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健康科普】常见遗传病,预防从了解开始

【健康科普】常见遗传病,预防从了解开始

什么是唐氏综合征?有哪些表现?

“唐氏综合症”(DoWn综合征、先天愚型):唐氏综合症是指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智力障碍。

因为多一条21号染色体又被叫做21-三体,这样的胚胎或胎儿通常会自然流产或胎死宫内,存活下来的患儿表现为特殊面容(眼距宽鼻梁低平、口半张,舌常伸出,四肢较短,手宽而肥,通贯掌,体格发育迟缓等),智力发育障碍,还常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消化道畸形,生殖器官发育差等多发畸形。1周岁后方能坐起,3岁左右开始走路。智商通常在25-50之间。本病目前无有效根治方法,50%的患儿会在5岁前死亡。患者平均寿命只有16岁,但寿命取决于有无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消化道畸形及抗感染能力等。

什么是神经管缺陷?如何预防?

“神经管缺陷(NTD)”:主要包括无脑畸形、脊柱裂和脑疝三种,分别占45%、45%~50%和5%。是一种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疾病,包括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

对于NTD的控制关键在于预防,已证明孕前的叶酸服用是降低NTD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正常生育期妇女每天服用0.4mg,有NTD家族史阳性者每天服用量增加到4.0mg,从受孕前三个月就开始,连续服用至受孕后3个月或更长时间,服用叶酸期间要注意同时补充B族维生素。据报道,叶酸预防可以将NTD的发病率降低60%~86%。

什么是遗传性耳聋?如何检测?

遗传性耳聋指由于基因和染色体异常所致的耳聋。约5%的正常人携带先天性耳聋基因。

因此,不仅聋人会生出先天性耳聋患儿,就是听力正常的夫妇也会面临生育聋儿的风险。即使夫妻双方听力正常,但是双方都携带有相同的耳聋基因的话,那么他们的后代出现耳聋的概率将达到25%左右。家族中有先天性耳聋患者的年轻夫妇,在婚检或生育前可进行耳聋基因检查,有可能及早发现耳聋基因携带者,通过遗传优生指导可避免聋儿的出生。耳聋基因检查不仅能确定遗传方式,计算耳聋再发的风险,而且能对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患病风险、基因携带风险、后代的再发风险做出准确的评估与解释。

什么是苯丙酮尿症?

为何需要做新生儿筛查?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体内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积而导致疾病。

新生儿的发病率为1/11000。PKU患儿一般出生时正常,随着哺乳,3~6个月即可出现症状,1岁时症状明显,生后4~9个月表现为智力低下,其智商低于同龄正常婴儿,重型者智商低于50,语言发育障碍尤为明显。患儿由于脑萎缩而产生小脑畸形,可出现反复发作的抽搐,随年龄增大而减轻。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常有兴奋不安、多动和异常行为,生长发育迟缓。因色素减少,皮肤毛发色淡而呈棕色,尿中有特殊鼠气味。苯丙酮尿症可在新生儿出生后即采足跟血进行筛查,并后续诊断。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给予积极治疗,主要是饮食疗法,本病开始治疗的年龄愈小,效果愈好。所以新生儿应进行本病筛查,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

常见类型的发病率及再发风险?

如何预防?

先天性心脏病(CHD)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血管发育异常或发育障碍,并在出生后由于应该退化的组织未能退化,造成的心血管畸形。

我国2000-2011年围产期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011年全国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2000年的3.6倍。我国每年将新增先天性心脏病超过13万例,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以及大动脉转位等。预防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应注意在妊娠早期保健,积极预防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及一些有害物质;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避免服用对胎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等;膳食要合理,避免营养缺乏。

什么是先天性甲减?

有哪些表现?如何诊治?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先天性甲减,又称呆小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组疾病。典型者由于大脑和骨骼的生长发育受阻,导致身材矮小,智力低下,表情呆钝、多属不可逆性,故称呆小病。

一旦确诊呆小病,必须立即开始治疗。治疗愈早,疗效愈好,理想的替代治疗最好是在出生后2周内用甲状腺素。对先天性甲减患儿预后至关重要的是做好新生儿筛查,进行生后的早期诊治,可明显减少新生儿甲减的发生,改善其不良预后。

供稿丨生殖与遗传科

作者丨许继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遗传病预防
促进老年健康 从疾病预防开始
血液科遗传咨询,科学解读,预防家族性血液病
新生儿常见疾病科普:了解、预防与应对
预防控制遗传代谢病 从三“早”做起
促进老年健康从疾病预防开始—新闻—科学网
遗传咨询在遗传病预防中的角色
预防疾病,不如从健康管理开始!
心内科遗传咨询,专业解读,预防家族性心脏病
梁耐鹏:遗传咨询与基因检测:了解遗传疾病的风险与预防

网址: 【健康科普】常见遗传病,预防从了解开始 https://m.trfsz.com/newsview907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