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李晓霞
单位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平安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
一、小组背景
近年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在老年群体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相关调查表明,慢性病已成为威胁城市老年人健康的最主要疾病。
慢性病是对发病隐匿,潜伏期长,不能自愈或很难自愈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具有患病率高,并发症发病率高,知晓率低等特点,需要长期管理,一旦疏于预防和管理,很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进而威胁生命。
做为一名社工在与老人日常交流沟通中,发现绝大部分老人对自身疾病了解不够、如何用药以及用药应注意事项不太了解。
为了促进老人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提高他们自主管理健康的意识,注重科学合理的用药,计划开展这次“夕阳别样红”慢性病预防手工小组活动。
二、问题预估
慢性病主要由人口老龄化、环境、遗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不良行为习惯等引起,同时这与老人对慢性病相关知识认识不足,防病意识薄弱以及不注意科学合理的用药也有关。
慢性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逐年上升,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巨大影响,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人群死亡率的下降和居民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构成发生改变,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与人口老龄化有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全社会面临着医疗费用越来越高的严峻现实。
因而,加强慢性病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的健康预防和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三、社会工作专业理论
1.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
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宿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学等对其表现爱护和关怀、温暖、信任、友谊等。
他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
老人也不例外,他们同样也需要这些。
我们开展小组就是希望老年人能够通过小组的形式使他们获得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的满足,并通过组员间的信任支援和相互学习,使他们获得发掘潜能的契机,提升社交能力。
2.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是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
社会工作者借助社会支持理论指导,为手工小组成员提供心理支持、情绪支持以及情感支持,进一步从预防的角度来看手工小组成员如何在社工小组服务活动中改变自己生活中的习惯。
在社会工作者、社区和社会等帮助下,建立互动关系,从而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
四、小组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小组活动增进社工与老年人、困境老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高老年人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提升老年人主动预防和健康管理能力,帮助老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二)小组具体目标
1.使组员学会一些手工制作方法,掌握一项技能。
2.在活动中组员能够互帮互助,在动手过程中增强自我获得感和成就感。
3.鼓励老人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在此过程中学习、反思和成长。
4.通过参与小组活动提升结交新的朋友的能力,拓展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工作精选好书,快快拿下↓↓↓
五、小组过程
(一)小组流程
时间
节数
主题
目标
内容
11月17日
第一节
“舞动手指,健康随行”
让辖区内的老人们提高身体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1.破冰游戏:“传话游戏”,通过游戏促进组员交流,加强组员对小组的归属感。
2.自我介绍。
3.社工向大家进行自我介绍,简要说明了本次活动的学习内容以及开展活动的目的。
4.前测。
5.社工通过生动的手指操动作示范教学,大家互相学习,互相纠正,练习手指操。
6.小组分享:引导组员分享感受与收获,促进组员学会分享。
11月27日
第二节
“魔力双手·夕阳缤纷”
丰富辖区农村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并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更加乐观的生活态度。
1.回顾上节小组内容,进一步加深组员融入小组,并介绍本节小组的内容和目标。
2. 老人们相互合作,制作一幅独特的手工画。
3.小组成员讨论制定小组规范,并表示严格遵守和执行。
4. 小组分享:引导组员分享感受与收获。
12月5日
第三节
“志愿乐无限,夕阳别样红“
在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更好让老人体验志愿服务活动的乐趣,提高服务意愿和参与社区活动积极性。
1.回顾上节小组内容,进一步加深组员融入小组,并介绍本节小组的内容和目标。
2.社工首先为大家讲解树叶创意画的制作技巧。
3.随后,大家们将各种各样的树叶进行分类,并制作树叶贴画。
4.小组分享:引导组员分享感受与收获。
12月12日
第四节
“乐在指尖,巧手夕阳”
提高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增添晚年生活的乐趣。
1.回顾上节小组内容,进一步加深组员融入小组,并介绍本节小组的内容和目标。
2.进行手串制作,老人们用绳子和珠子串出精美的手工艺品。
3.社工详细介绍服务实施计划、服务目标主要活动内容等服务总体计划。
4.小组分享:引导组员分享感受与收获。
12月19日
第五节
“共画成长树”
小组进入到结束阶段,在该阶段,处理离别情绪、回顾小组过程、巩固小组成果。
1.主题活动:“你很优秀”。
2.分享:“共画成长树”。
3.主题活动:队友留言。
