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证书】针灸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不单单指银针刺穴,还包括艾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灸依据中医治病原理与针刺方法,使用毫针在人体经络腧穴施以针刺,以达到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功能,治疗相关疾病的一种自然疗法。接下来将为大家介绍针灸对于康复治疗的作用有哪些。
一、针刺康复疗法的应用
1、毫针疗法:依据中医治病原理与针刺方法,使用毫针在人体经络腧穴施以针刺,以达到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功能,治疗相关疾病的一种自然疗法。临床应用:①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截肢后幻肢痛、面神经麻痹、周围神经损伤、脑血管病等。②运动系统疾病,如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腿痛、骨性关节炎等。③儿科疾病,如小儿脑瘫等康复治疗。
2、耳针疗法:耳针法是指用特质的毫针,或选用药物敷贴的方法,通过刺激耳郭上的腧穴以诊治疾患的方法。临床应用在临床康复中以治疗痛症效果最佳,包括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扭挫伤、落枕等疼痛,以及各种外科手术后产生的伤口痛等。
3、头针疗法:头针疗法是指用毫针或其他方法刺激头部腧穴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其所用的经络、穴位和脏腑有密切联系。临床应用:①疼痛与感觉异常:临床可用于头痛、三叉神经痛、颈项痛、肩痛、腰背痛、坐骨神经等各种急慢性疼痛病症的治疗,还可用于肢体麻木等。②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包括脑血管病引起的偏瘫、失语、延髓麻痹、小儿脑瘫及颅脑外伤后遗症、脑炎后遗症等,为头针皮疗法的主要适应证。③精神疾病:头针皮疗法具有调整大脑皮层功能状态的作用,可用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老年性痴呆和小儿脑瘫等。
4、水针疗法:穴位注射法又称水针疗法,是用注射器的针头代为针具刺入特定穴位,将某些中西药物注射液注入人体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将针刺刺激与药物的性能及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有机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以提高防治疾病的疗效。临床应用:本法对治疗各种痛症效果较好。凡是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大部分均可采用本法,如运动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及脑血管病等。
5、电针疗法:电针是在毫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在针具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脉冲电流,利用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电针法是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结合电刺激,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以代替人力进行捻针,能比较客观地控制刺激量。
二、针刺疗法的康复机制
1、镇痛的作用:临床实践证明,针刺疗法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当针刺镇痛时,脑脊髓或脑内的内啡肽明显增加。
2、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对脏腑功能的调节:针刺对呼吸系统可以平喘止痉。针刺对肾功能具有调整作用,对尿潴留、排尿困难等具有较好的疗效。针刺对神经功能也具有调整作用,如电针能对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3、对血液成分的调整:有研究表明,针刺膈俞穴、膏肓穴可以治疗缺铁性贫血,实验发现针刺后外周血液内网状红细胞数剧增。针刺足三里、合谷可以提高白细胞总数,可用于放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总数减少症。
4、对免疫系统的调整:针灸还具有提高人体的免疫作用,它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针灸康复是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辨证论治制定出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已被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所证实。针灸可以减少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更好的保护和维持器官的生理功能,对于康复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向伟 淇县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