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耗时30年,资生堂发现的“新肌酮”究竟是什么?

耗时30年,资生堂发现的“新肌酮”究竟是什么?

导读:“超”能力的资生堂,神奇的基底膜研究,打开抗老技术的新视野。

作者|《未来迹》陈龙

在至“卷”的中国抗老技术领域,百年资生堂终于放出大招。

2023年10月26日,资生堂中国举办首届“资研日”科研发布会,介绍资生堂集团针对基底膜的重磅研究成果及突破性肌肤抗老专利成分—新肌酮。同时,资生堂宣布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九院”)正式达成科研合作,共同推动医疗美容的临床研究。

这一次,资生堂在抗老和医美领域亮出的科技新牌,除了助力在中国的业务增长战略落地,还为行业带来哪些“突破性”的技术思路?

30年攀上“抗老界珠峰”

资生堂在中国亮相突破性成分

抗老一直是化妆品行业里最热,也是最卷的市场。

“抗老占据整个中国化妆品市场43%的份额,是市场的主力需求。”凯度消费者指数美妆组在资研日现场分析了中国抗老市场的洞察,抗老产品渗透率极高,57%的消费者都会购买抗老产品。

除此之外,中国消费者对抗皮肤衰老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仪器、医美、保健品都成为了消费者抗老的选项,抗老的需求也在进一步深化到化妆品的界限之外。

然而,化妆品的基础研究、技术理念和前沿的探索都集中在了抗老领域,各种功效、靶点、通路已经成为了抗老技术领域的热门词汇。而打破这种技术的同质化竞争,最好却也是最难的方式是进一步的技术突破。

此次资生堂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正是在业内被视为抗老研究“珠峰”——基底膜领域的阶段性成果:新肌酮

据了解,新肌酮的作用标的——基底膜像一件“双面魔术贴”做成的紧身衣,将人的表皮和真皮牢牢扣在一起。如果将皮肤比作“砖墙结构”,皮肤基底膜其实就是这层砖墙结构的“地基”。

基底膜的功能远比人们想象中复杂,它不仅是真皮表皮的信号和代谢的“交流中心”,[1]更是表皮干细胞的“家”,基底膜正是皮肤屏障生成的“车间”。[2]

目前已有研究已经证明,这一层薄薄的膜兼具皮肤交流、焕新和维护轮廓结构的三重作用。

当衰老等因素破坏基底膜时,其结构张力被破坏,皮肤交流的“表皮-基底膜-真皮”的黄金循环被破坏,皮肤新生的活力也会大大削弱。与此同时,基底膜也是对抗肌肤光老化的重要战场。[3]

据资生堂集团未来开发研究所总监入山俊介向《FBeauty未来迹》介绍,紫外线照射会导致基底膜从20多岁开始老化,资生堂找到了损伤基底膜的关键因子乙酰肝素酶和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9),通过抑制这两种酶的活性,能够保护基底膜健康,从根源改善老化。

为此资生堂集团耗时12年,在21000多个候选分子中,从体外到临床,反复筛选试验,终于找到了“新肌酮”。实验数据显示,使用添加新肌酮成分的产品4 周后,肌肤得到了多方位焕新:饱满改善超30%,平滑改善超35%,紧致改善近30%。

据了解,新肌酮将率先应用到欧珀莱的第4代黑精灵精华中,新品即将推向市场。之后该成分还会陆续应用到其他产品中,并陆续推广到全球市场。

《FBeauty未来迹》调查发现,这项专利技术官宣背后更大的行业意义是,掌握基底膜相关的研究和技术,为皮肤抗老领域打开一片全新的视野。

其实,在行业和化妆品技术领域,基底膜一直“寂寂无名”。上海市三甲皮肤病医院主任医师袁超博士表示,即便是在专业的皮肤研究领域,基底膜在过去被称为“真表皮连接处”,甚至不配拥有姓名。

据袁超介绍,皮肤基底膜厚度不足0.1微米(约为头发直径的千分之一),基底膜极度精密的结构,带来一个问题——研发难度系数极高:如果把常规表皮层的相关技术研究比作简单的时钟沙漏,那么基底膜相关的研究无异于造一块精密的机械表。

