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订阅我们?
*搜微信号"jiaoshiboya"或公众号"教师博雅"
-------------✄-----------
文丨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任宏丽
各位尊敬的教师同道,新学期开始了,大家继续忙忙碌碌的教学生活,我们的饮食保健系列也恢复连载,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中秋”特别篇。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形容的就是古代文人雅士中秋赏月的情景。“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因为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为三月,古人习称为孟、仲、季,因此七、八、九月的第二月也叫做仲秋,民间音转为“中秋”。到了唐初的时候,八月十五中秋节就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志·礼乐五》有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老百姓又习惯把它称为团圆节。宋元明清以降,经过千年的历史积淀,中秋节这一天,华夏大地已经形成吃月饼、赏月、观灯、猜谜、观潮等一系列民俗活动,虽然南北方略有差异,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中秋节已经成为凝结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节日。
现在,我们就结合江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风俗习惯,和教师朋友谈谈中秋佳节时令饮食保健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吃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的传说起源于元代,相传朱元璋领导人民要反抗元朝统治者的暴政,相约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其中传递消息,后来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小时候我们吃月饼的选择比较少,月饼馅主要就是五仁和豆沙的几种,至今笔者还记得那时最讨厌吃到青红丝,前面一段时间网上组织过有关吃月饼的讨论,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小伙伴们的口味都是一样的。现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月饼馅料包括莲蓉、蛋黄、五仁、豆沙、枣泥、椰蓉、鲜肉甚至鲍鱼,有几十种之多,上海地区最近几年特别流行蛋黄双莲、鲜肉月饼和冰皮月饼,还特别为糖尿病患者推出了低糖月饼,基本满足了各种人群的需要。
我们这里向教师朋友强调的是,月饼好吃,但是不易多吃,因为不太容易消化,特别不适合有慢性胃炎或者胃肠食管返流的人,否则会诱发症状、加重病情。同时,吃月饼的时候,最好喝点茶,可以解油腻。这里又可分两种情况:平常体质偏热的老师,或者吃甜味月饼的时候,可以饮花茶,香甜兼收的同时,清心降浊,一举两得;平常体质偏寒的老师,或者吃咸味月饼的时候,建议喝红茶,清香爽口,暖脾和胃,食养并收。
另外吃月饼的时候,建议同时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长纤维的蔬菜,比如橙、荷兰芹、秋葵、猕猴桃,等等,促进胃肠运化。
尝螃蟹
江南地区的民谚素有“秋风起,蟹脚痒”的说法,意思是说,中秋节前后,大闸蟹开始上市,这时江浙沪老百姓感觉嗓子眼都特别痒。甚至有人讲,秋高气爽的时候,如果不吃上几次大闸蟹,侬都不算正宗的上海人。
大家想想这样的场景,约上三五知己,烫一壶桂花稠酒,对着荷塘月色,中间是一屉香气四溢、膏肥体壮的大闸蟹,不禁让人赏心悦目、食指大动。
这里要提醒教师朋友的是,蟹是大寒之物,《本草纲目》载其“[气味]咸,寒”,所以吃螃蟹的时候,最好喝点黄酒,因为黄酒性温,可以起到反佐的作用,同时民间习俗,吃螃蟹要蘸姜醋汁,因为古法生姜可以解鱼蟹毒,而醋能去腥气调胃口,更加衬托大闸蟹的美味。同时特别要注意的是,我们女教师如果是在妊娠期,绝对不要吃大闸蟹,因为此物太过寒凉,对胎儿有损害,古代医家就明确指出,“娠妇食之,令子横生”,横生即难产,也就是说孕妇吃大闸蟹,容易引起难产。
防秋燥
中秋时节,秋高气爽,暑气消散,气候转凉,人们在享受这样惬意时光的时候,也容易感觉口干舌燥,甚至出现咽喉嘶哑、鼻塞、咳嗽、皮肤干等一系列症状,这些在传统医学上统称为“秋燥”。特别是我们教师朋友,工作性质平常说话多、语速快,更容易耗伤津液,秋燥的症状会更明显。
关于秋季防燥,这里给大家三点小建议:
1. 护津液。这里的津液是指我们的唾液,古人非常重视唾液的功能,把津液称为“金津玉液”,道家更是把吞咽津液视为必修的功课。因此我们的教师朋友在秋燥时节上课,要注意调整语速、放慢节奏,多多做吞咽动作,这样可以帮助湿润咽喉,起到预防上呼吸道疾病的目的。
2、调膳食。秋季出现的咽干、皮肤干等一系列症状,一方面是因为气候干燥使然,更多的则是因为冒受了一个夏天的暑气,这些热邪在机体投射的反应,《黄帝内经》载“伤于暑,秋必痎疟”的意思有共通之处。这个时候,可以多吃一些补肺气、滋肺阴的食物,比如猪血、白果、百合、白皮花生、芝麻,等等。这是因为春秋四季与五行相配,秋与金相对应,而五行中金对应的脏腑就是肺和大肠,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患秋燥症状的时候,容易便秘。另外,肺上通于咽喉,肺部受邪,咽喉的症状就特别明显。
3、勤锻炼。秋天的气候,很适合锻炼,但是要注意秋季运动强度不易过大,最好的锻炼是结束后,感觉背后微微出汗,这才是最佳状态,最不好的是大汗淋漓,这样容易导致外邪入侵,加重秋燥的症状。
总之,月饼要吃,皓月要赏,津液要护,锻炼要做,而且贵在坚持,相信教师朋友们会过一个积极而祥和的中秋节。下期我们继续谈秋燥的话题,结合蔬菜家族的“特殊小将”,看看哪些食物可以让我们吃得又好又健康。
声明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
版权及合作请联系“教师博雅”
邮箱:jiaoshiboya@163.com
(轻压手指即可关注“教师博雅”)
教师博雅小编个人微信号:hi-jiaoshiboya,喜欢“小雅”、需要投稿或对内容感兴趣的朋友们,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投稿邮箱:jiaoshiboya@163.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