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中粮集团:以智慧化和现代化布局健康食品产业发展

中粮集团:以智慧化和现代化布局健康食品产业发展

原创 中国科技信息 中国科技信息

基于“中国制造2025”到“健康中国2030”,国家发展新兴产业和大健康产业的战略,近年来,我国健康食品行业快速发展,市场不断扩大,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在过去几年里,全球出现了一场由消费者驱动的饮食变革。不仅如此,自2020年初以来,疫情的出现更使得大众的消费行为出现了显著而持续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人们对健康消费品采取了更积极主动的方式:越来越多地要求更健康、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食品和饮料,更天然、透明可追溯、易于识别和理解的成分清单。

最新的调查数据也显示,消费者对食品健康的诉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食品领域健康方向创新也层出不穷,功能食品、健康零食、健康饮料等均呈现出显著增长趋势:健康功能性零食市场销售额增长了40%,“控卡减脂”“代餐”等关键词搜索量在网络平台上增加了近150%,植物基风潮愈演愈烈,原料进一步多元化,“坚果奶”“谷物奶”网购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了200%,“零糖”“低糖”关键词搜索量增加了近200%。

可以说,近年来,带着“健康光环”的食品饮料产品实现了从兴起到流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现阶段人们在食品消费方面已经不仅仅只满足于美味和营养,还有健康和功能的强烈需求。有专家预测,健康、植物性和免疫力都是2022年开始流行的主流消费趋势。

在这场“健康食品”的潮流当中,我国作为一个食品大国,自然要迎头赶上。基于“中国制造2025”到“健康中国2030”,国家发展新兴产业和大健康产业的战略,近年来,我国健康食品行业快速发展,市场不断扩大,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同时,我国食品产业也正朝着智慧化、现代化方向转型。一方面,中国食品科技尤其是本地化食品科技的发展,为食品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另一方面,中国目前有力的资本支持,发达的互联网平台以及完善的生产能力都为食品和饮料不断的迭代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这样具有优势的背景下,一批企业抓住机遇,在健康食品领域“放手一搏”。在去年国家举办的“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中,作为国内领先的农粮食品企业,“中粮”将科技创新的健康食品搬上了展台,利用中国特殊的地理、农业优势,打造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健康主食产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低GI食品开发是营养干预与健康管理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4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三。肥胖与II型糖尿病被称为"姊妹病”,肥胖越严重,II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越高。想要控制这种慢性疾病的发展,其中一个挂件便是GI(升糖指数),全称为"血糖生成指数",表示某种食物升高血糖效应与同量葡萄糖升高血糖效应之比,通俗讲就是人体食用一定食物后会引起多大的血糖反应,GI是固定数值,和食物品种有关。

总结来说,高GI的食物,消化快、吸收率高;低GI食物,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

因此,用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合理安排膳食,对于调节和控制血糖生成指数人体血糖大有好处。一般来说只要一半的食物从高血糖生成指数替换成低血糖生成指数,就能获得显著改善血糖的效果。例如,当血糖生成指数在55以下时,可认为该食物为低GI食物;当血糖生成指数在75以上时,该食物为高GI食物。

在健康食品领域,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品开发是营养干预与健康管理的重要途径。对此,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段盛林认为,根据不同营养素需求,可以利用食物GI值调控技术、临床验证研究技术、多组学研究技术、控糖功能主食加工技术等对普通食品进行调整,达到对米、面、粥等食品的重组重构,从而形成低GI碗粥、竹笋曲奇、功能米等食品。低GI食品不仅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让糖尿病患者不再为每天吃主食担惊受怕,也有益于所有人群在整个生命阶段都保持健康。同时,人们平时的蒸煮方式、咀嚼方式、饮食习惯等都与GI值有关。

曾在“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亮相的,以中粮福临门70%+黑青稞挂面为代表的一批健康主食新产品便在GI值方面下足功夫,通过选定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西藏隆子县黑青稞作为生产原料,在富含β-葡聚糖的品质优势基础上,叠加全籽粒磨粉技术,最终打造出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食品代表。

西藏隆子黑青稞是健康食品的“秘密武器”

研究数据表明,人们日常食用的杂粮品种中,青稞等大麦类作物的GI值普遍较低,其可以控制血糖的关键奥秘,就是植物本身含有的关键营养成分——β-葡聚糖,一种有着各种健康功效的神奇多糖,它可以保护胰岛B细胞、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糖代谢,其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已经被大量人群实验结果所证明。

同时,经研究表明,β-葡聚糖含量与海拔高度、年均日照时数成明显正比关系,天然优势成就了当地高营养、高品质的黑青稞。

因此,中粮将目光锁定在西藏地区。2010年,中粮联合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院通过对75个西藏青稞、132个国内其他地区大麦品种、471个国外大麦品种β-葡聚糖含量进行比对,发现西藏青稞是世界上β-葡聚糖含量最高的大麦类群。与其他品种的青稞相比,西藏青稞β-葡聚糖的平均含量高达5.25%,优良品种甚至可达8.62%。西藏黑青稞与普通青稞相比,花青素含量高,有更高的抗氧化性能,同时蕴含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一些矿物质含量是小麦的2-10倍。

最终,“黑青稞挂面”选用了西藏隆子黑青稞,隆子黑青稞是我国的地理标志产品。隆子县位于西藏山南市南部偏东,平均海拔高度3900m,年平均气温5.8℃,年平均日照长达3000小时以上,无霜期长达108天,适宜于黑青稞品种生产和种植。

