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 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柱,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
针灸的作用
疏通经络:
让淤堵的经络变得顺畅,从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中医上讲“经络内属于脏腑,外属于枝节”其主要的作用是运行气血,经络不通,气血就不通,一般临床上会表现的症状有: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
调和阴阳:
针灸的最终目的是使人的肌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转向平衡的状态。一般来说,疾病发生的机理是复杂多样的,但是总的都可以归为阴阳失衡。
扶正祛邪:
针灸还可以扶助机体正气,驱除病邪。疾病的产生到好转,实质上是正邪相争的过程。
针灸治疗痛不痛?
针刺入人体穴位通常会产生酸、麻、胀、重感,是一种较难描述的感觉,有些患者觉得是一种舒服的痛,但也有些患者认为,这种酸、麻、胀、重是疼痛。
▨扎针痛不痛,首先取决于医生的进针技术和手法,还要看针灸的部位。部位不同,感觉会不一样,一般脸部与脚比其他部位会敏感一些,疼痛感会强一些。
▨再者针灸的穴位不一样,疼痛感也会不一样。一般扎完之后会有酸麻胀痛的感觉,针灸在穴位上的时候会有一种得气的感觉,例如扎在合谷上,会感觉疼痛比较明显,同时伴有酸麻胀的感觉;而如果扎在足三里上,疼痛感就不明显,而酸麻胀的感觉会很明显。而扎在一些应急的穴位像涌泉,会有一个强刺激,扎针时会出现一个很痛的感觉,起到负反馈的作用。常常用于抢救或急救,如休克需要及时开窍醒神。
针灸治疗的适应症
针灸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1.所有的疼痛类疾病
比如腰痛、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坐骨神经痛、关节炎等。针灸具有疏通经络,祛除病邪的作用,所以可以有效的治疗疼痛。
2.对神经系统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比如头痛、偏头痛、脑梗塞、脑出血、面瘫、面神经麻痹、肢体麻木、肌萎缩等。
3.治疗一些功能失调性疾病
比如说失眠,焦虑,抑郁,妇女月经不调等。
温馨提醒:因个人体质症状不同,请在专业医生诊断后再行治疗哦!
发布于 02-18
相关知识
中医针灸特色疗法
针灸特色疗法
【中医特色疗法】小针灸 大功效
中医院针灸科特色治疗
中医科针灸室特色治疗项目——针刺减肥、针灸美容
【中医特色疗法】小“图钉”,大妙用,一种不疼的针灸针——揿针疗法
《健康北京》记者探访东城中医医院针灸科特色疗法
中医科特色疗法——揿针
针灸科美体减肥室 特色医疗
中医眼科针灸疗法
网址: 中医特色疗法——针灸 https://m.trfsz.com/newsview807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