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各地持续多日保持肺炎新增病例 “0”新增
不少市州也纷纷实现确诊病例“清零”
新冠肺炎在国内绝大多数地区得到了控制
很多地区乃至全国也逐步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这也意味着疫情报道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那在这个阶段,新闻媒体应该做些什么呢?
愚以为,此时的新闻报道也须根据疫情防控态势作出调整,兵分两路:
一路是继续疫情报道,不可松懈。
一路则要转入抗灾复产的相关报道。随着复工复产,开学上班,要回归常态的新闻报道,以更加积极健康的报道促进秩序恢复、经济振兴、各行各业重新出发。
要做好报道,就要对目前乃至疫情结束的形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会面临这样的情况:
一、零售、旅游、餐饮等行业可能出现赤字;
二、线上平台可能会大洗牌;
三、“新型医疗“对”传统医疗“的加速代替;
四、“现代化治理”对“传统治理”的加速代替……
疫情让很多行业进入“寒冬”。
但疫情过去后,也有人预测以下10大行业最可能爆发:
1. 餐饮和旅游行业;
2. 美容美发行业;
3. 手游;
4. 知识付费的兴起(付费阅读和知识产权);
5. 在线教育平台;
6. 现代制造业;
7. 高标准的生活服务;
8. 生命医疗行业;
9. 心理咨询及一对一心理陪护;
10. 参谋机构及智库疫情过后,人们最想做什么事情呢?
前不久有个问题上了热搜#疫情过后的第一件事#,也有不少人据此创作了短视频,有些还成为了爆款。
有人说是吃:火锅、奶茶、麻辣烫;
有人想到处走走,很多人说,疫情过后想去武汉看看;
甚至有人想上班,全年无休的那种;
那些“逆行者”们则是要见最想见的人。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曾有专家表示,2020年,前有疫情,后有经济寒冬的严峻形势下,过惯了经济红利期的好生活,赚惯了店里等客的容易钱,享受惯了不费心不费脑的暴利日子的我们,势必会遇到极大的挑战和乏力感,新商业新常态下,必然得对以往模式进行解构和重构。
事实上,在2月上旬,就已经媒体(包括自媒体)着手准备并推出了相关报道,比如:
《企业复工如何防疫?3个小视频助你快速了解!》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c2NTUzMw==&mid=2651620025&idx=1&sn=9863fb32224c14acb7edb40b9b4edaad&chksm=841a1c8bb36d959d4b4d60b4d3f18a9db67b674afad3a42576d8069902e7a236f83c0543fd8e&scene=21#wechat_redirect
《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的新活法》http://www.emkt.com.cn/article/669/66989.html等。
大中企业缩减人员,压缩开支,还能勉为其难,对中小企业和服务业来说,一方面要准备后疫情的防控新招,另一方面还要探讨尽快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事实上有些地方已经十分困难。通过这次疫情,也可以反思我们巴中本地农业产业链中抗风险能力的短板。
比如过于注重产量数量,品种结构不合理,造成抗灾抗风险能力不强:
巴中平梁镇养鸡大户的滞销,欲捐献无门;
恩阳柑橘滞销、还有很多的大棚蔬菜、冬草莓等等,滞销问题折射更多地是抗风险能力和手段,市场预警机制和风控能力。
也有人出招,通过冷库储藏短期破局,与蔬菜相比,柑橘保鲜时间长,还可以延长销售时间,但那些种植面积和产量相对较小的果蔬种植户,虽可以通过冷库贮藏应对暂时的销售困难,但高昂成本也令人望而却步。
与蔬菜相比,更寒冷的应该是巴中本土的一些特种养殖行业。
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巴中的竹鼠、野猪、梅花鹿、孔雀、豪猪、野鸡等特种养殖业主,决定的出台,对这些特种养殖行业带来的波及可想而知。
卖不出去,养着花不起成本
……
疫情对于一些困难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南充的离异妇女屈女士在疫情期间,不堪房贷和经济压力,带着女儿轻生;
我的一个朋友,前两年刚刚通过精准扶贫实现了脱贫,疫情下,养殖的3000只野鸡仅仅销售了30来只,每天数百上千元的成本支出已让他家再次有了返贫的迹象;
一位朋友历经艰辛,在一省会城市,创办了自己的教育培训机构,说好大干一场,疫情说来就来,生源全无,房租、职工薪酬一分未少,分钱未赚,刷爆了十多张信用卡后,给几名员工打了欠条。
以前的一位学生,去年大学毕业,在一沿海城市上班,年前刚刚转正,颇受老板器重,正意气风发,2月初,老板来电,公司已经解散。
……
巴中一确诊康复患者在网络留言表示,康复出院后反复被进行隔离;
康复患者出院后的心理疏导
抗疫一线人员(医护人员、干警、基层、村社干部)压力排解。
……
后疫情形势其实依然严峻,在疫情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我们的新闻报道还需要两面作战。
当年的非典之后,就有媒体关注了:非典促进卫生习惯改变、非典让人们爱上体育锻炼,市场上卫生用具销量大增,人们开始选择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
总之把坏事变成好事。在后疫情的抗灾复产之余,我们也不要忘记对这次疫情的反思和追责,但愿主流媒体不缺位,疫情失位则舆情失语,舆情失语则失信于民。
相关知识
后疫情时代 全民健身将迎来什么新变化?
后疫情时代的自我心理照顾
【心理健康】后疫情时代的自我心理照顾
「心理健康」后疫情时代的自我心理照顾
后疫情时代 食育体系帮我们重塑健康
怀孕后,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怀孕时应该注意什么
北京56例新冠感染者7人涉婚宴 疫情期间聚餐应该注意什么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的治愈性景观设计
后疫情时代健康相关专业推荐
网址: 后疫情时代,媒体应该关注什么? https://m.trfsz.com/newsview81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