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光明网评论员:假健康证泛滥,该进行数字化升级了

光明网评论员:假健康证泛滥,该进行数字化升级了

  光明网评论员:日前,有媒体调查发现,保障消费者权益、防止疾病传播的健康证,在发证、使用和监管环节,均存在“盲区”:有医院不体检直接收钱发证;外卖平台、餐饮企业等用人单位默许甚至配合从业者造假;健康证的体检备案信息未联网,导致监管部门难以核查……

  《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公共场所服务等五大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办理健康证。比如,餐饮行业,若从业者有传染性疾病,容易造成疾病传播风险,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因此,健康证是必不可少的从业筛查手段。但从调查来看,原本旨在保障相关从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健康证,在现实中却沦为形式——在制假售假的利益链下,假健康证泛滥,甚至成了公开的“秘密”。

  让人意外的是,假证居然可以和真健康证一样,畅通无阻。新闻报道中提到,有的用人单位,根本不核实证件真假,哪怕知道员工的健康证是假的依旧认;甚至还有用人单位安排员工找中介办假证。

  这些办理假健康证的从业者,当然未必是有传染病,办假证可能是图个方便、快速,且省去了体检的麻烦。但问题在于,如果健康证流于形式,难免形成漏洞,餐饮、公共场所服务等接触式的行业,其公共卫生风险会被无限放大。

  所以,针对健康证假证泛滥的情况,一方面,理应有更严格的监管,加强对相关机构、场所从业人员的抽查力度,医疗机构参与造假获利的更得重罚;另一方面,还得对健康证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的升级,提升造假难度。

  假健康证泛滥,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很多地方采取的依然是传统的老式塑封卡片式健康证,这种造假就更加容易,且缺少信息备案联网,识别假证的难度更高。执法机关若要查询证件真假,需要去体检单位核实。加上有些实体证模仿很像,体检单位也要认真查验才能辨别。

  因而,互联网时代,对健康证的监管完全可以采取数字化手段,用电子证替代传统的实体证,将健康证对应的相关体检信息上传、联网,扫码就能识别真假,既方便用人单位核实,也方便执法机关查验。健康证的体检成本并不高,信息联网提升了造假成本,从业人员自然没必要再去办假证。

  最后也要提醒一下,别看代办假健康证,收益可能就几十块钱,但它的性质,并不会因为制假容易而有所减轻。按照《刑法》相关规定,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张小小的健康证,另一头连着的是公共卫生安全。不论如何,健康证都不能流于形式,且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牟利的工具。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年轻人沉迷刮刮乐?别太当真

光明网评论员:假健康证泛滥,该进行数字化升级了

[责编:金凌冰 ]

相关知识

【光明时评】不断强化数字赋能 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减肥品泛滥 虚假宣传怎识破
2022数字化心理健康行业报告
壹健康:数字化升级中的大健康企业样本
张光明的轻体进化论
AI+医疗风头正盛,美年健康数智驱动引领数字化健康管理升级
数字化时代,企业如何进行科学的员工健康管理?
健康码:数字防疫“通行证”与数字社会“新身份”
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类、分级与推荐
智慧医疗创新之光·数字赋能健康技术创新论坛举行

网址: 光明网评论员:假健康证泛滥,该进行数字化升级了 https://m.trfsz.com/newsview939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