因此,基底膜研究一直被认为是抗老技术领域的“珠峰”,相关的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在化妆品领域也少有企业涉足。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蛋白组学和生物组学发展,人们才开始破解基底膜的“黑盒子”,征服这座技术的珠峰。

据悉,早在1989年,资生堂就已经开展了基底膜方面的研究,并分别于2000年IFSCC和2013年的IFSCC上发布相关研究成果。可以说,在基底膜的研究领域,资生堂一直是行业先锋。

如今新肌酮专利技术在中国市场的落地,标志着抗老产品技术从局部的靶点抗老朝着表皮、真皮、基底膜“三维合一”的整体抗老跨出了关键的一步。而资生堂所引领的基底膜层面的抗老,也标志着抗老的靶点更精壮、更清晰,这是整个化妆品技术的跨越性进步。

携手上海九院

加深医研合作驱动业务增长

正如凯度消费者指数的分析,更深度需求抗老需求,已经将市场延伸到了医美领域。而医美也是资生堂未来重点布局的方向。

资生堂中国总裁兼CEO梅津利信在会议现场表示,2030年资生堂将成为一家“个人美肤健康公司”,以化妆品为中心,在医美、口服美容、美容仪器等多个维度给到消费者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在集团战略的指引下,资生堂近两年正在不断扩展自身业务边界,从现有的“美容护肤品领域”向“医美”、“大健康”领域扩展。

在2022年底资生堂中国举办的集团150周年发布会上,医疗美容就被明确列为未来中国业务增长的重点突破方向之一。

在此背景下,资生堂中国在本次科研发布会正式宣布与上海九院达成科研合作。

“在消费者市场,大家都知道医美有效,但对医美的作用机制、安全性的了解还不够充分。”资生堂中国首席研发官荒木秀文表示,“未来我们将基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探索中国医美消费者皮肤科研的创新解决方案。”

他强调,此番与上海九院的合作也是资生堂中国继与创建医疗牵手探索医美之后,入局医美领域再次踏出的关键一步。

官方资料显示,成立于1961年的上海九院整复外科,是我国整复外科和修复重建外科的发源地之一,学科是全国整形外科最早的重点学科(1984) 和博士学位授予点(1984),并于1991年成为博士后流动站专业学科点,目前为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

自2009年起,学科连续8年获复旦大学《年度中国最佳医院及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全国排名第一。2014年起,连续三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科技竞争力排行整形外科全国排名第一。近3年累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863”子项目等国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36项,发表SCl论文143篇,其中IF5分以上文章16篇。学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成果奖及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与此同时,上海九院整复外科还是整形外科唯一的院士单位,现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整形外科医学中心和国内最大的整形外科医教研中心。

“上海九院整复外科一直在不断精进医学、美学的结合”。上海九院整复外科章一新在现场表示,“我们与资生堂的合作在基础研究层面开启了医美领域全面、系统机制探索的先河。在实践层面,不仅突破性地将医疗器械与化妆品联合使用,为使用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产品,还能提供皮肤从受创到修复到提升的全周期服务。”

可以看出,资生堂集团在中国医美领域的积极拓展,不仅是企业的战略发展需求所在,也是在中国市场创造新增长曲线的关键一跃:

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医美行业2023年度洞悉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医疗美容服务市场规模达1891亿元,预计到2030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达5323亿元。而且对比发达国家,我国医美市场还有五倍级的增长空间。

有业内人士指出,资生堂有百年的技术积累,其实已经相当于一个皮肤科,在基础研究方向的积累非常深厚。如今在中国市场深度开启“医研合作”,无论对于即将破“医美”次元壁提供专业应用铺垫,也有望带动护肤品主业的创新出现。

面向未来做研发

以“超”能力贴近中国市场

“基底膜的研究确实很艰难,但很重要,因为这是皮肤衰老的根源之一。”当被问及为什么选取最难的方向做研发,荒木秀文如是回答。而医美领域的基础研究,同样超越了当下的市场需求。

