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健康的新理念告诉我们:人体脊柱是可以矫正的。有症状时需矫正治疗,无症状时则矫正维护。就像洗脸、刷牙一样,人人都能进行脊柱矫正,阻止脊柱不良发展。
其实,脊柱从20~30岁左右就开始发生退行性变,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无症状期]没有症状,这时疾病有相当大的隐蔽性。
[轻度退化期]如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这类疾病易使神经受压,出现手、胳膊、腿、脚发麻现象,好发于30~50岁之间。
[明显退化期]症状明显,多发于50岁~65岁之间。
[功能障碍期]椎间盘退化显著,神经受到压迫并影响到某些器官功能,一般发生在65岁以后。此时,脊椎弯曲就像拧毛巾一样,如果扭曲到极限就会出问题,久而久之与内脏相关的各种疾病就产生了。
脊柱矫正学主要针对人体脊椎异常与神经系统的关系,找出并恢复移位的脊椎,祛除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使身体回到健康自然的状态。脊椎的肌肉和骨头是身体重要组成部分,脊柱矫正学就是从纠正每一块椎骨着手,调整脊柱及肌肉和韧带,改善其功能障碍,调节神经系统,提高人体抗病能力,维持体内生理平衡。
哪些脊椎病适合于脊椎矫正术?
一、先天性发育不良造成的脊椎病患
儿童脊柱侧弯,双肩不等高,成人脊柱畸形等。
二、各种急慢性损伤引起的脊椎病患
颈椎病症:头痛、头晕、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手臂麻木等。
胸椎病症:肩背酸痛、呼吸不畅、功能性心脏病、胃肠功能紊乱等。
腰椎病症:腰腿疼痛、腰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
骨盆病症:骶髂关节半脱位、骶髂关节炎等。
三、脊椎病变—脊神经受压引发内脏相关病患
脊神经不仅对躯体有节段性支配功能,而且也有植物神经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所以脊神经受压除四肢有感觉及运动障碍外,常会波及内脏器官。
现将脊椎节段与相关症状列表如下:
颈1—头痛、偏头痛、失眠、哮喘、颈性高血压、脑供血不足等。
颈2—眩晕、头痛、失眠、哮喘、眼干涩、耳鸣、心动过速等。
颈3—眩晕、头昏沉、偏头痛、颈肩综合症等。
颈4—头昏、恶心、呃逆、双手麻木、肩周炎、落枕等。
颈5—胸痛、心动过缓、恶心、呃逆、颈、肩、手掌胀痛等。
颈6—血压波动、肩部疼痛、肩、拇指食指麻木等。
颈7—胸闷气短、第4、5指麻痛、颈根、肩胛痛等。
胸1—气短、气急、肘手痛、凉、早搏。
胸2—气短、胸痛。
胸3—肺、支气管症状、易感冒。
胸4—胸背痛、胸闷、长叹气。
胸5— 口苦、低血压、胃痉挛。
胸6—胃痛、胃痉挛、消化不良。
胸7— 消化不良、胃溃疡。
胸8—免疫功能低下。
胸9—肾功能障碍、小便白浊、尿不畅。
胸10— 肾功能障碍、性功能下降。
胸11— 肾功能障碍、尿道炎。
胸12—下腹凉痛、疲劳综合征。
腰1—结肠功能失调、便泌、腹泻、小腹痛、腰痛。
腰2—小腹痛、腰酸痛、性功能下降。
腰3—膀胱炎、月经不调、腰膝无力等。
腰4— 腰痛、坐骨神经痛、尿频或尿少、尿困难。
腰5—下肢血循障碍、无力怕冷、腰腿痛麻。
骶—腰骶关节病变、膀胱疼痛、足跟麻痛。
上述病患在排除其他病原因情况下,均可以脊椎矫正手法获得缓解或痊愈。
四、慢性劳损需要脊椎保健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脊椎的负担也日益加重。过度疲劳、跌打损伤(轻微)、风寒侵袭、内分泌失调以及睡眠、工作中姿势不良等容易被人忽视的种种因素造成的脊椎慢性劳损已成为当前危害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
掉以轻心的人们常以“工作忙,故不上”或“老了、自然规律”等借口自我姑息。殊不知,脊椎在岁月的消磨中正在走向退化,待到慢性劳损的脊椎出现明显的症状时,追悔莫及。防微杜渐的最好方法就是按时进行脊椎保健。
脊椎健康一生守护
