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午不食,饿治百病”古人的过午不食,到底说的有科学依据吗?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古人留下来的谚语,在中医养生这块也有谚语,这些都是流传已久,富有哲理,充满智慧的俗语。
比如“过午不食,饿治百病”、“朝实暮虚”、“早咸晚甜”、“饥梳头饱洗澡”等等。
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体重超标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健康需要减肥。女人们爱美天天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减肥。
减肥人士们就扒出来了这句“过午不食,饿治百病”的俗语,说过午不食可以饿治百病。
那这句俗语到底是怎么个说法呢?我开头说的不完全正确,我不觉得这个俗语是有智慧的。
你想呀,中午以后就不吃东西,到第二天早上得饿将近20多个小时的肚子,睡到半夜就饿了,还可能会被饿醒去吃东西,更加容易加重肠胃的负担。
我们习惯性的日常起居一日三餐,这少一顿,一顿不吃会饿得慌呀。那过午不食对胃也不好呀,不招来百病就不错了,从哪里来的治百病呀,!
那这个“过午不食,饿治百病”的说法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首先我们看古人,为什么过午不食呢?
因为古人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那时天黑都是用油灯照明,没有电,天一黑回家就早早的收拾睡觉了,从午时到他们天黑休息时间并不长,而且他们可能农忙到两三点吃午饭,过午不食也不会觉得饿。
而我们现在不光有了电,还有网络,而且生活的快节奏和比较长的通勤时间。有些上班族正常下班回到家都7,8点了,在收拾收拾到睡觉时间起码11点左右了。
从午饭到晚上睡觉都有差不多10小时,再加上中午都是简单的工作餐,而下午都需要耗费力气精力工作。
假设你午饭后不吃到第二天起床8,9点在吃早餐,间隔10多小时,而食物在胃里面的消化时间只有4-5小时,消化完就会不断分泌胃酸,胃里空空的就容易脾胃受伤。
脾胃出问题就会有接二连三的毛病,古人的作息时间规律,而我们现代人生活丰富多彩,并没有他们这么规律的作息,还是按照适应我们现在的一日三餐规律才好。
其次,就是老年人,虽然他们的新陈代谢慢了,消化差一些,但是老人相对生活规律。
早上五六点就起来吃了早餐,中午吃过中饭再到第二天期间不吃,也不会饿,还容易低血糖,老人消化能力差可以晚上适当吃点清淡的食物,完全不吃还是不行。
最后就是减肥的人士,有的人饿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过午不食。发现体重有你明显降低,不光继续不吃晚饭,还要去运动,长期这样就容易营养不良,其实可以把一些水果,低脂食物代替晚饭,不是说完全不食
所以过午不食,并不是大家理解的字面意思,上来就什么也不吃,我就饿着。饿的多难受呀,我就死撑,饿着,我就会没有病了,那是不可能的,你说是不是呢?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者找专业人士制定健康食谱,才能达到大家既能减肥,又健康的要求。
相关知识
“过午不食”真的科学吗?
老话说的“过午不食”到底有没有道理?
过午不食
“过午不食”有助减肥?
过午不食? 不吃晚饭能减肥吗
过午不食减肥法健康吗
“饥饿疗法”能治百病?也许过犹不及
过午不食减肥法 适合不爱运动的懒人
过午不食减肥法适合不爱运动的懒人
过午不食减肥法
网址: “过午不食,饿治百病”古人的过午不食,到底说的有科学依据吗? https://m.trfsz.com/newsview89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