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一种促进澳洲坚果种子快速发芽的方法技术

一种促进澳洲坚果种子快速发芽的方法技术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澳洲坚果种子快速发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果做种,充分浸泡,暴晒烘烤,将种子在太阳光下暴晒处理或送入烘箱进行烘烤处理,观察澳洲坚果的开裂情况,漂洗消毒,催芽播种,之后将种子取出播种于育苗苗床上,观察记录裂果数和发芽率等指标,对不同梯度暴晒和烘烤时间的澳洲坚果种子的裂果数和发芽数进行观测并与对照组比对,找出发芽率提高显著的处理方式并大规模定植。该促进澳洲坚果种子快速发芽的方法,通过配合适宜育种环境进行快速对比实验,找出最大化程度利用澳洲坚果果壳自身的开裂性能的方式,减少大量药剂在大规模种植中的批量使用,提高基础的裂果发芽率。裂果发芽率。裂果发芽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澳洲坚果种子快速发芽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坚果种植相关
,具体为一种促进澳洲坚果种子快速发芽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澳洲坚果是一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热带雨林的常绿乔木,其果仁部分营养丰富,制得的干果产品具有不错的市场需求,是一种具有较高种植经济效益的在我国也有较多的引进种植,但是在澳洲坚果的育苗种植中,由于澳洲坚果种子外壳较硬,发芽时间较长,且发芽率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种植效益,育苗产量低下也影响到果农对澳洲坚果种植的积极性。
[0003]现有种植过程中,为了对澳洲坚果促进发芽和提高发芽率,也有采用一些化学或物理的人工诱导手段,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624477A的澳洲坚果种苗的育苗方法,通过设置专用的催芽装置,使用到需要大青叶、细辛、白豆蔻粉、茵陈、金钱草等大量中草药的水煎剂,苗床添加空心莲子草、马齿笕、半边莲和钾矿石粉等,还需要含有生根粉、蜗牛原液、木醋液、蜂蜜、以及富硒氨基酸的营养液等,以及更多类似高成本的复杂药剂投入使用,不仅十分繁杂,较大的投入也不便于推广,缺少一种方便操作投入相对较低的提供澳洲坚果种子快速发芽的方法。
[0004]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澳洲坚果种子发芽育苗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澳洲坚果种子快速发芽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澳洲坚果种子育苗发芽速度慢,出芽率低下,单纯靠人工化学药剂等方式诱导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澳洲坚果种子快速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果做种:选择无病虫害优质澳洲坚果植株的新鲜成熟果实进行采收,进行去皮处理选择外表健康的澳洲坚果做种,选取直径范围1.5

2.0cm;(2)充分浸泡:将种子置于清水中,在见光环境下进行浸泡,浸泡时间24小时以上,浸泡后捞出备用;(3)暴晒烘烤:将捞出的种子在太阳光下暴晒处理或送入烘箱进行烘烤处理,观察澳洲坚果的开裂情况;(4)漂洗消毒:将开裂的种子置于水中加入消毒液,同时对暴晒或烘烤过的种子进行浮选,去除上浮种子,剩下的即为备用的消毒后种子;(5)催芽播种:将消毒后种子继续浸泡,同时浸泡时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之后将种子取出播种于育苗苗床上,观察记录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等指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澳洲坚果种子快速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太阳暴晒处理,需将浸泡过24h以上的澳洲坚果种子置于太阳直射下暴晒,以不同时间为梯度,暴晒时间为1

8小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澳洲坚果种子快速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烘箱烘烤处理,需将浸泡过24h以上的澳洲坚果种子置于烘箱内恒温烘烤,将烘箱温度设置为40度,以不同时间为梯度,烘烤时间为1

6小时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促进澳洲坚果种子快速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暴晒处理和烘烤处理的澳洲坚果种子同期设置对照组,通过人工气候箱进行催芽,以不晒、不烘的条件作为对照,对不同梯度暴晒和烘烤时间的澳洲坚果种子的裂果数和发芽数进行观测并与对照组比对,找出发芽率提高显著的处理方式并大规模定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澳洲坚果种子快速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种子的消毒方法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亮,龙青姨,贺熙勇,马静,吴超,耿建建,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知识

澳洲坚果油对头发的好处
一种提高茄子种子萌发率的处理方法技术
黄瓜浸种催芽方法和育苗技术
澳洲酸奶机如何选购澳洲酸奶机选购技巧介绍详解
一种提高茄子种子萌发率的处理方法
澳洲Bio
一种微生物促进剂的制作方法
基于澳洲茶树精油加工剩余物的火麻生物肥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种植黄瓜的技术和方法...
澳洲绿瘦子怎么分真假?

网址: 一种促进澳洲坚果种子快速发芽的方法技术 https://m.trfsz.com/newsview847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