目前很多人只在脊椎出现症状了才去看病,对脊椎失去正常位置如何影响身体健康并不了解,这是对脊椎健康认知的一个误区。脊椎是人体结构的中枢,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的26块骨头组成,每一块骨头上又有6个关节,可以向6个方向旋转,因而我们的身体可以有两亿种不同方向转动的排列组合。从颈椎开始,最上面的两块骨头叫环椎和枢椎,就是后脑勺下面的两块骨头,控制着整条脊椎的走向,这是脊椎的第一关键部位。脊椎就像人体的神经“总汇”,几乎所有从脑部出发的神经都经由脊椎到达人体的各个器官,一旦脊椎偏离了正常位置,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神经的某种压迫,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如心脏不舒服、胃不好、头晕恶心、手臂麻木等等。其实这些症状有一部分是脊椎在作怪。“当然,最常见的是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会腰酸背疼,睡不好觉,没有精神,觉得怎么都不舒服。”
脊椎矫正学认为,一个人的脊椎是否健康关系着他的生活质量,而且这个关系随着时间的演进会越来越凸显出来,青少年时期脊椎基本成型,中年出现症状,老年脊椎退化。国外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脊椎问题会让人的寿命缩短三分之一。因此,保持脊椎健康同保持牙齿健康同样重要。
有人会问“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人遇到脊椎问题,更多还是求助于中医正骨及推拿按摩,同是基于手法的自然疗法,你的脊椎矫正优势在哪呢?”
其实两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不一样的。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对待脊椎疾患遵循的是一贯的中医治则:根据经络学、穴位功能治疗。脊椎矫正的基础是脊椎解剖学、生物动力学和神经生理学,通过X光片对病人情况进行分析后再治疗。先找到脊椎中扭曲错位的关节,分析偏离的方向和角度,然后把它向正确的方向上一推……。当然,实际操作没那么简单,毕竟仅环椎、枢椎这两块骨头就有168种组合方式、腰椎的后三块骨头更有1280种组合方式呐。
是治疗更是常规性保健
这就是脊椎矫正学与其他脊椎病治疗方法相比最大特点和不同之处——脊椎矫正学提出的是健康理念,有些孩子天真活泼健康,可X光片显示,他们的脊椎都有不同程度的侧弯,稍严重的肉眼也能看出来。
目前,典型的脊椎病例包括:颈椎综合征,多表现为头疼、头晕、颈部活动受限、手臂麻木等,另外还有胸椎病症、腰椎病症,再有就是儿童脊椎侧弯这类早期脊椎问题。人一出生,甚至在出生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外力作用,脊椎问题基本是与生俱来的。
现在迫切的不是治疗多少病人,而是如何建立一种脊椎健康意识,把脊椎矫正视作常规性的保健项目,使我们的脊椎尽可能保持在理想的状态。
脊椎矫正理念的着眼点应该立足保健,就像对待牙齿,不是等出现牙病了才刷牙。其次,要加强日常对脊椎的保护,延缓退行性病变的来临。平时注意不要睡太高太硬的枕头,持续工作两小时后,要起身运动,而且运动的力度要适中,搬重物时要带腰围。
脊柱俗称“脊梁骨”,是人和脊椎动物的中轴骨胳,由若干形状不规则的椎骨借椎间盘、韧带互相连接而成。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内有脊椎,是重要的神经系统,脊柱对它也有保护作用。人的脊柱包括颈椎七块,胸椎十二块,腰椎五块,骶骨一块(由五块骶椎合成),尾骨一块(由四块尾椎合成)。椎骨有一个突向背侧的棘突,在背部的正中线上可以在皮下摸到,是经穴定位的重要标志之一。脊柱内部有纵行的“椎管”,容纳脊髓。在正常情况下,脊柱有向前、后方的四个弯曲,其中颈、腰两部向前凸,胸、骶两部向后凸。脊柱的弯曲不仅有利于直立姿势,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脊柱的弹性,可以缓冲行走、跳跃时的震荡,具有保护意义。这种弯曲也往往因长期姿势不正或疾病影响而过度后凸,引起畸形,成为驼背。
脊柱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在日常的生活、锻炼、劳动、学习等活动中受到影响,从而使24节脊椎和骨盆发生各种各样的位移。没有发生任何脊椎位移的脊椎几乎是没有的。同时,在脊椎的主要连接部——椎间盘中是少有神经分布的,所以,人们对脊椎位移的感觉比较迟钝。当脊椎没有位移并且处于静止、直立状态时,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是均匀的;当椎体发生位移时,椎间盘内部的张力分布很不均匀,易造成椎间盘的损伤。此外,脊椎不正常的位移还会极大的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应,从而加速椎间盘的退化。这种不平衡的力学分布和退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因一个很小的动作,如咳嗽、弯腰等就可引起椎间盘纤维层的破坏,从而导致髓核突出。脊椎结构异常还可使邻近椎体的上下平行位置发生改变,造成椎间孔狭窄。
