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曾经是一位甲状腺肿瘤患者,几年前在上海做了切除手术,2年后她复查身体,发现疑似肿瘤的东西,还伴随着高血压、脂肪肝,体重发胖到157斤……术后带来的各种并发症摧残着她岌岌可危的身体,也让她精神上日日遭受焦虑和折磨……
夫妇两人在上海各大医院来回奔波,可谓是身心俱疲。因为病痛和奔波,王女士郁结于心,愤懑不平常无法排解,有时候也难免迁怒与家人,家庭原本的幸福与和谐也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摇摇欲坠……
值得庆幸的是,意识到现状的王女士想要改变,尝试了膳食控体,通过食疗改变千疮百孔的健康。而她经过160天的饮食调理,整个人的身体和精神面貌真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身体的浮肿和虚胖消失了,脂肪肝和高血压症状没有了,去医院活检,疑似肿瘤复发的迹象不见了。在这一刻,王女士终于如释重负,卸下了好几年来重压在精神上的沉重包袱。
在身体得到改善后,王女士精气神十足,心态也一天比一天乐观,她觉得活着真好,不用再总想着自己曾是个病人了,家庭氛围也幸福如初。
重获健康后,王女士也把健康带入了家庭——
王女士的女儿和丈夫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肥胖和脂肪肝,丈夫因为在餐饮部门工作,每天面对美食和应酬,体检时更是查出有高血压、呼吸暂停综合症、总胆固醇高等一系列慢病症状。经过系统的膳食调理,女儿和丈夫也都在3-6个月之间,减掉30多斤,体检显示脂肪肝消失,丈夫的高血压、高胆固醇也正常了,一家三口都在食疗调理下重新拥有了健康的身体状态。
食疗真的有那么大的效果吗?
为什么小小的食物,却能给人带来如此大的变化?食物真的能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其实,食疗又称食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食疗使用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以准确搭配及精心制作而发挥其天然功效;日积月累,便协助人体激发了自我痊愈的能力 ,从而获得由内而外的自然健康。
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提供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
在3000年前,社会安定,黄帝诞生,并把食物的研究推前了,有书《黄帝内经》,记载了食物的核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就是说,3000年前的祖宗认为谷米必吃,水果配合吃,肉类增加一下口味就可以了,各种蔬菜就是补充能量的食物,这些都一起吃,所以就合适人体了。总的来说是四份素,一份肉。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比例,符合自然的法则。
在2000年前的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低,则提出了饮食的法则:“把你的食物当药物,而不是把你的药物当食物。”就是提出了多吃食物少吃药、提前预防疾病为主的医学思想。
现在的营养学,是结合了现代医学对于分子领域的营养学理论,和中医整体营养学的思想,研究食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食物营养成分(包括营养素、非营养素、抗营养素等成分)在机体里分布、运输、消化、代谢等方面的一门学科,它为我们提供了更加科学健康的饮食方式,长久保持这种饮食方法,再搭配适当的运动,在防治疾病上、调节身体素质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肥胖或有一些慢病症状的人该怎么吃?做到这几点,高血糖、脂肪肝吃回去!
01、烹调时要减少在食物中添加固体脂肪,用橄榄油或亚麻籽油代替植物油,利用喷雾油瓶可以减少油的使用量。
02、学会检查包装食品的标签。一些零食-甚至那些标有“健康脂肪”的零食-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03、尽量选择低脂的牛奶,无糖的酸奶和其他乳制品。
04、管理饮食的核心在于挑选对的低热量又饱腹的食物。早餐:1杯低脂牛奶+1~2个鸡蛋+1根香蕉/苹果。
05、午餐:用杂粮或红薯玉米代替精米面,油腻的菜过水3遍再吃,减少主食量,降低整体的热量摄入。对于普通上班族来说影响最大的是外卖和外食,因为油的热量太高,蔬菜和肉类量不足,烹饪时又高油高盐,你所认为的“正常”吃饭其实非常容易发胖。
06、肉选择牛肉、鱼虾、鸡肉、猪瘦肉,肉眼可见的皮和肥肉不要吃,那是脂肪最多的部分,热量很高。
07、下午加餐:可以吃1个番茄或者黄瓜,因为这两种水果热量可以忽略不计。
08、晚餐:和午餐的调整方式一样,主食减三分之一,或者换成玉米、山药、红薯等,油腻的菜过水3遍再吃。
09、三餐外不要吃零食和甜食,如果饿了可以吃无油绿色蔬菜吃到撑。饮料也不要喝,但可以喝无糖咖啡或者茶。
10、每周聚餐的次数不超过两次,聚餐的时候不吃主食,只吃蔬菜和瘦肉。
本文所有记录均来自顾客的真实自述
本文案例内容为原创,不支持任何形式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