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认识传染病,防控冬春季传染病 传染病特点 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 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性。 传染病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主要传播环节为主的综合措施。 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3个环节,即传染源(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传染他人的途径)及易感者(对该种传染病无免疫力者)。若能完全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即可防止该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各种传染病的薄弱环节各不相同。在预防中应充分利用。除主导环节外对其他环节也应采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各种传染病 目前防治重点疾病:艾滋病、肺结核、乙肝、麻疹、出血热、梅毒、手足口、流行性腮腺炎 我市2012年传染病发病情况 1、发病数前四位 病 种 发病数 占总发病构成比(%) 手足口 17211 66.31 肺结核 3903 15.04 乙 肝 2935 11.31 梅 毒 386 1.49 合计 84.15 2、报告死亡数和病死率占前三位的病种 病种 死亡数 病种 艾滋病 34例 狂犬病 狂犬病 8例 艾滋病 肺结核 5例 出血热 麻疹和出血热发病总数分别为24例和46例,发病率分别增加487.25%和23.61%。 关于H7N9 流感 和H1N1一样都属于甲型流感病毒。 在发病前一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危人群,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人员。 病例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等,重症病例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很多市民现在谈禽肉、猪肉色变,鸡鸭猪肉以及禽蛋是不是都不能吃?如果要吃如何处理?饮食上要注意些什么? 遵守准备食物时的基本卫生原则是谨慎的做法:不应吃病死的动物。此外,吃正常处理和烹调的肉是安全的,流感病毒在足够热的情况下会灭活,食物的整体达到70摄氏度将杀死病毒。在疫情爆发地区,肉制品在经过适当处理及烹调的情况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食用生肉及未烹调的以血为原料的菜品是高危行为。要把生肉与熟肉或者即食食品分开以避免污染。 生熟食品不应使用同一砧板及刀具。在处理生肉和熟肉之间要洗手。不要把煮过的肉放回原先装它的盘子或表面。不要食用生蛋或者半熟蛋。 在处理完生肉后要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清洗和消毒所有与生肉接触过的家用器皿。 H7N9 如何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 市民关键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清洁口鼻后应及时洗手。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购买无卫生检疫的活禽。应避免接触和食用病(死)禽、畜。 (3)买回家的禽类制品要洗净、烧熟后方可食用。 (4)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5)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四、慢性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一、慢性病包括哪些疾病 心脑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大血管病) 恶性肿瘤 代谢性异常(如糖尿病、血脂异常) 精神异常和精神病 慢性气管炎和肺气肿 …… 二、慢性病的特点 ★病因相似 ★起病隐匿 ★病程长 ★不可逆 ★并发症多 ★致残致死率高 ★经济负担重 慢性病发生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即单纯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阶段。处于此阶段的人尚未患有任何慢性病,但如果不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注意调整心理,机体会逐渐出现生物学指标的异常、甚至器质性病变——慢性病。 第二阶段:生物学指标异常阶段。此时血压、血糖、血脂、体重等生物学指标开始出现异常,但通过行为改变、心理调节或/和药物治疗,仍可将这些生物学指标控制在正常水平,可有效防止慢性病的发生。 第三阶段:慢性病阶段。此时机体已经出现了器质性病变,如冠状动脉狭窄、脑动脉血栓形成等病变。病情多不可逆,此时最需要做的就是防止病情的恶化和再发。 慢性病发生发展模式图 不可改变危险因素 ● 年龄 ● 性别 ● 遗传 可改变危险因素Ⅰ (不健康生活习惯和心理) ● 吸烟 ● 过量
相关知识
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ppt 免费在线阅读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ppt 免费在线阅读
叶酸健康教育及资源.ppt 免费在线阅读
减肥与健康PPT创新.ppt文档全文免费阅读、在线看
指导幼儿亲子阅读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材料.docx 免费在线阅读
妊娠期健康指导.ppt
孕产妇的健康教育.ppt免费全文阅读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月.pptx 免费在线阅读
《指南健康解读》PPT课件.ppt
课件:乳腺癌宫颈癌防治健康讲座健康教育.ppt 免费在线阅读
网址: 健康教育指导.ppt 免费在线阅读 https://m.trfsz.com/newsview893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