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体验式班会
传统的班会、家长会、课堂等教育形式都是以德育教育为目的,有一定导向且制定一定的目标进行目标达成的途径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班主任预先设定课程目标,然后把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和步骤直接施加给学生,学生根据预先制定的计划分批分期的完成。比如:“你的理想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们应该怎么办?”,其中的第二个问题都是老师给出标准答案的,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和体验的机会,只需听老师吩咐就可以了,这样的形式学生只是表面层次的理解和接受,不能从内心反省和体会自己成长的不足和发展的阻力。
体验式团体教育是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先进学校的实践经验,创设体验式情境的一种新型学校教育模式,简单概括就是“心理学+班会”的形式。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形成了系统、科学、全面的理论体系和一套系统化的服务流程,也在实践应用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作为教育领域的一次崭新实践,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仍需要继续研究、实践和推广。因此值得我们大家进行探索和实践,把我们的班会调整为体验式团体的教育模式,即用体验、分享、交流、互动、督导的方式改造传统课堂、家长会、班会等。使其变得更充实、更丰富、更具有参与性和体验性,真正激发学生内心的潜能,挖掘学生自己学习的驱动力和学习过程中的执行力,把学习当做一项快乐的事情来进行,真正做到教育以人为本、育人先育心。
二、 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的理论探索
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在学校的研究和应用中形成了一套渐趋完善、系统的理论体系。 它是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运用教育学、社会心理学、现代心理技术学的原理,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围绕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进科学、系统、全面的整体三维优化。
1.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三要素:人、场、技术
教育教学优化过程包含人、场、技术三个要素。在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中,这三者的优化顺序和重点是有讲究的,是按照先优化人、再活跃场,然后提高技术的顺序。
人、场又具有课堂和课外之分。课堂上的主导者主要指老师和学生,课堂外的人主要指校长委员会、教务委员会、政教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学校领导以及家长。
课堂上的场包括物理场和心理场两部分。
物理场是指班级里的设施及环境,例如桌椅、空间、音响、灯光、色彩、空气、温度等;心理场是指教育教学情境,即是我们所谓的“会心场”。
课堂外的场包括物理场、心理场和文化场三部分。
课堂外的物理场是指学校的建设、布局等;课堂外的心理场是指各方面的关系,如教师上下级的关系、同事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等;课堂外的文化场是指学校的文化、价值观、理念等。
体验式团体教育技术包括心理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技术。
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是涵盖教师心理资本建设、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生态建设和心理健康课)、班级建设(包括班会、家长会)以及课堂动力建设四个方面的新型教育模式。其中,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教师心理资本建设、心理健康课等主要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为主,是学校心理学工作者和学校心理学家的主要工作,属于心理教育技术的范畴。班级建设中的班会、家长会,以及课堂教学的动力和效率提升,属于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教育领域,只是在其中加入心理学的动力和团体思想,两者结合,进一步提升班级凝聚力和课堂效率,属于教育心理技术的范畴。
2.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的特点
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新型团体教育模式,具有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等特点。
首先它具有根深蒂固的哲学基础,是由20世纪初强调“存在”体验或“反思”精神的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衍生出来的。第二,它借鉴了巴夫斯基在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开花结果”的“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继承其关注方法优化的基础上,又注重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关注教师、家长、管理者等主体方面的优化。第三,它具有深厚广泛的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理念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
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在于训练和强化已经形成的发展区,而在于激发、形成正处于成熟过程中而又未完全成熟的发展区。以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为代表人物的格式塔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孤立的、简单的反应,也不是许多反射弧机械的总和,它是通过心理物理场,特别是认知活动的整合而作出的。“团体动力学”的创始人勒温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个性特征和场(指环境的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以这些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注重创设体验式情境,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它具有全面性特点。