其实,脊椎的位移在矫正的最佳阶段儿童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但由于儿童的脊椎柔韧性强,并未表现出症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椎中不正常的位移会进一步发展,各种症状也逐渐表现出来。较严重的脊椎位移在青年时期(18~25岁)就开始产生症状,如头晕、头痛、脖子、背、肩、腰疼痛等,不正常的脊椎结构也会造成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通过矫正脊椎的不正常位移,可避免骨性关节炎的进一步发展。长久以来,慢性的脊椎退化并未得到人们的足够的认识,许多人50岁以后出现腰酸、背痛、驼背等一系列症状,常被认为是人体机能退化的结果,而没有认识到,许多内脏的疾病直接或间接地与脊神经的受刺激、受压迫有密切关系。脊椎矫正不仅可以维护脊椎的健康,更可使人延年益寿(据科学研究,人的寿命应为120岁)。
目前,对脊椎的肌肉骨骼系统的调整仍未引起一些临床医生的注意。脊椎肌肉骨骼系统是整个身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应该和身体其他系统一样得到认真的诊断、评价。此外,占人体体重一半以上的脊椎肌肉骨骼系统需要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必须通过人体其他系统来供给,如果脊椎肌肉骨骼系统的结构未处于理想状态,其活动就会增加,能量的需求也必然增大。脊椎矫正学认为,脊椎的“关节半脱位”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可影响脊椎肌肉骨骼系统有效的工作,也会加重人体其他系统的负担。
人体的神经系统是高度发达的,影响着人体其他所有的系统,因此,它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尽管脊椎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中间的确切关系还不十分清楚,但是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还是可以肯定的。神经系统可以通过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来调节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影响人体的健康。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相互作用以维持体内的生理平衡。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人体始终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或寻找平衡的趋势,这就是Palm的“影响人体健康的天生能力”这个概念的基本思想。对脊椎的手法矫正是影响神经系统及人体其他所有系统来提高人体自我调控的能力,使身体寻求一种相对的稳定。脊椎矫正能够通过改善脊椎肌肉骨骼系统的状态来调整神经系统,从而使某些器官的功能障碍、组织的病理改变及综合症状得到改善。尽管脊椎矫正对神经反射所产生的作用的基础研究还不够充分,但有关反射机理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
总之,通过脊椎矫正的手法使发生位移的椎体复位,对因椎体位移引起的疾病或症状有良好的效果;而对于因其他疾病造成的脊椎生理弯曲的改变和椎体的位移,脊椎矫正对这些疾病的康复也有良好的作用;但脊椎矫正最重要的作用是预防保健,通过定期的脊椎矫正,完全可以预防某些疾病,至少可使现有的症状不在进展。
相关知识
脊柱侧弯S型如何有效矫正
脊柱瑜伽
脊柱“大梁”不可歪!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防治需重视
背背佳等矫姿带能否改善不良体态?听听脊柱专家怎么说
脊柱如何锻炼
瑜伽练习,预防脊柱侧弯,疏解脊柱压力,保护脊柱健康
适度运动保护脊柱健康
脊柱侧弯大多数无需手术
在假期预防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学生、家长需要怎么做?
微乐脊柱养生
网址: 为什么人人都需要脊柱矫正? https://m.trfsz.com/newsview815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