作为功能性产品的健康食品,对于食品加工的技艺也有着很高的要求。首先,β-葡聚糖及膳食纤维主要集中在黑青稞米的糊粉层,采取整粒破碎,低温、低速物理研磨,适度加工保留更多生态营养面宝贵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益成分得到最大利用。

其次,选择杂粮作为生产主食产品的原材料,在保留膳食纤维等有益成分的同时,口感也是决定产品是否受欢迎的因素之一。根据对杂粮粉精度与口感关系的研究,中粮选用合适粒度,添加小麦天然蛋白质(谷朊粉),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粗细搭配的原则,既能实现70%的高比例添加,又能使面条口感细腻。

来自中粮的健康新主食“黑青稞挂面”最终实现了黑青稞营养成分的高保留、食用盐零添加、黑青稞粉高比例的完美配方,黑青稞粉添加量超过70%,每袋挂面产品(360g)β-葡聚糖含量高达12.6克,并通过反复的专业感官评价试验及工艺研究,完美解决了传统杂粮挂面口感粗糙的难题。

模拟消化技术加速健康食品的问世

当前,我国粮食产业正朝着智慧化、现代化方向转型。而能够生产出“黑青稞挂面”等健康功能性食品,也与科学技术的创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仿生模拟消化技术体系的应用就为产品的问世不断助力。

为什么要研发“模拟消化技术体系”?消化系统是食物与人体建立关系的主要通道,因此解析食物在消化系统内的变化和结局可以预判其对健康的影响。

上消化道体外仿生平台示意图.A.设计图. B.实物图, C为软弹性人胃模型的内模型;D为软弹性人胃模型

此前,为研发更多营养健康产品,中粮集团旗下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紧盯食品模拟消化前沿发展趋势,整合先进研发资源,在全球首次开发了模拟口腔-胃-小肠-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于一体的仿生模拟消化技术体系。该系统具备生理形态、运动和消化环境的仿生,是与人体较为接近的仿生上消化道系统,对于深刻理解食品在体内的消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时间追溯到2016年,中粮开展科技研发项目《食品模拟消化系统》,逐步克服了体外模拟消化的难点,如口腔模拟加工、消化道形态仿生、运动仿生等,在国际上属于首创,并在消化环境上与国际接轨,有助于促进健康食品的研发以及对消化科学的进一步认识。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模拟了人体的28颗牙齿,具有“J”型的袋装形态胃,“C”型十二指肠等,采用柔性仿生材料并结合3D打印技术,模拟食管-胃-小肠的生理形态。该系统是完整的仿生消化道系统,不仅包含了以往系统常常忽略的口腔消化,还包含了生理形态、运动和消化环境的仿生,非常接近人体消化系统。

研究人员能通过此系统解析食物单因素效果,可代替动物实验评价消化结局,避免了活体实验、剔除基因组等复杂操作,还可以提高实验成功率,达到绿色减排的目标。

据中粮集团的资料显示,该项目建立的模拟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益生菌、矿物质消化吸收的方法,已经在多个产业中落地应用,有助于加速健康食品的研制进程,解决传统食品行业向健康方向转型中遇到的难题。

仿生模拟消化技术与真人的对比、国际模拟消化设备对比

例如,中粮粮谷曾采用该技术解析婴幼儿米粉和面条的关键营养素有无差异,通过评估相同质量下挂面和米粉中葡萄糖和锌的消化吸收,进一步促进正确辅食的选择。该技术还曾预测杂粮挂面的体外血糖生成,得出结论“添加70%的黑青稞粉面条的血糖生成属于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品”,协同开发出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面条,中粮福临门70%+黑青稞面。

仿生模拟消化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米、面、油、茶、肉、乳品等产品的升级换代,服务于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12项,获得授权专利4项,包括PCT发明专利1项。发表文章9篇,出版书籍2篇,获得国资委颁发“中央企业创新创意优秀奖” 1项。

结语

随着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健康食品产业进入“全民需求时代”。一方面,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中粮将不断开发适合国人的新产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造以营养健康为特征的民族品牌,助力国人饮食升级。

另一方面,对于中粮集团等食品企业来说,健康食品产业在发展中的创新不是短期和应急行为,而是理念、制度、管理、科技和产品创新的集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构和再造,是食品企业转型升级,是实现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蜕变化蝶的最重要推动力。

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在线投稿平台:www.cnkjxx.com

投稿电话:010-68003059

寻求报道、内容合作,请联系微信:zkxxx1999

杂志收录情况:《中国知网》《中国期刊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协、中国图书馆学会(解读科学发展观推荐书目)》

原标题:《中粮集团:以智慧化和现代化布局健康食品产业发展》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安利大健康智创园落成 完善现代化产业布局
发力智慧养老 美的集团发布高科技适老化家居品牌“美颐享”
布局大健康 中粮五大赋能打造产业新生态
《智慧健康美容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发布
大健康产业发展布局分析
老龄化进程加速 平安集团积极布局康养产业
美的智能小家电破局智能家居行业发展难题
《智慧健康美容服务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2024中欧医药健康产业数智化创新与应用研讨会成功举办 数智化创新与应用是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了进一步探讨医药健康产业数智化变革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
【绿色健康人居】鲁能集团发布“绿色、健康、智能”住宅产品标准体系

网址: 中粮集团:以智慧化和现代化布局健康食品产业发展 https://m.trfsz.com/newsview839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