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每个器官,每个组织,甚至每个细胞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因此,让它们每天得到休息以修复、重置和恢复节律尤为重要。
据此前研究得出, 要通过建立一个持续的每日进食和禁食周期,机体会根据自然的昼夜节律重新调整热量摄入曲线。
间歇性禁食策略也就应运而生,且已被证明可以减重和延长多类物种的寿命以提高认知能力,包括在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以及人类衰老过程中引起广泛的健康改善。
就目前而言,应用最广泛的间歇性禁食策略是限时禁食(TRF),即将进食时间窗缩窄至8小时。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毛一雷及杨华瑜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for time-restricted eating in healthy volunteers without obesity”的研究论文结果表明, 16:8轻断食的进食时间控制在6:00-15:00(eTRF,早段进食或过午不食)比在11:00-20:00(mTRF,中断进食) 减少体重、降低胰岛素抵抗以及空腹血糖 等代谢方面效果要好得多。
图片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为期5周的随机对照试验来比较eTRF、mTRF与对照组(随意进食),以研究非肥胖者的健康相关参数。
eTRF组的参与者被要求在6:00-15:00之间选择一个8小时的进食时间,并在一天的剩余时间里禁食。
mTRF组被要求在11:00-20:00之间选择一个8小时的进食时间,并在一天的剩余时间里禁食。
对照组的参与者可以按照他们通常的饮食方案随意进食,每天进食超过8小时。
研究发现, 在代谢方面,eTRF组减少体重、降低胰岛素抵抗以及空腹血糖的效果最明显。
a.干预5周后每日能量摄入的变化,*** p< 0.001,** p= 0.009
b.干预5周后胰岛素抵抗指数(用HOMA-IR测量)的变化,*** p< 0.001,** p = 0.002
c.干预5周后空腹血糖(FPG)的变化,** p = 0.005
d.干预5周后体重变化,** p= 0.009
e.干预5周后体脂百分比的变化,* p= 0.042
f.干预5周后体脂肪量的变化,** p = 0.001
图片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分析了各组参与者的睡眠质量和食欲是否变化,结果三组之间差别不大。
换言之,不管是早段进食还是中段进食,都不会出现“饿得睡不好”或食欲大增的情况。且和对照组相比,限时进食组的进食(正餐和小吃)的次数甚至更少。
l干预5周后进食频率的变化,** p= 0.001
图片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此外,研究人员表示,两个TRF组的参与者都可在试验时间范围内随意进食,并且没有给他们具体的营养指导,因此试验条件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相似。而结果也表明,两个TRF组的能量摄入都有所减少,这意味着可以通过缩短每日食物消耗时间来限制能量摄入。
Editor
作者
好医生-闫妍
Source
来源
Nature Communications
Reference
参考
Notice
说明
好医生正面向全体读者征稿
无论您是从事医学研究的科研人员、还是身在临床的医务工作者,抑或是其他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员,只要您有与医学相关的专业知识或诊疗经验分享,抑或是从医感悟或医患故事,甚至是医疗相关事件爆料,都欢迎告知我们,选取素材后可得稿费500-1000元,稿件可电邮至:
wenxueli@mail.haoyisheng.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