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伊丽莎白王太后(1900-2002),102岁———制定健康计划
作为英国女王的母亲,她在官方传记《伊丽莎白女王的母亲》中透露了长寿的秘密:要想长寿,不要打事后如意算盘,要提前制定健康计划,明白各个年龄阶段,怎样养护身体,不要等晚年被疾病困扰时,才意识到“健康要趁早”的重要性。
高度的政治智慧,使伊丽莎白王太后清楚地知道,与“野心爆棚”的政客较量,身体特么特么重要!
她制定了长远的的养生计划,包括起居、饮食、运动、心理等,把健康计划作为政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计划”给了她巨大的回报,她凭着训练有素的胴体,与那些五大三粗的政客周旋,从来没有输过,在政治红海中隽永而浩荡。
她精力充沛,令希特勒折服,“希哥”之为:“欧洲最危险的女人、最有斗志的女人!”希特勒是个战争狂,为战争“激情燃烧”。但他的激情,在王太后经过“健康计划”萃炼出来的精气神面前,明显势弱,犹如“小巫”见到了“大巫”。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叹日:“王太后是世界上许许多多人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王太后那水做的骨肉,竟然令乔治布什这样的“顶级男神”,也无限神往!
伊丽莎白王太后用成功告诉我们:从事政治工作,不能让“健康计划”缺失!
我们是群众,不是政治家,但我们要赚钱,也不能让“健康计划”缺失!
把健康计划作为自己财富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多给予身体一些正能量,把保养身体、提高健康指标作为一项长期投资项目,既为财富注入动力,对预防慢性病、实现健康长寿也格外重要!
健康计划,会送给每个人一个强健的身体,一种充沛的人生,让他/她在财富的红海中隽永而浩荡!
2、乔治伯恩斯(1896-1996),100岁———学会放下,丢掉压力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乔治伯恩斯在回忆录《如何活到100岁》中分享了他的长寿方法:学会放下,避免焦虑、压力和紧张。此外,多做伸展运动,爱散步,也是他的养生之道。
伯恩斯说:“心就像一个篮子,装的东西太多,就没有空间,再好的东西也装不了,学会放下一些东西,才能装下自己最需要的东西。”
“学会放下”,是欲望洪流中一道风景,有益于身心健康。
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高方堃,曾语重心长告诫大家:“尽量不要对一种得失反复纠结,要学会放下,转移注意力,是养生的良方。”
“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其实,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拿起。放下,是为了更好地拿起;拿起,很可能是一次新的放下。
诸葛亮轻轻地收拢手掌,“拿起”了孟获。
诸葛亮又轻轻地打开手掌,“放下”了孟获。
经过7次的“放下”、“拿起”,孟获最后把心都交给诸葛亮了。
“放下和拿起”是人生智慧,无论为人、处事,还是养生。
3、格劳瑞亚斯图尔特(1910-2010),100岁———始终坚持梦想
作为一名美国女演员,格劳瑞亚青春时代并没有迎来事业的巅峰。1997年,87岁高龄的她华丽复出,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扮演老年“露丝”,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在回忆录中她说:“我80岁高龄,仍坚持着伟大的梦想,这就是我乐观生活的动力。”
有梦想,追求自己所喜爱的事,会让大脑释放出增强免疫力的化学物质,减少应激激素的分泌,有助于身心健康。
那个叫毛润之的人,倡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崇尚体育锻炼,铸成了“野蛮的体魄”,深怀“文明的精神”。他73岁,还能畅游长江30华里,当惊世界殊!因为他有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梦想。
身体是愿望的载体,是梦想的方舟;而梦想,是身体的“乳汁”,是健康的“奶酪”。
