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第15期(总第42期)学术报告

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第15期(总第42期)学术报告

发布人:周梦舟    发布时间:2024-12-27     点击:29

12月26日下午,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教师第15期(总第42期)学术报告在轻工楼八楼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期学术报告由生物医药系郭培培教授主讲,报告题目为《血管内皮细胞Notch信号和组蛋白变体H3.3调控造血干细胞稳态和再生》,学院全体专任教师(含博后)参加了活动。

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形成了血管的内表面。造血干细胞作为成体干细胞的代表,可分化大部分的血液或者免疫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能够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来影响造血干细胞的行为。血管内皮表达的Notch配体Jagged1维持造血干细胞的稳态和再生,促进Notch靶标分子Hes1和Hey1在造血干细胞中的表达,调节造血干细胞的静息状态。而Notch配体Jagged2仅在造血干细胞受到骨髓抑制后的再生有作用。通过体外细胞培养,骨髓移植等实验,明确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Jagged2促进造血干细胞向T细胞分化、抑制B细胞分化,抑制造血干细胞扩增的作用。Jagged1和Jagged2诱发的下游的Notch信号通路有差异,骨髓抑制后Jagged1或者Jagged2诱导表达的机制尚不清楚。此外,Jagged1和Jagged2是否作为粘附分子,或者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理状态间接调节造血干细胞的再生有待研究。郭教授博士后期间发现了组蛋白变体H3.3通过调节基因组水平上组蛋白转录后修饰水平和染色质景观,进而维持造血干细胞干性、抑制其一型干扰素信号和过早髓系分化的机制。随后发现了血管内皮细胞通过H3.3调控肺和骨髓血管扩增、血管旁分泌因子表达,调控肺部损伤并且抑制纤维化的表型和分子机制。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Nature Cell BiologyCancer Cell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报告结束后,参与报告的教师就报告主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参会教师受益良多。

据悉,学院高度重视学术氛围的营造,经过长期谋划和认真策划,建立了院内学术交流机制,确定每周举办一期学术报告,作为固定的学术交流平台,每期由各团队PI或骨干教师面向学院全体教师做学术报告,以进一步推进学术型学院的建设。

相关知识

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开展第27期学术报告
江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2022线上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日程安排
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赴药学名校调研交流
工程学院师生参加第三届“环境污染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河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
2024年第七届运动与健康促进学术论坛暨第五届体育学研究生科学论文报告会会议通知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北京大学:环境健康列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第三个二级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网址: 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第15期(总第42期)学术报告 https://m.trfsz.com/newsview884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