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4日是第24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是:开展终结结核病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今天,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就什么是结核、结核如何传染、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等问题,回答p>
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结核病就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最常见的是肺结核,其他器官也可被感染,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一生中大概有 5-10% 的发病可能。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形态细长的细菌,抵抗力较一般细菌强,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属于抗酸杆菌,具有在抗酸染色后不能被乙醇脱色的特性,这种特性被用于检测结核病患者痰涂片中的抗酸菌。
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使人患上肺结核,约占结核病的85%,还可以通过淋巴结和血液系统传染给身体的其他器官,统称肺外结核,这部分约占结核病的15%。肺外结核中最常见的是淋巴结结核,其他的还有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肾结核、肠结核、附睾结核、女生生殖系统结核、骨结核等。
?
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传染途径主要有 3 种:空气、尘埃、气溶胶。
1.空气传播:结核病患者处于传染期时通过咳嗽或者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在空气当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飞沫就被感染;
2. 尘埃传播:结核病患者处于传染期时痰吐在地上,经过水分蒸发后,成为带菌的尘埃传染给健康人;
3. 气溶胶传播:散落在地面、衣被或者其他物体上的结核菌被健康人吸入肺泡。
其他次要的传播途径(比较少见):经口传染(饮食含有大量结核菌),皮肤传染(其他部位的结核破溃后通过皮肤传染),宫内传染(患有结核病的母亲传染给胎儿)。
状?
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结核病早期症状轻微甚至没有,未加控制逐渐由轻到重。常见症状有:
乏力:没有体力活动也没有劲,休息后不能明显恢复,多伴有食欲不佳、睡眠不好;
低热:午后发热,一般在 37.5-38 度之间;
盗汗:睡眠中出汗;
咳嗽咳痰:常见,多为白色粘液痰;
咯血、胸痛、气短、月经不调、呼吸困难等。
核病?
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因此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要当心:
1.老年人。步入老年后,人体各器官的机能逐渐下降,免疫力也随之降低。免疫力一旦下降,新感染或体内潜伏的结核杆菌就容易“兴风作浪”,导致结核病。
2.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中结核病的患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 2~4 倍,血糖控制差的结核病患病率比控制良好的人高3倍。因为血糖控制不理想时,机体的免疫功能受抑制,也更容易感染结核病。
3. 家中婴幼儿。婴幼儿发育不完全,自身免疫力也不健全,因此更容易从家人那里接触到结核菌。婴幼儿被感染后,病情往往更严重,甚至发生致命的结核病,比如结核性脑膜炎。
4. 过度减肥的人。减肥过度确实会引起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患上结核病的可能自然也就增加。
5. 流动务工人员。在我国,流动人口大多是青壮年人,进入城市后大多居住环境较差,工作劳动强度大,营养条件差,精神压力大,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也是结核病的高发人群。
6. 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感染者的免疫系统会遭到破坏,更容易被结核杆菌感染。
手?
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虽说结核杆菌无处不在,彻底隔绝不太现实,但仍需注意少接触结核杆菌。
比如,探视结核病患者时佩戴口罩;家中结核病患者应独居一室,患者的衣物、餐具、痰液应消毒处理;老人、儿童尽可能避免接触结核患者等。
自身免疫力?
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结核杆菌防不胜防,增强自身免疫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酗酒;
②劳逸结合,不连续加班、熬夜;
③均衡饮食,不偏食不挑食,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
④患有糖尿病的朋友,积极控制好血糖,有其他慢性疾病的要积极控制原发病;
⑤对于家中的新生儿,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接种卡介苗,虽然卡介苗无法彻底杜绝结核菌感染,但能减少结核病的发生,即使发生了感染,疾病症状也会轻微一些。
?
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当有咳嗽、咳痰 2 周以上,伴有低热、乏力等症状时,一定到医院进行结核病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审核:罗军
相关知识
“社会共治 终结艾滋 共享健康” 2024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
社会共治 终结艾滋 共享健康 ——公园路街道馨园社区开展禁毒防艾宣讲活动
社会共治 终结艾滋 共享健康——智能制造学院开展“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
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共建共享“健康长沙”
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世界艾滋病日杜蕾斯品牌携手权威机构开展系列防艾活动
穿透融合、共建共享——首届首都中西医医养结合发展大会盛大启幕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健康跑顺利举行
“共建共享 健康未来” TEAM U UP USANA葆婴2024品牌盛典顺利举行
国家卫健委:建设健康中国要靠社会整体联动、共建共享
市文化馆开展“健康安徽·共建共享”健康科普活动
网址: 开展终结结核病行动 共建共享健康长寿 https://m.trfsz.com/newsview891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