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原地运球:原地换手运球》(教案)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原地运球:原地换手运球》(教案)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原地运球:原地换手运球》课时教学设计 年级:四年级 授课教师: 时间: 课题 原地运球:原地换手运球 素质练习:协调及核心练习 重点 按拍球的部位,击球的落点 难点 重心的转移,手对球的控制能力及运球的幅度 学习目标 明确原地换手运球动作要领,重点知晓运球手触球的部位及求得落点,有90%的学生能够完成多种原地换手运球的技术动作。 通过学习,发展身体的核心以及上下肢力量,提高协调性以及控球能力。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品质。 顺序时间 教学内容 教与学的过程 组织与要求 运动分量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8 分钟 课堂常规 抢球游戏 熟悉球性练习 手指拨球、绕环、提拉球、抛球击掌 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及安全教育,同时学生进行各关节的活动 教师提出抢球游戏的规则和要求,学生进行横叉练习并听讲。 学生进行游戏,教师随机去抢学生的球,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4、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球性练习和各关节的活动,比一比看谁不掉球。 组织:——— ——— ——— ——— 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 注意力集中 组织: 要求:保护好自己球的同时去抢其他人的球,遵守规则如实汇报 组织: 要求:动作规范,积极投入 1 2 4 8 1 4 2 基本部分 28 分钟 复习原地运球 看手势运球 高人矮人 石头剪刀布 学习原地体前换手运球 尝试原地体前换手运球 加大幅度体前换手运球 游戏:转动呼啦圈运球比多 手扶圈原地体前换手运球 俩人扶一圈 一人一圈 游戏:转动呼啦圈运球比多 六人合作运球 抢占地盘 游戏方法:在正方形的区域内四人一组,三个人守四个呼啦圈,一个人运球突破防守占领呼啦圈 组织学生进行复习上节课的原地运球,并语言提示。 2、强调身体姿态和手型的掌握,以及触球的部位。 3、巡回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错。 4、集体评价学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原地体前换手运球的尝试练习,教师进行平板录像 学生进行观看视频两名学生的原地换手运球进行对比,强调运球手触球的部位。 教师示范讲解运用呼啦圈练习原地换手运球,保证球落点始终在呼啦圈中心,拉起球的时候要超过呼啦圈。 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进行转动呼啦圈运球比多的练习 教师提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运球次数的多少,学生进行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示范讲解手扶圈快速原地体前换手运球 根据教师的提示,学生进行两人一组手扶圈的运球练习,比一比哪一组的呼啦圈不倒。 加大难度一人一圈进行换手运球 教师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转动呼啦圈的运球比多的练习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比赛 学生进行横叉充电,教师讲解六人合作拍的动作技术要领。 学生进行尝试联系,教师参与在每个小组中。边练习边交流合作运球的方法。 一分钟计时练习,比一比哪一组换位次数最多。 教师引导学生要把所学的篮球机能运用到实战当中,进行占领地盘的游戏 四人一组进行游戏 学生之间有交流,有合作,教师及时指导帮助 组织: 要求:能做出正确的原地运球动作,尽量做到眼不看球。 组织: 要求:认真练习,遵守课堂纪律 组织:同上 要求:换手速度要快 组织:同上 要求:遵守游戏规则 组织: 要求:会沟通,会合作,要团结 多次 多次 多次 2 多 次 多次 2 多次 1 多次 5 1 2 1 1 1 1 3 1 3 素质练习 跳跃运球 A并脚跳 B开合跳 C弓步跳 核心力量练习 A俯撑拨球 B俯撑拍球 C手扶球俯撑 D双人仰卧起坐击球 1、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进行跳跃运球的练习,提高运球的协调性。 2、同样的动作换手继续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示范练习内容,并组织学生进行核心力量练习 观察并鼓励学生努力完成练习动作与任务 组织 要求:坚持到底,努力练习。 20 2 4 2 3 结束部分 4 分钟 放松 小结 三、回收器材 1、教 ... ...

相关知识

体育与健康三年级 小篮球——原地运球 教案
人教版(2019) 高中体育与健康 必修 手球——原地肩上射门 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 《篮球原地运球》 教学设计
篮球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教案(通用15篇)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体育与健康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体育与健康一年级下册 原地踏步走,立定 教案(表格式)
篮球原地运球教案.doc 全文免费
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足球》教案
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 7.3 球类运动 基本技术 教案(表格式)
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原地投铅球》教学设计

网址: 《原地运球:原地换手运球》(教案)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https://m.trfsz.com/newsview875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