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16岁男孩明年清华“上”预科,原来学霸都有这3个好习惯!

16岁男孩明年清华“上”预科,原来学霸都有这3个好习惯!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在日前公布的“清华数学领军计划”第一批测试入围学生名单中,来自四川的16岁男生蒋耀经过初评、专业测试、体质测试后,成功入围,成为清华在全球招收的不到百名具有数学潜质的学生之一,他将在2022年春季学期进入清华大学,接受预科培养。获得入围认定且通过预科考察后,无需参加高考,"保送"清华本硕博8年连读。

  父母在阿坝红原工作,蒋耀从初中就开始在成都住校,用学校副校长刘应成的话来评价:他虽然年龄小,但是心智非常成熟,独立、行为习惯好,“情商、智商都高。”上高一后,蒋耀基本都在学校自主学习教室学习,周末住校也在学校自主学习。

  初中起长期住校

  衣物自己清洗整理

  蒋耀的父母在阿坝红原工作,儿子初中被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锦江校区录取,开始住校生活。因为工作关系,父母难得来成都看儿子,他也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习惯,周末也住校。“放大假、寒暑假,父母才接他回家。”刘应成说。蒋耀妈妈的一位朋友回忆,每每聊到让儿子独自异地求学,妈妈总是觉得亏欠。但是儿子确实没有让父母操过心。他从初中开始,所有衣物都是自己清洗整理,有时候衣服袖口领口都洗破了,都还坚持穿。“衣物的破损和饮食的匮乏从来都不是他在意的事情。”“据说冬天,他羽绒服里面常年一件单衣,因为这样方便穿脱。”他曾经就读的初三十三班一位家长对蒋耀记忆深刻。

  喜欢解题的乐趣

  高一自主学习教室学习

  刚上高一就跟着一群嘉祥高中学生一起参加“清华数学领军计划”选拔,蒋耀的心态非常好,发挥出色。上个月他刚刚满16岁。“可能是年纪小,反而没有什么负担。”带他去清华参加选拔的刘应成说。

  在嘉祥高一一班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中,蒋耀也不是最拔尖的,参加2021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也只是获得赛区一等奖。但是蒋耀的优势就在于他的心态好。“沉稳,超过常人。”他从初中开始搞数学竞赛,一周在学校学习4、5个小时,高一开学两个多月,为了准备数学竞赛和清华选拔,蒋耀几乎全在学校自主学习教室学习。“开个玩笑,他高中班主任可能都没见过他几次。”“他各科都很优秀,尤其喜欢数学,喜欢解题的乐趣。现在都是他自己在准备大学的学习,学校也给他们配备了专门的辅导老师。”刘应成说,蒋爸爸在得知儿子入围清华的消息后,从红原赶到成都办相关手续,跟孩子吃了顿饭,然后就匆匆赶了回去。“他的品行很好,跟父母关系也很好。”

  全球选拔数学潜力学生

  “清华数学领军计划”全称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招收对象为成绩优秀、表现出数学潜质和特长并有志终身从事科学研究的全球中学生。内地学生报名条件可以放宽到初三年级,还可以在当年新入学的清华本科新生中遴选。入选学生录取至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依托清华大学求真书院进行培养,由丘成桐担任院长,从本科连续培养至博士研究生阶段。

  入围清华数学领军计划前,需要参加专家组初评、专业测试和体质测试。其中,专业测试环节包括了学科能力测试、心理测试和面试。学科测试内容包含了中学数学全部内容,以及微积分、线性代数、群与群作用等基本概念等还有非固定形式的开放性内容;体质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运动试验、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

  院长丘成桐说,数学领军计划就是要通过第一流的学者,教学生前进的能力。学校为数学领军计划录取的学生配备一流师资、设置一流课程、提供一流环境;学术大师直接授课,定制数学史和科学史课程。前三年学习数理基础课程,第四、五年进行科研训练;博士阶段进行三年职业科学家学习训练,本研培养过程有机衔接。

   1.内驱力是最大的学习动力

  学霸从来都不是被逼出来的,他们和学渣最大区别在于学习的自主性。

  就像曾经的北大学霸苑子文说的最大的动力要来自自己,要自己想学才可以。

  很多辅导作业的爸妈虽然很努力,只让孩子形成了“要我学”消极态度,没有培养孩子“我要学”的动力。

  很多孩子都会觉得我是为了爸妈、老师读书,如果能有手机玩,电视看,我才不会坐在那里抱着书看。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如何使学习变成一件很热血的事?

  有个高赞回答是:让学习成为一件热血的事情,就是能够持续、稳定、高效的学习。

  答者认为主动学习和内驱力有很大关联。学习的内驱力越大,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显现出来。

  《少年说》中曾经有一个女孩,当着全校学生的面向学霸下战书:虽然我现在离你还有一点距离,但我一定会打败你,让你破产的!

  

  问起她为什么这么做,她说想激励自己,她已经从年级300多名到150多名了,她想让自己走的更远!