第一,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遵循人本主义教育观,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强调发展人的天性、个性和潜能。在体验式在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中,教师必须认识到教学目标不仅包括认知目标,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使教学与学习者个人互动,形成和谐流动的过程。
第二,是参与成员的全面。在营造好的体验式团体动力场中,老师与学生都要全程参与、互动,通过讲解、体验、分享、反馈,给学生直接的教育和指导。
第三,是手段的全面性。每次活动都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包括选用什么样的形式或游戏进行暖身,调动参与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创设什么样的情境,让成员参与活动,亲身体验,获得感受;然后是个体通过反思、同化或顺应等方式,将亲历中对事物、知识的感知觉或者对情境、人物的情感体验内化成为自身行为或观念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冲突中升华认识,最后是反馈总结,安排任务。这些都要求老师要掌握全面的技术手段,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合理安排。
另外,它还具有系统性的特点。
第一,知识呈现立体化。教师所要学习的内容融于具体、形象生动、可听可观、可触可摸,而且在学生直接参与的情景中,学生几乎所有的感觉器官都被调动起来、参与进来,体现了感性化、亲历性和感悟性。
第二,学生学习方式立体化。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的操作通过团体动力的理念、方法、手段使学生多个感官同时调动起来,多方位多角度参与到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是在情景的吸引下、情景的推动中,自然融入,各种感官都自动参与,就像旅游、聊天,学习就会显得轻松自然而有效。
第三,过程立体化。知识呈现的过程是互动的动态过程,体验要求学生作为主体亲自体验,如身临其景观看庐山瀑布和录像,亲自体验磁力线,亲手操作电脑,亲自运动学习打篮球、排球,亲身朗诵诗歌、散文等。体验式学习能把学习与娱乐融汇在一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体验、讲解、分享交互使用,师生、生生和谐互动。
三、“体验式班会”实践的四个环节
整个班会实施的过程分为四个环节来完成,即创建情景、过程体验、分享感受、反馈升华。
1、创建情景
情景的创建也就是“物理场”的设计和心理场的营造。首先设计者要根据本节课的班会目标,设计出适合的情景,情景的设计可以有很多方案,比如:视频短片、故事、诗歌朗诵、心理小剧、实验操作、团体游戏、问卷调查等等。
情景的设计要做到目标明确,也就是所创建的场景必须和你的目标相一致,同时还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果所这设计的情景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那么学生就不会有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还要具备层次感,清晰简约、不能跨度太大,让学生对情景逐渐进入,慢慢体会,仔细品味。2、体验:
这个过程是很重要的部分,体验的深度直接影响到分享的高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度。引导学生进入一种全神贯注、忘我投入的状态,体验到集体的能量和自己的“心流”。
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甚至参与学生的互动,感受他们的心理状态,感受他们的身心感受,觉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同时观察学生体验过程中的一些需要调整的部分,及时给与提示,如遇到安全问题时应及时给与制止。
三、分享:
这个环节是学生感悟程度或者是受教育程度的宏观描述。分享的层次和深度取决于体验过程的参与程度和学生个体的感受程度。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肢体感受,比如感觉到手心很热,感觉到四肢很放松。还可以是情绪的描述,比如、心里想发怒、有点生气、。还可以是内心的感受,比如:内心很愉悦、有点愧疚感等等。可以通过询问学生以下几个问题来展开分享:
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情绪?你的内心有何触动?你有什么想法?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等等。
分享可以是个体分享感受,也可以分组讨论集中进行。
教师要注意聆听学生的分享描述时的语言内容、面部表情、语调语速、肢体语言,分析学生分享所到达的高度与预先设计的目标的差距,不要做任何的评判,让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达成他们所共同认可的一致,或者让他们所产生的分歧来辨别不同的观念,识别不同观念带来的不同效果,进而来纠正自己一些偏离的甚至是错误的信念系统,达到班会所设计的教育效果。
四、升华
这个过程主要是教师来完成的,在观察学生体验和经过学生分享进行梳理和总结后,教师结合事先设计的理念,抱着感受着学生的感受的心态给与归纳和升华。升华就是在学生和老师深入链接后进入学生的内心去触摸、去振动,引领学生的高层次思考和内心深度的感受,在价值观层面进行深刻的领悟和改变,改变原来班会仅局限在行为和环境层面的直面教导,进而达到教育的效果。所以说一切教育都必须是触及心灵的体验。
我们看看下面的活动。
活动:甜心运动
规则:
1.每人分3颗糖,把糖送给你想要感谢的人,要求在送糖时说出你感谢他/她的原因。
2.糖可以在全班范围内赠送,要求活动结束后手中的所有糖必须都来自于别人的赠予。
升华内容参考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不懂,但我们在生活中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切的同时,却常常缺少了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和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之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尊贵,或看似怎样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时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就必然会不断地涌现出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
