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关注孩子身心健康.docx

关注孩子身心健康.docx

参加人员:二年级家长 主题: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主讲人:家委会成员 内容: 您关心自己孩子的健康吗?您觉得自己的孩子健康吗? 我 想,家长在这个问题面前, 都会毫不犹豫地做出肯定的回答: “是 的,我十分关心我孩子的健康问题, 只要孩子少生病, 能吃能玩 身体健康,那我就谢天谢地了”也有的家长就会脱口而出, 我的 孩子白白胖胖,也很少生病,健康得很。其实不然,儿童的健康 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那么今天, 我作为一 个家长, 想跟家长朋友们探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希望能或多 或少给家长朋友们带来启发和思考。 现在不少独生子女存在心理障碍, 如不少孩子存在着智力落 后,依赖性格,做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别人;放纵行为,任性,稍 不如意就大吵大闹; 逆反心理,不但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还要对 着干;情绪低落,对任何活动都没有热情,特别讨厌学习,常毫 无目的地转悠。 心理偏异若得不到矫治, 就有可能发展为心理变 态,如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频繁,自控能力差,学习 受影响。性格上则表现为紧张、胆怯、自卑。焦虑症,有的缺乏 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恐怖症,对某些事物或 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心理。 失眠症,入睡困难, 不时惊醒、哭闹。 攻击症, 整日东奔西窜, 经常搞恶作剧, 摔打物品成癖。 嫉妒症, 对别人的优点和成绩难以容忍,常常诋毁别人。贪婪症,极端自 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物质占有欲强烈。懦弱症,对外界刺激 反应迟缓,遇事没主见,受人欺负也不自卫。 这就是家长忽视孩 子心理健康的后果。 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 心理健康与否对 儿童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 智力和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健 康和身体健康同是孩子成材的基础, 缺一不可, 古今中外有成就 的人无不具有健康的心理。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 代,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 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有一个好的 开始, 将来可使孩子们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发展; 如果在此时 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 那么, 希望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 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为此,家长千 万不可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儿童心理健康跟家庭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位美国 学者为了探知儿童的内心世界, 了解他们对自己的父母和家庭究 竟有哪些最迫切的要求, 走访了二十多个国家, 对一万多名肤色 不同、 经济条件各异的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查。 调查结 果令人惊异:孩子们对父母和家庭的要求放在首位的并非是经 济、物质条件。他们对吃的、穿的、用的和玩的东西似乎都不大 在意,相反「却很关注自己的家庭精神生活。这位学者总结出各 国儿童对自己父母的最重要的十条要求是: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対每个孩子应一视同仁; 3.任何时候都不能对孩子失信或撒谎,说话要算数; 4父母之间要相互谦让不可互相责备;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亲密无间;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不能忽冷忽热,更不能动不动就发脾气; 家里应该尊老爱幼,有重要的事应该征求全家人的意 见; 9家庭要重视文体活动,星期天要到户外玩半天; 〔0?父母有缺点孩子也可以批评’应该欢迎孩子提不同 意见。 从这十条要求中不难看出,孩子最关心的是家庭气氛和 对他们采取的态度。他们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应该有友爱、 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在这种良好的家庭中生活,最 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相反,他们最头痛的是气氛冷淡 紧 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 培养孩子有责任感,学会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责任感是一个社会人最应该具备的品质。 有责任感的人, 会 对生活充满激情, 会在工作中勤业敬业, 会珍惜一切美好的东西。 1.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说过的话,许出的承诺一定要兑现。说 错了话,做错了事,要自己来承担结果。有一次女儿贪玩,作业 无法全部完成,她哭着要我向老师求情,我拒绝了,并告诉她: 自己把真实的情况告诉老师, 并要对自己的错误做出道歉。 没办 法,于是她给老师写了一份检讨书。 让孩子承担错误带来的后果, 有利于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 2.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力,并承担选择后的压力。 学校开设双休日兴趣班, 女儿回来征求我意见, 她希望参加 手风琴兴趣班,那我们帮她分析: 如果参加我们积极支持, 而且 还同意给她买架手风琴, 但是有个条件: 决定了就一定要坚持训 练,包括在家里。女儿考虑了一下,还是选择了参加。一直到现 在,她都是自觉地训练的。 自律一旦形成, 责任感就开始萌芽了。 3.学会关心他人,对社会负责。 从关心周围,照顾弱小开始,从身边做起。一草一木、小动 物,照顾弟妹,体贴父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教育的因素。 二、鼓励孩子学会交往。 交往的技能是需要学习的。

相关知识

家庭孩子的安全指南.docx
关注孩子,别忽视心理健康
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健康成长,关注心理健康是关键!
亲子的健康生活,需要多关注孩子身心健康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二胎、三胎政策下,如何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解读孩子哭声,关注心理健康
关注心理健康,守护孩子成长
“关注孩子心理,引导健康成长”
家长如何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网址: 关注孩子身心健康.docx https://m.trfsz.com/newsview945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