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416字,阅读约需7分钟,帮我划重点
0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15年研究显示,男性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比女性高出19%和43%。
022020年,有65%因癌症死亡的人为男性,为我国男性防癌拉响“警报”。
03专家分析认为,男性癌症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包括人口老龄化、遗传生物学差异、环境因素以及不良生活习惯。
04为此,专家建议男性加强防癌措施,如均衡膳食、多吃果蔬、戒烟限酒、定期体检等。
05同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筛查水平,加强对男性相关癌症的关注度,有助于早诊早治。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男性和女性,到底谁更容易患癌?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15年研究揭示答案。
比起女性,男性癌症发病率高出19%,死亡率高43%。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副院长、泌尿外科教授 马潞林男性癌症死亡率比女性高43%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研究团队在《柳叶刀-公共卫生》发表一项新研究,通过分析2005~2020年全国及各省癌症死亡及癌症负担数据,发现:2020年我国癌症相关死亡人数约240万,相比2005年增加21.6%,造成的早死疾病负担为5659.9万人年;与2005年相比,2020年我国男性和女性中近4/5的癌种死亡人数增多。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有65%因癌症死亡的人为男性,为我国男性防癌拉响“警报”。另外,同样是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刊发的一项研究调查了1987~2021年我国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死亡趋势,结果发现,粗死亡率在过去35年略有下降,不过男性死亡率依然高于女性;年龄较大的城市男性患泌尿生殖疾病的风险较高。
不同年龄层人群的癌症死亡原因也不同。总体上看,中青年死亡率远低于老年人。具体来看:0~19岁人群中,白血病、脑/神经系统癌症和肝癌导致的死亡率排前三;20~59岁,男性肝癌、肺癌等死亡率排在前列,女性则以乳腺癌、肺癌、宫颈癌等癌型为主;60岁以后,三大致命癌症分别为肺癌、肝癌和胃癌。马潞林分析说,年龄是身体老化的直接因素,肿瘤患病几率也会随年龄增长而走高。
在未成年阶段,肿瘤以遗传和血液疾病为主,但在中青年期,男性受各种风险因素影响,癌症谱会发生明显变化,呈现出与女性不同的特点。
为什么男性更“招”癌?
人口老龄化是男性癌症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男性癌症负担高于女性的其他原因还可能与遗传生物学差异和环境因素有关,例如男性更容易暴露于职业风险、高社会压力和不健康生活方式。1
老龄化负担重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从人口比例来看,男性人口比女性多,据此推算男性人口老龄化负担更重。这项最新调查也显示,2005~2020年间,城乡主要癌症死亡主要归因于人口老龄化。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癌发病率、死亡率会升高。2
基因让男性更易患癌
性别之间的生物学差异如生理、免疫、遗传等,在男性与女性的癌症差异中起主要作用。在生理学上,孕激素和雌激素被认为对女性有保护作用,有助于降低女性患某些类型癌症的风险。较高的睾酮(睾丸素)水平,可能与男性心脑血管疾病、前列腺癌和肝癌风险增加相关。3
精神压力大
整体来看,男性较女性承担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更大。这些压力导致男性的疲劳程度更高,免疫力和抵抗力更差。男性有事喜欢闷在心里,多数人不善于向他人倾诉不良情绪,长期压抑也会增加患病风险。4
不良嗜好多
男性比女性有更多的不良嗜好和坏习惯,如吸烟、嗜酒、暴饮暴食等,都与癌症发生有关。结直肠癌跟男性吃过多红肉、烧烤、油炸食物有关;吸烟与肺癌密切相关;男性饮酒应酬总体上比女性更多,过量酒精会使肝硬化,甚至发展成肝癌;5
生病发现晚
女性心思相对细腻,更注重健康,十分关注身体状况的“风吹草动”,更可能得到及时医治。但不少男性粗枝大叶,对健康的关注度和重视度较低,有时即使身体已发出疾病信号,依旧不在意,从而延误病情。此外,男性癌症死亡率高还与基层医疗机构筛查水平低有关。
门诊中经常遇到从基层医疗机构转诊来的晚期患者。一些患者从不体检,有些患者会进行体检却不充分,或存在漏检、误诊情况。
有些体检机构超声甚至连长到三四厘米的肾肿瘤都未及时发现,耽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
男性防癌重点做这些事
我国对于女性的“两癌”(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得较好,但对男性相关癌症关注度不够,特别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PSA),很多地区的体检中心和医院筛查中都不涵盖,个别地区医保尚未把这项检查纳入正常筛查项目,不利于早诊早治。另外,各地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不均衡,导致患者被漏诊、误诊的情况仍存在,亟需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对公立医院男性专科和泌尿科医师的培训质量。从个人角度看,男性防癌要从重视生活中的小事开始:均衡膳食,不暴饮暴食。多吃果蔬,少吃红肉、腌制烧烤煎炸食品;少吃外卖、西式快餐和超加工食品;减少外出就餐应酬,戒烟限酒;建议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2500毫升,平时不要憋尿。多运动,保持心情愉悦,注意及时调整和纾解工作压力。谨防各类感染,如乙肝病毒、幽门螺杆菌等,平时注意私处卫生,洁身自好。做好健康管理,每年定期体检。建议所有男性每年做一次腹部B超、肝功能、肾功能检查,了解脏器健康状况;5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年检查一次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尿常规;有“三高”等慢性病的男性更要定期监测相关指标,遵医嘱按时服药,积极配合治疗。对于死亡率最高的前3大癌种,男性还要学会多加防范。肺癌
肺癌分为腺癌、鳞癌和类癌三大类。肺癌癌前病变通常以肺小结节的形式被发现,但检出的肺结节90%以上是良性,因此不必太过担心。肝癌
肝病往往很难在早期发现,引起肝癌癌前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病毒性肝炎引发的肝硬化、代谢综合征、酒精性肝病等。除了重视接种乙肝疫苗之外,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最大限度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硬化和肝癌发生。胃癌
从正常胃黏膜发展到胃癌,过程长达10~20年。目前胃癌的癌前病变主要包括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溃疡等。在诱发胃癌癌前病变危险因素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位列第一,感染者需结合自身情况遵医嘱治疗;已有轻度癌前病变的患者应积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并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本期编辑:张宇相关知识
最新研究显示:中国男性比女性更健康
两篇Nature论文揭示男性为什么比女性更易患癌且结局更差
科学网—男人女人谁更健康?科学研究揭晓谜底
生物钟调控代谢新方式揭示
Journal of Neuroscience:最新研究揭示,跑步为什么会有益大脑健康?
针对中国人群体的研究:相比于男性,女性更应控制碳水摄入
为什么要做“肌肉男”?肌肉多的人在对抗癌症等疾病中更占优势
哪种体型更易患癌?33万人研究发现:这种身材的人患癌风险高
心理研究称男性易将女性友谊视为性暗示
25岁,是发胖的“分水岭”!研究揭示「中年发福」的真相
网址: 中疾控15年研究揭示,为什么男性更“招”癌? https://m.trfsz.com/newsview905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