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兰珍
“哇,好香!”幸福甘孜大咖行的媒体大咖们,被香味吸引进甘孜县青稞文化产业园,这也让6月18日下午的采访,有了更多美食节目的味道。
整洁密封的现代化生产车间里,一粒粒饱满的青稞进入生产线,伴随着浓郁的炒青稞香味,经过炒制、配料、打粉、成型、烘烤等工序,五种口味的青稞饼干生产出来,巧克力、坚果、亚麻籽、原味……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装,入口便是浓郁的酥油味和粮食本身的谷粒感。“味道非常具有地域特色。”从成都来的博主@陈大喵是青稞爱好者,忍不住连吃了两块。第一次尝试青稞面的记者也竖起了大拇指,“入口有芝麻糊的香味,还有些像黄豆粉,非常香又很生态、健康。”
说到“康北粮仓”甘孜县的青稞产业,这个建成于2019年的甘孜县格萨尔青稞文化产业园不得不提。在这以前,甘孜县的青稞产量虽占全甘孜州七分之一,但由于缺乏深加工企业,青稞产值低,销售渠道受到制约等,民众种植积极性并不高。“我们进驻后,青稞收购价从原来的1.6元每斤提高到2.2元每斤。”园区运营方上海贝玛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利指着仓库里堆放着整整齐齐的青稞粮食袋,笑着告诉记者,因为提高了收购价格,民众种植青稞的积极性大大提升,园区蓬勃发展起来。
“现在,我们的青稞饼干、青稞爆米花、青稞面等畅销全国,已经成了甘孜的农业产业名片。”王建利说。不止如此,运营方实行的“收购+加工+存储+展览”为一体的模式,也让大家印象中的“食品工厂”成了一条完整的青稞产业生态链与康北青稞文化展示区。“幸福甘孜大咖行”的媒体大咖们在现场看到,除了生产车间和原料仓库代表的“生态食品加工区”外,十八县特色文化展示区、十八县特色产品展销区、综合文化活动区、康北农牧民生活体验区等,让这里更像一个青稞文化的活化百科全书,“一块小小的青稞饼干,走出了甘孜县的农业产业化之路。”
一组数据或可窥得一二,截至目前,园区已收购青稞260万斤(1300吨),实现群众增收598万元,生产销售青稞产品近1400万元,并长期解决当地贫困人口就业24人,为助力甘孜县群众致富奔康和生态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来自甘孜县呷拉乡自贡村的生龙降泽今年24岁,在青稞产业园区工作2年,已从车间技术工转为管理人员,每个月工资4000多元,还有额外提成,“我要继续努力好生工作,为公司和本地老百姓创造更多价值。”
现在,每天有10吨产品从园区销售至全国各地,甘孜县21个乡镇青稞进入园区。“未来,等所有产品全部上市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13365.6万元,年纯利润3515.7万元。”王建利说,“届时,将惠及全县179个行政村,8490户农业户42119人。”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四川日报网络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知识
探访我州青稞产业链 看一粒青稞“变身记”
乡城县青稞饼干等藏式食品加工开发项目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丨西藏江孜:把青稞从雪域高原推进一线城市
青海食文化:青稞饼
青稞饼干
农参对话阿坝县高原黑青稞:利他就是利己,做好青稞精品
青稞饼
青稞酒、糌粑、青稞饼,一起探秘青稞美食世界!
黄南州泽库县黑青稞饼干实现自营出口“零突破”
青稞饼青稞饼
网址: 甘孜县青稞文化产业园:一块青稞饼干的致富经 https://m.trfsz.com/newsview947669.html