  何江,第一个登上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台的中国人。他的学习内驱力就深受母亲的影响。

  

  何江的母亲喜欢陪着他一起学习,因为不识字,母亲总是要求儿子把课本里的故事念给她听,遇到听不懂的地方,还会和儿子讨论,因此何江很喜欢给母亲“上课”。

  很多父母陪孩子写作业都是作为监工的角色出现,不停指出错误,改正提高。殊不知这样只会带给孩子巨大的压力和挫败感,对学习痛苦厌恶。

  父母们可以学学何江的母亲,让孩子在“小老师”的成就感中复习所学知识,增加认识和反思,孩子开心,效果良好,何乐而不为呢?

   2.高水平勤奋让学习变轻松

  看着别人家孩子的佳绩,很多人纷纷留言,学习与学霸而言,永远都是so easy

  我高中认识的那个年级第一, 每天躲在桌子下面看龙族,可他就是老把第二名甩一大截,最后上了清华。

  我的一个同学,四川人。高中的时候一开始学是文科,随随便便考第一,觉得没意思转到了理科,依旧随随便便第一名,后来随随便便上了人大。

  我认识的学霸,貌似大都不上辅导班,而且不管题多难,他们永远都是700+,偏科是不存在的,就算有也能马上超上来,文科理科都能考前几,一般人考完试都会嗷嗷地吐槽题太难,但是它们真的是无法形容……

  本来最后那个“它们”属于笔误,但网友看了纷纷表示这个它们用的精妙,因为他们真的不是人,是神。

  学霸总是看起来各种轻松,他们就一点都不努力吗?

  并不是。他们总是善用一些方法,避免低水平的勤奋。

  前年成都市的高考学霸张家豪在采访中说,他会制作错题集,不仅要看错题的形式,更要看背后的知识点。学习效率特别高,上课认真听讲,晚自习做完试题,晚上准时休息。

  

  基本上大家都会做错题集,但基本都停留在当前的题目,并不会去考虑题型,更不会思考背后的知识点,所以常常出现的情况就是这道题会做了,换个题型又不会了。

  蒋俊博,2011年高考分数634分,被武汉大学录取。他在分享备考经验时提到,很多人只习惯于刷题,觉得自己做了一天的题,特别充实,却忘了去分析备考的知识点及所占比例。

  比如,高考英语的单选题才15分,占卷面成绩的1/10,但很多老师和同学在单选题上花的功夫远远大于分值所占的比例,明显的事倍功半。

  学霸天资聪慧我们学不来,但学习方法的优势不可不学,方法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精力,让学习事半功倍。

   3.兴趣让心灵更丰富

  学霸只是学习好吗?

  才不是。

  真正的学霸永远都是爱好广泛,精通其中。

  江西邱瑞昆高考文科671分,英语149分,他在学习之余还经常打球,表演话剧,班主任称他用流利的英语口语表演话剧,为上台表演增色不少。他说自己练习英语不仅能够积累知识,还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

  南宁市第二中学,杨晨煜理科考了730分,英语、数学双满分。可他并不是书呆子,平时喜欢书法,羽毛球,足球,班级宣传的文字也由他负责。

  

  除此之外,他从小喜欢看纪录片,对科研感兴趣。希望得到大学教授的指点,今后从事探索的工作。

  对于杨晨煜来说,兴趣爱好开启了工作的萌芽。在很多人迷茫于大学选什么专业的时候,他已经确定了以后要走的道路。

  黑格尔说,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

  人这辈子一定要有个兴趣爱好,它可以让你有广泛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足够的鉴赏力,让生活变得有趣、丰富、灵动。

   4.羡慕成绩,不如培养习惯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学霸真的是智商特别高还是学习方法和勤奋的问题?

  有个高考在全省前0.1%的人是这样回答的:智商是很重要的因素,智商高才能认识到方法的重要性,才能知道如何去构建自己的方法体系。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当学霸的天赋,但学霸的习惯却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高效的学习方法,自娱自乐的兴趣爱好,这些都可以为进入社会的成功打下基础。

  亲爱的父母,膜拜完别人家的孩子,赶快从培养自己家孩子的习惯开始吧!

  文章综合:封面新闻、南京择校

相关知识

16岁男孩重200斤 青少年如何减肥
想延年益寿?这12个好习惯学起来!
7个好习惯减腰围(3)
新学期来了,这18个好习惯,越早养成越好!
男人健康8年一变:32岁达顶峰
3岁前孩子怎么做启蒙教育?做好4点,孩子将来学习更聪明
不当运动让16岁男生得了“腰突”久坐、肥胖等也是导致青少年发病的原因
【家医在线】11岁男孩体重超150斤 营养干预减重3个月瘦了20斤
健康的孩子,都有这8个好习惯,快来看看你家孩子都会了吗?
15岁女儿遭多次霸凌孕期被砍伤,校园霸凌是谁在纵容恶行?

网址: 16岁男孩明年清华“上”预科,原来学霸都有这3个好习惯! https://m.trfsz.com/newsview791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