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疗器械的常见认识误区有哪些?
文章来源:黔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 2024-10-08 16:37
浏览次数:111次 打印 关闭 【字体:小 中 大】
误区一:医疗器械都是高风险的,医疗器械只有医院才能有,需要医务人员才能使用。其实,依据风险程度,国家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其中第一类医疗器械的风险程度比较低,公众通过一定的学习和查阅说明书就可以保障使用的基本安全,很多产品可以家用。第二类医疗器械中也有一部分产品可以家用,第三类医疗器械使用风险高,少部分可以家用,但应严格按照产品注册证书适用范围和说明书要求使用。
误区二:非医疗器械当成医疗器械,如一些健身、瘦身、增高及保健类产品,被当作医疗器械。非医疗器械都没有医疗器械注册文号,从这一点就可以明显区别开来。
误区三:只要是医疗器械,都比非医疗器械更有利于健康。两者不具有可比性。医疗器械是特殊产品,其生产和销售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管理,具有其一定的使用功能和适应人群;适应人群范围外的,不宜使用该医疗器械。非医疗器械的适应范围更为广泛,其主要功能不是针对医疗目的,而是产品各自的功效。
相关知识
【分享】医疗器械软件常见认识误区解析
智能医疗器械,智能家用医疗器械有哪些
常见的健康体检有哪些误区
在家使用医疗器械别走进误区
医疗设备器械有哪些
如何在健身房正确使用器械?常见的使用误区有哪些?
智能医疗器械或设备有哪些
常见的力量训练器械有哪些?
昆明治疗不孕有哪些误区?
常见的减肥误区有哪些
网址: 对医疗器械的常见认识误区有哪些? https://m.trfsz.com/newsview812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