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揭示肠道生态失调通过脂肪酸代谢的变化加剧银屑病样表型发病机制

揭示肠道生态失调通过脂肪酸代谢的变化加剧银屑病样表型发病机制

肠道菌群与宿主免疫和银屑病有关;然而,肠道菌群调节银屑病的机制还有待系统的论证。

2023年1月30日,四川大学李炯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38)在线发表题为“Intestinal dysbiosis exacerbates the pathogenesis of psoriasis-like phenotype through changes in fatty acid metabolis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肠道生态失调通过脂肪酸代谢的变化加剧银屑病样表型的发病机制。该研究发现银屑病样皮肤表型的严重程度伴随着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来自严重银屑病样皮肤表型小鼠的肠道菌群的转移加剧了轻度症状小鼠的银屑病样皮肤炎症,包括增加Th17的浸润和分化,增加结肠中普雷沃氏菌的丰度,而降低狄氏副拟杆菌的丰度。这些改变影响了脂肪酸代谢,增加了油酸和硬脂酸的丰度。同时,庆大霉素治疗可显著降低K14-VEGF小鼠和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的普雷沃氏菌丰度,缓解银屑病样症状。

事实上,在体内,给药油酸和硬脂酸加重了银屑病样症状,增加了皮肤病变区域的Th17和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浸润,并通过刺激体外DCs增加了IL-23的分泌。最后,该研究发现PDE-4抑制剂治疗可以缓解小鼠的银屑病样表型,同时恢复肠道菌群。总的来说,该研究结果揭示了肠道菌群调节宿主代谢和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为银屑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靶点。

71321675242681875

银屑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皮肤特异性免疫介导疾病,发病机制主要由树突状细胞(DCs)、T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介导。其中,Th17细胞通过产生IL-17A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IL-17A刺激多种反应,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生、表皮增生和皮肤炎症。肠道微生物是影响宿主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调节DCs、Th17细胞、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介导的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来影响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据报道,Candidatus Arthromitus在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小鼠的肠道中增加,并通过促进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分泌激活Th17细胞的分化以及诱导的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几项研究银屑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之间肠道菌群组成差异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可能与牛皮癣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Th17反应增强,无菌(GF)小鼠比常规小鼠出现更严重的银屑病样皮肤炎症,这表明肠道菌群可能确实在银屑病的进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sPLA2-IIA有助于肠道菌群的形成,通过共居实验,Pla2g2a - / -小鼠显示肠道菌群的改变会调节银屑病和皮肤癌的发病机制。

43541675242682231

肠道菌群、脂肪酸与牛皮癣发病机制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然而,肠道微生物与银屑病的关系还需要系统的研究,包括寻找促进或抑制银屑病的微生物,探索肠道微生物调节银屑病的机制,阐明其对宿主免疫的影响。该研究观察到,如果轻度银屑病前期表型的小鼠与严重银屑病小鼠共同居住,它们的银屑病发病机制会加重。基于这一观察结果以及最近将肠道菌群与银屑病联系起来的研究,研究人员假设银屑病的发生是由肠道菌群介导的。综上所述,该研究检查了小鼠肠道微生物组成与银屑病样表型发病机制的关系,并通过代谢组学的方法,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可能影响银屑病发生发展的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组成的改变和脂肪酸代谢异常可能在银屑病样皮肤炎症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为银屑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相关知识

武汉大学揭示脂肪酸代谢调控内胚层分化的分子机制
蒋卫团队揭示脂肪酸代谢调控内胚层分化的分子机制
银屑病
Science丨 浙江大学发现肠道菌群调控脂质代谢新机制
肠道菌群在减重手术后的变化及改善代谢的机制
益生菌介导色氨酸代谢通过肠道
揭示CSN6介导核苷酸代谢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化疗耐药
研究发现短链脂肪酸竟然可以调控代谢相关的疾病!
Nature|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
点滴型银屑病吃人参果的禁忌

网址: 揭示肠道生态失调通过脂肪酸代谢的变化加剧银屑病样表型发病机制 https://m.trfsz.com/newsview794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