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禽畜肉、蛋、奶类食品是大家经常吃的动物性食物,它们主要是为人体提供动物性优质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但它们彼此间也有不同特点。
鱼类
广义的鱼类(即水产品)还包括软体类和甲壳类动物性食物,其特点是蛋白质丰富,脂肪含量低,且易于消化,是优质蛋白质和核酸、B族维生素、磷、铁、碘、锌、硒等的良好来源,现代研究发现,每天吃鱼肉40~75克对维护心血管健康很有益。
禽畜肉
禽畜肉包括畜肉、禽肉,它们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其中红肉(牛肉、猪肉、羊肉等畜肉)的脂肪含量较高,特别是猪肉,每100克猪肉中脂肪含量高达30.3克,而白肉(鸡、鸭等禽肉)含脂肪稍低,如每100克鸡肉中脂肪的含量仅10克左右,只有猪肉的1/3。与白肉相比,红肉中富含铁、锌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B12、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和磷等,这些成分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尤其是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例如,牛肉中锌含量是鸡肉的4倍,铁含量是鸡肉的2.5倍,同时肉中所含的铁为血红素铁,机体的吸收率比蔬菜中的非血红素铁高3~5倍。由于女性每月的月经会流失不少血液,因而女人比男人更容易患上贫血,从这方面讲,女人比男人更需要红肉。但红肉也不宜吃得太多, 研究数据显示,每天吃约85克猪、牛、羊等红肉,早逝风险会增加13%,每天食用同样量的香肠或培根等经过加工的红肉制品,早逝风险增加20%。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曾建议公众尽量不要吃加工的肉制品,因为在高温下烹调的红肉,尤其是煎、烤红肉,可能会使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40%。有一些研究表明红肉在直肠癌的形成中也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也有研究认为,只要保证红肉是瘦的,且摄入量适中,红肉在健康膳食中起着非常有价值的作用。每天宜吃肉禽类40~75克 。
蛋类
蛋类包括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鸽蛋及其加工制成的皮蛋、咸蛋等,蛋类主要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虽然蛋类含胆固醇较高,但是胆固醇是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胆固醇经代谢还能转化为胆汁酸、类胆固醇激素、7-脱氢胆固醇,并且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就会转变为维生素D3,所以胆固醇并非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最近的研究认为,食品中的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无关,若人体的代谢出了问题,自身合成太多的胆固醇才是危害的根源。每日吃一个鸡蛋是适宜的
奶类
奶类及奶制品包含鲜牛奶、鲜羊奶、酸牛奶、奶粉等。奶类为人体提供容易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质和钙,如果患有乳糖不耐症,即饮奶后出现肠胃道不适者,可以试用酸奶或其他奶制品,成人每天喝300毫升牛奶是适宜的。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应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配方奶制品。
王晓黎 编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