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权娟)昨天下午,由中国生命健康促进会、人民日报《健康时报》、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老年颐养专项基金联合主办的“细胞隐性饥饿的宏观调控与微观调理”论坛暨“慢病关爱进万家社区公益中国行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旨在让大家重视“细胞隐性饥饿”带来的危害,并引导大众科学应对,降低由此带来的危害,减轻我国家庭的负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在论坛上介绍,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有40多种,这些营养素在体内协同作战,共同维护我们的健康。营养素对我们来说并不是越多越好,一方面,有些营养成分过度摄入;另一方面,在有些营养摄入多的同时,很多微量元素是缺乏的。因此,在营养学上,把微量营养素的缺乏叫做隐性饥饿。
据卫生部门监测统计,我国居民在营养过剩的人群中存在“营养不足”的问题,细胞隐性饥饿已经威胁着我国居民的健康。因此,本次论坛上启动“慢病关爱进万家社区公益中国行”大型活动,就是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公众关注“细胞隐性饥饿”,并养成科学的营养搭配习惯,降低由此造成的危害。
相关知识
科学网—“零饥饿”目标面临“隐性”挑战
健康营养吃出来,中粮餐饮帮学生群体赶走“隐性饥饿”
中国学生营养日!提示:营养搭配好,还要饮食习惯好
你以为你是营养过剩?错了!其实你是隐性饥饿!
消除“隐性饥饿”
吃得饱≠吃得好 小心“隐性饥饿”偷走你的健康
隐性饥饿5大危害 7个方法对抗隐性饥饿
消除“隐性饥饿”不能光靠吃饱
吃得好≠营养够!点外卖也要学会科学搭配,让营养更加均衡
健康新概念 了解什么是“细胞隐性饥饿”
网址: “隐性饥饿”威胁居民健康 应养成科学搭配营养习惯 https://m.trfsz.com/newsview847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