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为患者的健康:不惧和传染病毒亲密接触

为患者的健康:不惧和传染病毒亲密接触

原标题:为患者的健康:不惧和传染病毒亲密接触

医生在给病人做检查

医生在给病人做检查

初秋,桂花飘香的清晨7:40,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早班医生们已经来到感染科办公区进行着换衣、洗手、消毒、戴口罩等防护措施,这些程序是他们每天都必须要做的。

一说到感染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危险,都害怕被传染。作为感染科的医护人员,确实有被传染的可能,虽然危险,也需要有人去做,否则那么多的病人怎么办。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的医护人员,在入职之初就做好了准备,这种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上的,知道这个工作的危险性;二是行动上的,对一切传染性疾病有所了解,并掌握科学的隔离方法和处置措施。感染科的病房划分有,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安装有紫外线灯、人机共存消毒灭菌机、洗手装置。隔离病房划分有,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接解隔离。医护人员随时了解掌握各类传染病的国内指南,广泛地搜集信息,熟悉操作流程,以保证自己在面临任何一位传染病人时能做到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在确保病人得到有效治疗的同时也保护自己的健康安全。精心治疗

给予了他第二次生命

黄浩,是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众多医师中的一员,他已经在感染科临床整整工作了18年。在随黄浩查房的过程中,一名患者看到医生们来了,很激动,嘴里一直在说着什么,仔细一听,是在重复说着“谢谢”两个字。该患者见到医生们为什么会如此激动,原来他是经历了在鬼门关走了一回,多亏医生们抢救及时,才让他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黄浩介绍该患者,因不明原因发热送入县级医院治疗,在生命体征下降,病情恶化的情况下转入市一医院感染科。入院后诊断为脓毒症,随后迅速出现肝功能损害及发生肝昏迷,所有的症状均符合急性肝衰竭。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和代谢器官。除了解毒功能外,它还有合成、分泌等作用。对于肝衰竭病人,目前国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内科药物治疗和肝脏移植,但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病死率高达70%至80%。如今,中国每年约有30万至50万病人最终死于肝脏衰竭。像该患者属于爆发性肝衰竭,病死率高达95%,在国外一般只能采用肝脏移植。如果不马上进行肝脏移植,存活率很小,而肝脏移植手术不是想做就能做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适合的肝源。面对该重症患者,感染科的医护人员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抢救,根据病情对症治疗,实施抗肝昏迷、人工肝技术(血桨置换)、抗炎保肝等一系列治疗,奇迹在感染科发生,濒临死亡的病人获救了。治疗三天后,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变,一周后病情得到改善。近日为患者加入了心理疏导及营养支持治疗,目前,恢复良好。

人工肝,是不是就是把一个人工制造的肝脏安装到患者体内?黄浩解释道:“人工肝不是一个肝脏,它其实相当于一个体外过滤解毒器,帮助患者排出体内毒素,为肝脏再生和功能恢复提供有利的环境,通过血液净化的方法,采取血浆置换、持续徐缓式血液透析滤过、胆红素吸附、血浆透析滤过等多种治疗模式,清除导致重型肝炎的各种毒素和致病因子,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人工肝的主要用途有两个:有利于肝脏再生和功能自发恢复,或作为肝脏移植的“桥梁”与辅助手段。

此外,感染科还有很多诊治肝脏疾患的先进手段和方法,帮助肝病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如肝病治疗仪、即将开展的瞬时肝脏弹性扫描等。

心理疏导

消除病人焦虑不安情绪

在感染科的重症病人(特别是徘徊在死亡线上的病人)因为他们长期受病痛折磨,心理脆弱,易胡思乱想。对这类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感染科会请心理医师来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比如说重型肝炎患者病情多危重,抢救治疗难度大,常会使患者产生悲观、恐惧、绝望等不良情绪,心理活动变化较为复杂,但经过心理疏导患者多能消除焦虑不安的状态从而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增加战胜疾病信心。长期患病的患者身体机能下降,越来越消瘦,为避免其营养跟不上,感染科又会请营养师来为他们进行营养食物支持疗法。比如说慢性重型肝炎在营养支持过程中遵循个体化差异,依据患者自身病情及疾病发展过程制订合理恰当的营养支持计划,配合肝病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疗效。药物、心理和营养治疗是目前感染科医学模式中缺一不可的,它们能显著提高治愈率,感轻患者痛苦。

相关知识

儿童的常见传染病和护理.pptx
【提素养 促健康】冬季,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
冬季,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
传染病健康预防小知识
注重人生健康,预防传染病感染
传染性软疣能同房吗 传染性软疣同房会有传染风险
猴痘密接者需实施21天自我健康监测
北京市报告两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
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 新冠病毒是乙类传染病吗?
健康宣传:传染病防治常识

网址: 为患者的健康:不惧和传染病毒亲密接触 https://m.trfsz.com/newsview809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