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婴儿骨骼发育 妈妈必须知道的事

婴儿骨骼发育 妈妈必须知道的事

婴儿幼小稚嫩,骨骼可塑性较大,具有一定的弹性。宝宝的骨骼跟未来的身高和骨骼健康有密切关系,骨骼生长发育得好,身材便高大;骨骼的生长发育出了毛病,会导致生长障碍,身材便矮小。

一、婴儿骨骼数量比成年人多

婴儿的骨骼数量多于成年人。成年人体内拥有206块骨头,但婴儿的数量会多些。一个新生儿的骨架大约由300个不同的部位构成,它们是骨骼和软骨的混合物。软骨会最终固化为骨骼,这一过程被称为骨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体内“额外”的骨头会融合形成更大的骨头,到成年时骨骼的总数量就减少到206块。

影响骨骼生长的因素很多,如先天性疾病、严重的营养不良、严重的维生素(维生素食品)D缺乏、干骺端发育不良及软骨发育不全等多种骨代谢疾病,均可妨碍骨骼的生长和长骨端的发育,都会引起儿童骨生长障碍,最终出现身材矮小。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容易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呢?父母应该如何避免呢?

二、这些事儿,影响宝宝骨骼发育

——宝宝坐太久

一些刚刚为人母的妈妈,为了家务,常常无奈地让宝宝长时间坐着,只要保证不跌倒,既不耽误自己,又不用照料,一举两得。殊不知,如此打坐,对宝宝的生长和发育可造成不良影响。

中医认为:“久坐伤肉。”从解剖学来看,婴儿的骨骼柔嫩纤弱,骨骼中的钙含量还不足,内含的丰富胶质和细嫩的皮肤及肌肉根本无法承受长时间的坐姿。另外,久坐使婴儿局部的血液循环不通畅,肺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运走,消化器官的活动受到抑制,还会发生脊柱变形的不良后果。

通常宝宝到了6—7个月大时能独坐,在宝宝学坐的阶段,如果他没有学坐的意愿,就不要勉强他太早学坐,因为在骨骼和肌肉不够强壮,太早学坐可能会引起脊柱的过度弯曲。

——抱姿不正确

如果爸爸妈妈“抱错”了宝宝,就会弄得宝宝周身不舒服,以致于哇哇大哭。爸妈长期“抱不离手”,再加上抱姿不正确,对宝宝的身体发育的危害是很大的哦!

婴幼儿期的骨骼发育还未成熟和定型,如果脊柱长期处于弯曲的状态,那么脊柱的发育就可能出现畸形、不正常弯曲等情况,这将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如果得不到纠正,长大后就可能有脊柱侧弯、驼背等现象。

另外,有些家长在抱抱的时候会摇晃婴儿,如果不注意很容易伤宝宝大脑。婴儿头颈部肌肉嫩,对头部支撑力很弱,难以承受较大幅度摇晃和高抛的震动。如果不停地摇晃婴儿,就容易使婴儿的脑髓与较硬的脑壳相撞,以致引起不同程度的脑损伤。

抱抱宝宝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宝宝会抬头以前要用一只手托住他的脑袋,另一只手从宝宝的两腿中间穿过去抱住。3个月以后,为了让宝宝的腿保持自然的弯曲状态,最好多采用竖着抱的方式而不是横着抱。

——会爬、走时期脱臼

宝宝到了会爬会走的阶段,四肢的长骨和腰部的扁骨稳定了,宝宝可以自己移动了。但是骨骼的硬度还不够,所以当下半身承担体重负荷时,可能会出现明显的O型腿或X型腿,不用担心,这都是暂时的,随着宝宝的成长这种情况会自然好转。另外,此时,连接宝宝骨骼的关节不像成人那么牢固,所以当有外力快、猛地拽拉时,容易出现脱臼。

当婴儿可以站立,会爬行之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平时作息中用一个小时抱抱宝宝,并帮助宝宝熟练完成各种爬行和站立的训练,这样既可以锻炼上肢、下肢和全身各关节,又增进了骨骼与肌肉的正常发育和血液循环及大脑智力的正常发育。

在这个阶段,妈妈要注意不要过快、过猛地拽拉宝宝的胳膊。帮宝宝练习站、走时,我们都习惯用双手拉着宝宝的胳膊,但是不能快、猛地拽拉,这样容易造成脱臼。

——穿不合适的鞋子

给小宝贝们买鞋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因为童鞋不合脚不仅让小脚丫受罪,还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骨骼发育。

厚鞋底影响脚步关节结构

厚底鞋为了表现曲线美,往往加大后跟的高度,这会令整只脚前冲,破坏脚的受力平衡,长期如此会影响宝宝脚部的关节结构,甚至导致脊椎生理曲线变形,严重者将使大脑、心脏、腹腔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因此,儿童鞋适宜的鞋底厚度应为5毫米至10毫米,鞋跟高度应在6毫米至15毫米之间。

过软鞋底伤足弓

童鞋鞋底要有适当的厚度和软硬度,但过软的鞋底不能支撑脚掌,易使宝宝产生疲劳感。很多童鞋的弯折部位在鞋的中部,即脚的腰窝处,这样容易伤害宝宝比较娇弱的足弓。科学的弯折部位应位于脚前掌的跖趾关节处,这样才与行走时脚的弯折部位相符。

三、宝宝骨骼发育优劣决定宝宝高矮

身高是反映儿童骨骼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宝宝的高矮是由骨骼发育优劣决定的,与身高相关的骨骼有头颅骨、脊柱骨和下肢的长骨三部分。各部分的增长速度是不一致的,生后第一年头部生长最快,脊柱次之;而到了青春期时则下肢增长最快。

------颅骨的发育

颅骨随着脑的发育而增长。颅骨发育优劣可用头围的大小、颅缝和囟门闭合的迟早等标准来衡量。

医学提示:囟门在出生时过小或过早闭合,预示着宝宝的脑发育有问题;囟门过大、闭合延迟也可能是病理情况,都应请教儿科医生,做进一步检查。

------脊柱的发育

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脊柱的增长快于四肢。宝宝的动作发育应与脊柱的发育相适应,即宝宝2-3个月大时会抬头,6-7个月大时能独坐,8-9个月大时会爬,10-11个月大时能站立,12-16个月大时能走路。若没到相应的月龄,宝宝不宜过早地学坐、学站,以免引起脊柱的过度屈曲,这也将影响其身高。

------长骨的发育

肢体长骨结构分骨干、骨骺和干骺端三个部分。在宝宝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骨的生长在长骨两端骨骺的骨化中心和软骨板内不断进行,从而使骨的长度逐渐增长,身高也随之增长。

更多更全的宝宝发育,健康,疾病护理以及儿童教育等方面的知识,请关注:宝宝育儿亲子课堂,微信号:yuerqinzi888(长按复制),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关于婴儿抱被,妈妈们必须要知道的
注意:孕妈妈必须知道的六个事项
新手妈妈❗️新生儿洗澡必须知道的15件事
妈妈育儿知识
孕妈妈必知的注意事项清单
奶粉选购窍门 妈妈必须科普
准妈妈必须知道哪些事
妈妈须知:哺乳期妈妈吃药对婴儿有影响?
新妈妈须知婴儿健康检查指南
想要健康聪明宝宝,孕妈必须知道这个!

网址: 婴儿骨骼发育 妈妈必须知道的事 https://m.trfsz.com/newsview927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