4、邵逸夫(1907-2014),106岁———睡前摆脚,爱看喜剧
邵逸夫是香港具有传奇色彩的电影制片人,一生共制作300多部功夫电影,被称为中国有声电影的开山鼻祖。他保持长寿的一个方法就是:每晚睡前躺在床上,脚掌前后左右摆动64次,还要转64圈,而且他还很喜欢看以搞笑闻名的《憨豆先生》,多年来一直保持开朗的心境和乐观的情绪。
一说养生,很多人都想到养生秘诀、养生绝招。
秘诀、绝招都是唬人的!想得到秘诀、绝招的人,都是想一劳永逸,希望有个好法子,不用锻炼,无须保健,不受养生约束,就能有个好身体。世上没有这样的好法子,养生就像摆脚一样简单,关键在于执行。
转脚腕虽然简单,但执行好了,对身有体良好的保健作用,不是秘诀、绝招,却有“特效”。
脚腕部有多条经络循行,如足少阴肾经等,分布着很多重要穴位,如太溪穴等,转脚腕有刺激疏通这些穴位经络的作用,有着良好的保健养生效果,且不受场地限制。
人有一种思维,太简单的方法,总觉得不靠谱,不去执行。
大道至简,大法近人。摆脚,动作简单,但它牵动了经络。
摆脚,其实并不简单。
摆脚真的不简单,它需要日复一日地执行。
养生真的不简单,它需要年复一年地坚持。
5、摩斯奶奶(1860-1961),101岁———忙碌起来,身忙心不忙
摩斯奶奶在80岁以前,一直默默无闻。她80岁以后,才开始画画,到87岁,成为著名画家,直到今日还能在美国各个博物馆见到她的画作。她曾说,绘画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让自己忙碌起来,而且要多与年轻人相处,这可以让你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也会让笑容常停驻在脸上。
很多人“人未老,心已老”,才刚过50岁、60岁,就感叹:“年纪这么大了,还能干什么!”
心态年轻,什么年龄都能燃烧激情。
养生,更是什么年龄都不迟。摩斯奶奶为了让自己的晚年过得充实些,选择了忙碌,在忙碌中调养身心。
摩斯奶奶把忙碌当作目的。她的目的很容易就达到了,她享受了忙碌。身忙心不忙,一边苍山,一边洱海,山海兼得。
人们常把忙碌当作途径,希望通过忙碌达到目的。
目的通过这个途径得不到满足,心就乱了。身乱心又乱,苍山不是苍山,洱海不是洱海,山海皆无。
为什么而忙比忙什么、怎么忙更意味深长。
给忙碌一个健康的目的!
6|7、孪生姐妹波莱特及西蒙娜(1912-),104岁——多与他人接触、交流
2016年2月30日,法国孪生姐妹波莱特及西蒙娜度过104岁生日。两人表示,她们的长寿之道很简单,就是多与人交流,经常保持亲近。
与他人接触、交流、亲近,可以滋润心田。老年康复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委员张雅君主任说:“孤独会伤害心脏,与家人、朋友关系好的人心脏更健康,时常与朋友或家人联系,经常在一起坐坐,这对心脏有很大的好处呢,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起十分积极作用。”
接触、交流是养生之道,也是生活哲学。
哈代说:“呼唤者与被呼唤者,很少相互应答。”这是真实而又普遍的存在,不仅仅是指爱情。
我们太忙了,我们要加班,我们要应酬。面对他人的呼唤,时常爱理不理。
都太忙了,都要加班,都要应酬。我们热情的呼唤,也经常遭遇“冷处理”。
热心的呼唤,受到了冷落,真诚的交流,遇到了阻碍。
哲学家说:人生需要呼唤!
医学专家说:交流有益健康。
诗人说: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生活告诉我们:接受他人的呼唤,是美德;接纳对方的交流,是善举。
呼唤吧!交流吧!应答吧!接纳吧!
8、詹妮卡蒙特(1875-1997),122岁———将运动贯穿一生
122岁的法国老婆婆詹妮是2000年前,有确凿文件证明的、有史以来的长寿冠军,她的长寿秘诀是坚持锻炼,始终保持身体处于活跃状态,86时喜欢上了击剑,在近100岁时还每天骑车。
运动养生历来为医家所推崇,坚持运动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还能锻炼人的意志力和耐力。
运动养生,是件大好事。而做一天“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
坚持,难能可贵。将运动贯穿一生,难能可贵。
对于个人来说,坚持,是必备素质。对于企业来说,坚持,是持续发展!对于国家来说,坚持,是国民精神!
