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互联网营销图片成图“骗” 某电商广告频“打”低俗擦边球

互联网营销图片成图“骗” 某电商广告频“打”低俗擦边球

□ 本报实习记者 贾润梅

随着电商流量获取成本不断上涨,竞品挑战日益增多,商品介绍只有文字已经难以引人注目。俗话说“一图胜千文”,图片在当前成为互联网营销的一大利器。然而,当众多商品图片出现在消费者的手机端,哪张照片会先被注意到呢?

据消费者反映,某知名电商平台部分减肥、美容产品首页图及广告语涉及低俗内容,具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点开某减肥产品商品详情页,首先看到的是一个肋骨分明的骷髅形象,商品下面“10W人减肥成功”“中国人不骗中国人”的广告语赫然醒目;美白产品则配有“非黑即白”的皮肤照片对比,并标有“用了不白全退”“一洗全身白”等具有情感煽动性的广告语;祛痘产品下方配有夸张的效果对比图和“涂上就消失”“5大技术,一次就好”等绝对化广告语。更有甚者,某泡脚药包下竟配有“年底100%有儿子”“一泡就怀”的虚假广告语,截至目前,平台显示该商品已成交1125件。

《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四条明确要求,互联网广告应当真实、合法,坚持正确的导向,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办法》第八条规定,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虽然《办法》对互联网广告提出明确要求,但打低俗广告的商家和某电商平台依然“不以为然”。

记者采访该电商平台中一家名为“自由个护店”的店主时,其声称店中美白产品广告配图与广告语均通过相关部门审核,并会遵守规则。但当记者提及广告法相关管理要求时,这位店主便开始“打太极”,不再正面回答问题。另外一家“奶奶的养生馆”电商专卖泡脚药包,其避开记者询问,反复推荐“一泡就怀孕”产品,并向记者保证其产品的可靠性。随后,记者向平台官方客服反映部分商品存在低俗广告问题,但人工客服收到投诉后,也未正面回应。

《中国质量报》

相关知识

创新药决战互联网电商
570亿代餐行业鱼龙混杂 打减肥擦边球成微商赚钱利器
互联网医疗之医药电商行业研究报告
京东美团阿里搭台,创新药决战互联网电商
Blueglass因低俗广告被罚40万元,相关酸奶改名继续卖
广告联盟测评减肥 广告联盟测评减肥产品
成人高清图片
卫健委禁止发布替代母乳制品广告,还有母乳代用品在打“擦边球”
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报告
互联网广告新规5月起施行,直播带货和医药保健广告将更规范

网址: 互联网营销图片成图“骗” 某电商广告频“打”低俗擦边球 https://m.trfsz.com/newsview880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