事实上,在研发领域,大多数企业追求的是“实用主义”,可无论从美白成分4MSK、愈强的防晒技术WetForce,到肌肤毛细血管的与色斑的关系、到可调节分子量的透明质酸Molecushift技术,再到资生堂最新发布的基底膜领域的研究成果,总能看到资生堂在研发领域的“超标”惯性。

对此,梅津利信表示,“从诞生之日起,资生堂就结合了东方智慧和现代科学,并逐渐演变成独具一格的产品研发哲学。”而坚持以“酒更香”破局“巷更深”也正是这家化妆品“百年老店”保持年轻与活力的秘诀所在。

“无论多久的历史,我们都要保持初创企业的谦卑,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梅津利信指出,随着中国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和科技含量要求越来越高,并得益于中国鼓励和加速开放创新政策的推动,资生堂不仅可以将集团创新成果更快引入中国市场,同时也开展更多立足中国本土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提升资生堂中国的科研实力,以本土化创新驱动业务的可持续增长。

为保持这种持续创业的状态,资生堂集团大量储备面向未来的基础研究成果,提供超出消费者期待的创新科技和产品。在有“化妆品界奥林匹克”之称的IFSCC国际化妆品科学大会上,资生堂集团获奖共计31次,居全球化妆品企业首位。

超标与超前,皆是对未来的布局。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本次到场介绍新肌酮技术的入山俊介就是来自资生堂未来开发研究所。

当然,在资生堂集团的未来里,中国一定是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资生堂最新发布的2023财年半年报显示,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2.8%至1306亿日元,占集团总营收26.4%,重回集团第一大市场的位置。

深耕中国40多年,资生堂得到中国消费者的深度信任和认可,资生堂也是首个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的外资化妆品集团。

为了匹配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和未来的发展,资生堂中国研发生态也快速步入全新发展阶段。

为业界熟知的是,资生堂中国与东方美谷共同创办的“Beauty Beyond”研发行业论坛已连续举办了两届,正日渐成为一个促进行业技术交流合作的平台。而开放式创新项目“菲波娜”(fibona)的落地,则加速了资生堂与中国初创企业的合作和成果落地。

“中国各项新技术成果的发布数量全球第一。”荒木秀文表示,集团十分看重中国市场的开放创新。放眼未来,和很多外资巨头的本土化打法一致,资生堂也打破日系的保守刻板印象,以深度的开放式创新进一步提升研发效率。

在将中国研发打造为“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的战略目标引领下,资生堂集团在中国的研发之根正扎得更深,技术开发方向也更加前沿。此次,新肌酮专利科技在中国市场的率先应用以及与上海九院的合作,都证明资生堂有意加速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研发布局。

荒木秀文在现场还介绍,未来资生堂还将加速与中国的大学、医院、企业、研究机构从医学美容、开展深度的合作,在各个方面实现开源创新。

伴随着前沿技术引入并“开花结果”,以及本地科研“朋友圈”的日益扩大,一个更灵活高效的资生堂中国已然活跃于行业视野,正加速全面变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Whitelock JM, Melrose J, Iozzo RV. Diverse cell signaling events modulated by perlecan. Biochemistry. 2008; 47(43): 11174-11183.

[2] Kruegel J, Miosge N. Basement membrane components are key players in specialized extracellular matrices. Cell Mol Life Sci. 2010;67(17):2879-2895.

[3]汪亚利,周国勇,肖勤.皮肤光老化基底膜和真皮结构相关变化的表征和机制研究河北医药2019年10月第41卷第20期

END

相关知识

发布抗衰新品,跨界医美、大健康,资生堂突围中国市场
昆明究竟什么是子宫肌瘤?
什么是生酮饮食?生酮饮食吃什么?
网传的“轻断食、吃生酮”,究竟是抗癌还是促癌?
树莓覆盆子酮的减肥效果究竟怎样?
孕期大脑究竟发生了什么
饥饿的时候,是消耗脂肪还是肌肉
什么运动降血压效果最好?研究发现:不是走路、慢跑,竟然是……
干货科普,究竟什么才是卡路里?
什么是生酮饮食?坚持不吃主食可以延寿?教你科学的方法

网址: 耗时30年,资生堂发现的“新肌酮”究竟是什么? https://m.trfsz.com/newsview79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