坚持,作用于养生,是健康。坚持,作用于事业,是成功。坚持,作用于人生,是阳光。
获得健康身体,坚持必不可少。收获精彩人生,坚持必不可少。詹妮卡蒙特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9、鲍勃霍普(1903-2003),100岁———忘记年龄,每天散步
鲍勃霍普,这位美国喜剧和电影演员在晚年用一个笑话概括了他保持年轻的秘密,那就是:要忘记自己的年龄,每天坚持散步。
一个人能够忘记年龄,就能朝气蓬勃地去干事情。在年龄增长的过程中,要学会忘记年龄,不为年龄所累,用心去体会世间万物,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忘记年龄,并不是一句笑话,而是养生之道。一个人如果在心里总惦记着一个“老”字,那就太糟糕了。上了年纪的人经常感怀“时光催人老”,心里总有那么一种芥蒂,无法释怀,“年龄纠结症”不利于健康。
忘记年龄,是一种“无龄感”的生活态度。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李娟主任说:“忘记年龄,才能与各个年龄段的人交往,才会积极生活,对人的身心健康起着积极的影响,不但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能避免患上抑郁症。”
忘记年龄不是隐藏年龄。比如,有人让美容医生用刀在脸上划几下,用激光在脸上扫几圈,想把年龄隐藏起来,并收不到忘记年龄的养生效果。
隐藏年龄其实还是在为年龄而纠结,并没有达到“无龄感”的境界。
忘记年龄,是由心到身,由内到外,符合中医标本兼治的逻辑。隐藏年龄,是由外到内,由表及里,不符合中医治本的原则。
忘记年龄,是心里变年轻,整体变年轻。隐藏年龄,是脸上变年轻,局部变年轻。忘记年龄是心智模式,隐藏年龄是机械模式。忘记年龄是慢功,隐藏年龄是速成。
养生讲究整体,养生没有速成!还是学会忘记年龄,无须刻意隐藏年龄。
10、艾伯特霍夫曼(1906-2008),102岁———均衡营养
艾伯特霍夫曼,这位发明了迷幻药的瑞士化学家,晚年时仍在周游世界和讲学。2006年,在一次讨论会上,他透露自己的长寿方法:均衡营养。
很多老中医倡导“蚁食”,指的就是像蚂蚁一样,一不挑食,二不多食,即每样食物都吃点,每样又不多吃,达到营养均衡的健康状态。
均衡营养是健康的前提,是治未病、预防疾病的重要方法。长期吃自己喜欢的的食物,可能满足了心脏的营养需求,不能满足脾的营养需求;可能满足了肺的营养需求,不能满足肾的营养需求;可能满足了胃肠的营养需求,不能满足肝胆的营养需求……久而久之,健康就会会出现问题。
只吃自己喜欢的吃的东西,原来是健康的“危险因子”。
但说到均衡营养,就令很多人头痛。他们山珍海味贯了,大鱼大肉贯了,要他们均衡营养,等于是灭他们的口福。
打败一个人的口欲,比打死一只老虎还难!这又回到文章开头所说的“放下和拿起”的命题上来了。
要不要均衡营养,要不要放下口欲,各自掂量。
相关知识
世界10位百岁老人的养生秘诀
揭秘泉港百岁人瑞的“长寿密码”
世界十大泡面排行榜2022 汤达人上榜,康师傅排名第一
全世界奶粉最好的国家是哪个?世界奶粉排行榜前十名2024
世界500强名单出炉:32家医药健康企业上榜,国内仅4家!
31家医疗健康企业上榜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
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出炉,31家医疗健康企业上榜
世界公认的健康水果排行榜
世界十大宠物狗排名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里昂闭幕!中国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
网址: 世界10位百岁上榜名人的“健康密码” https://m.trfsz.com/newsview817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