4.社工总结整个小组,安抚组员的离别情绪,结束小组。
5. 进行后测和填写《参加者意见反馈表》。
(二)小组过程
1.筹备阶段
根据小组设计的内容和目标,和社区负责人对接,招募10名组员,在报名的长者中筛选对自身健康重视等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参与到小组中。
2.小组初期
主要让组员之间相互认识、了解小组开展目的目标,逐步建立小组动力。
开始的时候组员相对比较安静,彼此之间没有过多的交流。
社工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带动组员,逐渐组员之间凝聚力开始逐步加强。
3.小组中期
通过相关话题引入每节的主题,学习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和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从手工活动引入主题,以故事和手工的形式讲述如何可以预防,生动形象的把知识分享给组员,组员也会给予反馈,共同投入参与其中。
4.小组后期
小组动力充足,社工更多的会让参与者进行自我分享,让组员从生活中出发,先说说自己目前对小组中所说的几种疾病的认识,分享自己参与小组活动的感受。
通过相互分享的方式加深了解和巩固知识。
5.小组结束期
最后社工和组员一同回顾整个小组所学的手工活动内容,加深组员的记忆,从而达到预防或减缓疾病的发生,也希望组员在小组结束后能够相互督促,提升自我保健意识。
(二)小组分析
第一节“舞动手指,健康随行”小组设置目标为让辖区内的老人们提高身体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小组设置1.破冰游戏:“传话游戏”,通过游戏促进组员交流,加强组员对小组的归属感;自我介绍;社工向大家进行自我介绍,简要说明了本次活动的学习内容以及开展活动的目的;社工通过生动的手指操动作示范教学,大家互相学习,互相纠正,练习手指操;小组分享:引导组员分享感受与收获,促进组员学会分享。
第二节“魔力双手·夕阳缤纷”小组活动:通过本次活动,不仅增强了组员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丰富了其精神文化生活。
还以手工为契机,增进了社工站社工和社区村民间的交流,拉近了心灵距离,进一步促进社工站在平安街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造福社群。
第三节“志愿乐无限,夕阳别样红”小组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组员与志愿者参与一起参与小组活动,不仅充分发挥了组员的能动性,还为他们的老年生活增添了一抹欢愉,社工站也将借助一系列的志愿联动服务,继续打造平安街道社工站别样的“夕阳红”“志愿红”。
第四节小组主题为“乐在指尖,巧手夕阳”:此次小组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为组员提供一个放松身心、减轻压力的场所,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还可以组员与村民们搭建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促进邻里关系和谐发展,进一步增强老人们的社区幸福感和归属感。
活动过程中,社工和志愿者们也会鼓励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当的运动、均衡的饮食和良好的睡眠,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第五节小组主题为“共画成长树”,在小组过程中,通过“你很强大”促进组员之间,彼此的了解与接纳,因了解他人而体谅他人,增进组员间人际和谐与发展。
通过“共画成长树”环节,回顾整个小组的活动以及达到的效果,请小组成员分享参与小组的感受和收获,写在便利贴上,邀请组员分享,社工引导处理离别情绪。
通过“队友留言”引导组员表达对他人的祝福,组员间熟悉度很高,很快的互动交流起来,相互交换了联系方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表示小组结束后会相互联系。
在小组的每节次中,注重服务对象成果展示,注重服务目标的达成效果的测量。
六、总结评估
(一)评估方法
本小组运用自我管理小组评估问卷前后测、满意度意见反馈表等进行评估。
(二)评估内容
1.目标达成情况
小组组员填写评估表对本次小组进行满意度评价,内容包括小组目标达成情况、小组形式、对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等;
经过统计94%的组员对本次活动及工作人员的表现非常满意,组员在活动中出勤也很准时,都积极参与活动。
2.参与情况
小组组员属于低龄老年人,都想要了解预防慢性病的知识,对自身健康比较重视,小组内容也与组员自身健康相关,所以出席率相对比较高,组员在活动中了解了许多慢性病的知识,在回顾与分享小组活动环节,组员分享了收获,了解了自己参加小组后的变化。
通过多次参与小组,组员也不像之前那样,对于分享感到羞涩,组员都很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小组目标达成。
七、专业反思
1.为了更好地使活动开展得有序、顺利,让小组氛围健康轻松,社工在活动开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积极在社区内宣传、在社区内寻找适合参与、老人,积极寻求自身问题的解决办法。
2.在进行与医疗相关专业性较强的小组时,应请专业医师进行把关与指导。
本小组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包含了几种常见的老年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在养生节目与保健活动参差不齐的当下,在挑选小组内容时,社会工作者会选取正规渠道,专业医疗网站的采访视频、健康操和食疗建议等。
另一方面,应邀请专业医师进行“内容”的把关与指导。
3.具有吸引力与互动性强的活动是小组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
在前期准备阶段,社会工作者就在契合小组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着重设计与主题相关的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的活动,吸引小组成员的参与。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组员都属于老年人,在设计游戏时,需要考虑他们的身体因素与年龄因素,多设计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互动游戏,在参与中获得乐趣与慢性病知识,更好的实现了小组目标。
学习一种个案辅导手法
掌握1门心理筛查的工具
通过绘画分析更加了解自己
进一步自我成长
第9期房树人(HTP)绘画分析基础技术
训练营火热招募中
限时拼团优惠,扫码拿下
↓↓↓
【社工客书屋】
收录社工精品好书
↓↓↓
【社工客线上课堂】
收录社工精选好课
↓↓↓
欢迎关注【社工客】旗下公众号
身边的好友都在看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你有做过老年社会工作吗?欢迎分享你的经验或总结~
社工客投稿邮箱:sgke123@163.com
小客微信:shegongke002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