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感情基础。
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
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忘恩负义之人,必是遭人唾骂的无耻之人。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就是要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学会感恩,就是让你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给予自己的快乐生活;学会感恩,首先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懂得付出后,才能获得感恩;学会感恩,要培养谦虚的品德,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要知道躬身弯腰伸出援助之手;学会感恩,要有奉献精神,无论做什么事,应以“公”为先,做一个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人。 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的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
感恩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让世界这样多彩,感恩让我们如此美丽! 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它是自发性的行为。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为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粒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从成长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家们普遍认同这样一个规律:心的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的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的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的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愿感恩的心改变我们的态度,愿诚恳的态度带动我们的习惯,愿良好的习惯升华我们的性格,愿健康的性格使我们收获美丽的人生! 人们往往会牢记自己的付出,却容易忘记感恩。爱因斯坦说过:“每天我都要无数次地提醒自己,我的内心和外在的生活,都是建立在其他人的劳动的基础上。我必须竭尽全力,像我曾经得到的和正在得到的那样,作出同样的贡献。”我们只是个普通的人,不可能像伟人那样对人类有卓越的贡献。但当我们赤裸裸地来到人世,从无知直到长大成人,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大自然、亲朋和无数陌生人给予的一切,我们被爱紧紧围绕着,许许多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我们的生活奉献着、付出着,我们难道不应该永远记住所有人和事,所有爱和恩,为此承担一份歉疚,珍惜、知足现有的一切吗? 感恩是爱和善的基础,我们虽然不可能变成完人,但常怀着感恩的情怀,至少可以让自己活的更加美丽,更加充实。而感恩是需要学习,需要培育的。西方的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求他们写感恩日记,感恩阳光、感恩自然、感恩一切给予微笑和爱的人。所以培育感恩情结,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如果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那天天都是感恩节,这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丽。 但即使有感恩的心,人们也常常是只记得感谢给我们关心、帮助、掌声的人,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会助一臂之力,而少有人去感激伤害、欺骗、打击过我们的人,我们常常对他们是报以怨恨。其实,对那些伤害过我们、带给我们疼痛的人,我们也应该记得:正是他们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我们不仅要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体会真情,更要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驱逐伤害。 感谢伤害我的人,因为他磨炼了我的心志; 感谢欺骗我的人,因为他增进了我的见识; 感谢遗弃我的人,因为他教导了我应自立; 感谢绊倒我的人,因为他强化了我的能力; 感谢斥责我的人,因为他助长了我的智慧; 感谢藐视我的人,因为他觉醒了我的自尊; 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和无私的爱; 感谢老师给了我知识; 感谢朋友给了我友谊和支持; 感谢邻家的小女孩给我以纯真无邪的笑脸; 感谢周围所有的人给了我与他人交流勾通时的快乐; 感谢生活所给予我的一切,虽然并不全都是美满和幸福; 感谢买空,给我提供了一个施展的舞台; 感谢大地,给我无穷的支持与力量; 感谢太阳,给我提供光和热; 感谢买上所有的星,与我一起迎接每一个黎明和黄昏; 感谢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使我的生命不再孤单; 感谢我的敌人,让我认识自己和看清别人; 感谢鲜花的绽放...
感恩是爱的顶点————感恩每一位同学,感恩每一位老师,感恩每一位为了我们成长而付出的人,创造和谐的家庭、集体和社会!
相关知识
沉浸式体验瑜伽课♀️
中班育儿经验分享
烟台市“体卫融合”科学健身培训班正式开班
下班后养生局,沐足理疗新体验
上班族必备!8大瑜伽馆免费体验
参加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心得体会
《模拟上班族》体验真正的办公室生活
中茶班章橡筋饼:普洱茶生茶的臻品体验
我校2023年度教职工瑜伽健身班正式开班
速瘦30斤 上班族减肥达人成功经验
网址: 体验式班会 https://m.trfsz.com/newsview815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