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圣达生物(603079):从“中华鳖精”到“叶酸龙头”

圣达生物(603079):从“中华鳖精”到“叶酸龙头”

2024年11月22日,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圣达生物”)的5亿元定增再融资顺利通过上交所审核,这一消息看似是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又一胜利。然而,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故事,不难发现这家曾以“中华鳖精”起家的家族企业,在维生素和生物保鲜剂领域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本文将揭示圣达生物在辉煌背后的隐忧与挑战,探讨其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圣达生物的前身是1989年成立的“天台县营养品厂”,由朱圣伟创立。上世纪90年代初,朱圣伟推出了“中华鳖精”,这款号称从中华鳖中提取的高营养保健品,一度成为送礼佳品,销售额突破5亿元,净利润7000万元。然而,好景不长,1995年央视《焦点访谈》揭露“中华鳖精”不过是用大枣煮的红糖水,工厂里只有一只鳖在“游玩”。这一曝光不仅让圣达集团陷入信任危机,也引发了整个保健品行业的大地震。

面对舆论压力,朱圣伟选择暂时避居加拿大,随后回国转型进入医药领域。1995年,圣达集团正式成立,公司逐步转向食品添加剂和生物保鲜剂的研发生产。2017年,圣达生物成功上市,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物素供应商,市场份额约为30%。然而,这段转型之路并非坦途,公司内部管理问题逐渐显现,尤其是家族企业的特点,给公司带来了诸多隐忧。

尽管圣达生物在全球维生素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但近年来其业绩表现却不尽如人意。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连续三年下滑,净利润更是出现大幅波动。2023年,圣达生物实现营业收入7.27亿元,同比下降1.4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06.2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8.07%。这不仅是公司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也反映了其在维生素市场中的困境。

维生素行业的周期性波动是导致圣达生物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2023年以来,维生素A的价格从每公斤555.78元跌至85.14元,跌幅超过80%。这种价格暴跌不仅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空间,还导致库存积压和销售困难。此外,维生素市场的供需失衡问题日益严重,众多企业纷纷减产甚至停产,以应对行业寒冬。在这种背景下,圣达生物却逆势扩张,计划募资建设新的生产线,引发了市场的质疑。

2024年2月27日,圣达生物发布公告,决定将定增募投项目由两个缩减为一个,定增募资金额从5亿元缩减至约2.68亿元。调整后,公司放弃了“30亿颗软胶囊及30亿片固体制剂生产及配套项目”,仅保留“年产20000吨D-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项目”。这一调整的背后,是对募投项目必要性的质疑。

事实上,圣达生物并非第一次将募集资金用于非原定用途。自2017年上市以来,公司多次中途更改募投项目,名为开展各种项目,实则将资金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例如,2019年8月,公司将首发募投项目“年产300吨叶酸技改项目”终止,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同年6月,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拟投资多个项目,但随后多次延期或终止,最终将部分资金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

这些行为不仅引发了监管机构的关注,也让市场对公司募投项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产生了怀疑。尤其是在当前维生素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圣达生物逆势扩产的做法显得尤为不合时宜。上交所在审核问询函中明确要求公司说明募投项目是否符合募集资金投向主业的要求,以及是否存在消纳风险。显然,这些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答。

圣达生物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洪爱及其丈夫朱勇刚共同领导公司,两个女儿朱静和朱怡萱也在公司担任重要职务。特别是朱怡萱,年仅24岁便被任命为董事会秘书,成为A股最年轻的董秘。这一人事安排不仅引发了外界对年轻管理层能力的质疑,也暴露出家族企业在管理和决策上的潜在隐患。

洪爱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自2008年丈夫朱圣伟去世后,挑起了家族企业的重担。她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逐步将圣达生物打造成全球领先的维生素和生物保鲜剂供应商。然而,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2020-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圣达生物向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1.12%、20.47%、21.09%、24.07%和29.96%。如果这些大客户的经营策略或整体生产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可能会对公司造成较大的销售风险。

此外,家族企业的管理透明度较低,容易引发利益输送和关联交易等问题。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圣达生物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68.01天,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表明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压力。与此同时,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也有所下降,长库龄存货占比明显增加,进一步加剧了资金占用和流动性风险。

除了业绩下滑和管理问题,圣达生物在环保和社会责任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根据国盛证券的研报,目前叶酸合成的主要工艺路线虽然成本较低、操作简便,但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例如,制造叶酸过程中使用的三氯丙酮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具有极高毒性,且生产过程产生大量废水,不符合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趋势。

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圣达生物需要加大环保投入,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然而,公司在环保方面的表现并不理想。2023年,圣达生物因环保问题多次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反映出其在环保管理上的滞后。此外,公司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也存在不足,未能有效回应社会对健康食品的需求,特别是在预制菜行业政策变化的背景下,公司生物保鲜剂产品的市场需求能否持续增长仍需观察。

圣达生物虽然在全球维生素和生物保鲜剂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但其辉煌背后的隐忧不容忽视。业绩下滑、市场波动、募投项目的合理性存疑、家族企业管理隐患、环保与社会责任的缺失,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公司的长远发展,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质疑。

注:本文基于公开信息撰写,旨在客观分析圣达生物,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相关知识

怀孕为什么要吃叶酸 叶酸到底是何方神圣
合成生物8大核心龙头股分析,一篇文章梳理清楚
【木鳖果】木鳖果知识介绍 木鳖果怎么吃
从万物精华到日常滋补,华睿生物持合成生物学秘钥开启 “科技封神”
第五代生物发酵茶天夏圣茶(原中国肾茶升级版) 让你活出品质、活出精彩
防风通圣散减肥(中华医药)
精华油中罗勒的作用有()
鳖甲饮子的功效与作用/配方组成/做法/副作用
圣罗勒:从泰国打抛猪肉到中医药宝库的神奇之旅
作物的故事丨茶叶在宫廷:中国贡茶与茶文化遗产

网址: 圣达生物(603079):从“中华鳖精”到“叶酸龙头” https://m.trfsz.com/newsview915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