.trfsz.com/newsview790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