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数:5318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研究结论……近日,浙大光学工程专业博士生王春承根据自己的减重经历,撰写成了一篇颇具“科研范儿”的论文。
论文中,详细记录了王春承每日的运动轨迹、体重数据以及饮食搭配,并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减肥方法。 在连续一个月的实践后,他的体重成功地从81.5公斤降到了78公斤,体脂百分比也降低了1.3个百分点。
与整天泡在实验室的印象不同,王春承平日里就喜欢进行“跨界写作”,写过《浙大玉泉健身房的杠铃究竟有多重》、《家乡淄博烧烤怎么吃》等文章。“以学术眼光去观察日常生活,能够帮助我预热学术思维,激发更多的创造力。”王春承说。
过去,作为夜宵摊上的常客,王春承的体重一度上涨,“照镜子的时候明显发现自己身材走了样”,于是他便下定决心开始减肥。
在饮食方面,王春承不点外卖,平日里以在食堂用餐为主。他喜欢江浙地区较为清淡的饮食风格,少油少盐是基本原则。
除了健康的饮食搭配,游泳成为了王春承的首选。 几乎每天晚上,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学校的游泳馆内,至少完成2500米的锻炼目标。
在保持了一段时间的游泳后,王春承发现单一的运动模式容易让身体产生适应性,从而影响減重效果。为了打破这一瓶颈,他开始调整每周的锻炼计划,引入更多样化的运动方式。“我还会去爬老和山,或者骑十几公里的公路车,有时候也会去篮球场投篮、打打羽毛球。”王春承说。
王春承把减肥路上的点滴都记录了下来,其中详细的身体数据、运动轨迹,变成了自己写作时的有力素材。
要写一篇自己减肥的经历,可不能只是简单地记录流水账。他把整个过程当作科研论文来对待,从确定“研究目的”,到制定“研究方法”,再到“数据收集”,最后得出“结论”。
为了打磨这篇论文,王春承投入了十个小时的时间,不仅参考了身边同学的减肥经验帖,还查阅了大量科普资料,力求使文章内容更加科学、准确。尽管如此,他仍然认为自己的论文有待完善,“为了提高文章的严谨性,还需要再参考更多学术文献和专家意见,这也是目前文章还需修改补充的地方。”王春承谦虚地说。
日前,他将减肥论文发布到学校论坛后,获得了同学们广泛的关注与讨论,“能对自己有这么精确的记录和了解,真是太厉害了!”“坚持天天游泳已经不容易了,还收集了这么多数据写成论文”。
关于瘦身,比起网络上的碎片化信息,王春承表示,“我更希望通过亲身实践,为有减脂需求的其他同学提供一个科学、健康的计划。”
本报记者 王湛 通讯员 陈琪
相关知识
将减肥经历写成“论文”!浙大工科研究生瘦身法走红网络
浙大博士亲身试验 将减肥写成“论文”
博士生将减肥写成论文!这个瘦身法火了
浙大博士生将减肥写成论文!这个瘦身法火了
“太厉害了”!博士生将减肥写成论文 用的是这方法
浙大博士生将减肥写成论文!吃“欺骗餐”有用吗?他亲测后这样说
浙大博士生将减肥写成论文!吃“欺骗餐”有用吗?他亲测后这样说……
浙大博士把减肥过程写成论文,这个瘦身法火了
我的减肥经历作文600字
关于减肥的论文1500字
网址: 将减肥经历 写成“论文” https://m.trfsz.com/newsview863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